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77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其即使在管道的面向地面侧的开口部被封堵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行人等听到报知音。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10)包括:扬声器(22),其安装于车辆,朝向车外发出报知音;开口部(40),其朝向车外放出报知音;以及管道机构(20),其借助第1连通孔(64)连通开口部(40)与扬声器(22),具有在与开口部(40)不同的方向设置的多个小孔(74),并具有连通多个小孔(74)与管道机构(20)的第2连通路(80)。

Vehicle approaching alarm gener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例如涉及搭载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等的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已知搭载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等用于通过向行人等发出报知音以通知车辆接近状态的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具有安装于下部罩的管道。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将从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经由管道从下部罩的开口部沿着底板下方放出的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357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中,在管道的面向地面侧的开口部被雪、灰尘等封堵的情况下,从扬声器发出的声响被封在管道内部,因此存在行人等难以听到报知音的可能。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前述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管道的面向地面侧的开口部被封堵的情况下,行人等也能够听到报知音的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包括:发音机构,其安装于车辆,并朝向车外发出报知音;第1开口部,其朝向车外放出所述报知音;以及管道,其连通所述第1开口部与所述发音机构,所述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在与所述第1开口部不同的方向设置的第2开口部,并具有连通所述第2开口部与所述管道的连通路。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获得即使在管道的面向地面侧的开口部被封堵的情况下,行人等也能够听到报知音的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搭载有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的车辆前部的部分假想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的沿着轴向的纵剖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的(a)是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的俯视图,(b)是车辆接近报知音发生装置的侧视图。图5的(a)是示出通常时的报知音的传播路径的剖视图,(b)是示出开口部被雪封堵的异常时的报知音的传播路径的剖视图。图6的(a)是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的对比例,是示出扬声器的输出面朝向上方的情况的剖视图,(b)是本实施方式,是示出扬声器的输出面朝向下方的情况的剖视图。图7的(a)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中通常时的报知音的传播路径的剖视图,(b)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车辆接近报知音发生装置中开口部被雪封堵的异常时的报知音的传播路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10a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12车辆20管道机构(管道)22扬声器(发音机构)40开口部(第1开口部)50波纹部68输出面74小孔(第2开口部)78非输出面80第2连通路(连通路)90罩构件92主开口部94连通孔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参照适当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搭载有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的车辆前部的部分假想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的沿着轴向的纵剖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的(a)是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的俯视图,图4的(b)是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的侧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前后”表示车辆前后方向,“左右”表示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下”表示车辆上下方向(铅直上下方向)。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10(以下称为报知音产生装置10)例如搭载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等车辆12。如图1所示,该报知音产生装置10安装于构成车辆前部的车辆底板部的下部罩14的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报知音产生装置10的安装部位不限定于下部罩14,例如也可以安装于车身框架等。在安装有报知音产生装置10的下部罩14上,形成有仰视观察呈大致圆形状的贯通孔16(参照图2)。该贯通孔16用于定位组装报知音产生装置10的后述的下部侧环状凸缘部18,并将从报知音产生装置10放出的声响向车辆下部的外部放出。如图2及图3所示,报知音产生装置10构成为包括管道机构(管道)20、具有扬声器(发音机构)22的扬声器单元24及上部罩26。管道机构20自下而上依次由下部管道28、中间管道30、上部管道32构成,沿着上下方向层叠并连结为一体。如图3所示,下部管道28具有:下部管道主体28a,其呈大致圆筒状;多个隔壁34,其从下部管道主体28a的内壁朝向内径方向突出;以及有底圆筒部36,其位于下部管道主体28a的内部中心,外周面由多个隔壁34支承。如图2所示,在下部管道主体28a的下部设有下部侧环状凸缘部18,该下部侧环状凸缘部18仰视观察呈大致圆形状,并组装于下部罩14的贯通孔16。在下部侧环状凸缘部18设有与在下部管道主体28a内形成的贯通孔连通的单一开口部(第1开口部)40。该开口部40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位于扬声器22的下方。如图3所示,在下部侧环状凸缘部18的外周面上设有以沿着周向具有大约90度的分离角度的方式配置并朝向外径方向突出的多个安装片42。在安装片42上设有安装孔44。借助穿插在该安装孔44中的未图示的螺栓等,报知音产生装置10固定于下部罩14。在下部管道主体28a的内部,借助多个隔壁34支承有底圆筒部36。该有底圆筒部36形成为上部侧开口且下部侧被封堵的截面U字状(参照图2)。有底圆筒部36的上端36a与下部管道主体28a的上端相比朝向上方突出并延伸到中间管道30。在沿着径向的有底圆筒部36与下部管道主体28a之间,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连通的间隙46。在下部管道主体28a的上端设有与在中间管道30的下部侧设置的卡定凹部卡合的环状爪部48。如图4的(b)所示,中间管道30夹设在下部管道28与上部管道32之间。在中间管道30的外侧设有具有波纹形状的环状的波纹部50。波纹部50例如由树脂材料或橡胶材料等构成。上部管道32具有与中间管道30的上端卡合的卡合部52,通过将上部管道32的卡合部52内嵌于中间管道30的上端而被支承。上部管道32具有在内部收纳扬声器单元24的上部管道主体32a和设置在上部管道主体32a的下方侧并随着趋向下部而逐渐缩径的顶端变细的漏斗形状部54。漏斗形状部54的顶端(下端)54a设置在从有底圆筒部36的上端36a面向下方侧的位置。上部管道主体32a的内部与漏斗形状部54的内部连通。该漏斗形状部54内的通路56、有底圆筒部36内的通路58、有底圆筒部36的上部与漏斗形状部54之间的通路60、波纹部50与漏斗形状部54之间的通路62及波纹部50与有底圆筒部36之间的间隙46分别连通而构成呈迷宫构造的第1连通路64(参照图5的(a))。在上部管道32的上端组装有封堵上端部的开口的上部罩26。在上部管道32与上部罩26之间的空间部66配设有具有扬声器22的扬声器单元24。该扬声器22在扬声器单元24内以放出报知音的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其包括:/n发音机构,其安装于车辆,并朝向车外发出报知音;/n第1开口部,其朝向车外放出所述报知音;以及/n管道,其连通所述第1开口部与所述发音机构,/n所述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n具有在与所述第1开口部不同的方向设置的第2开口部,/n并具有连通所述第2开口部与所述管道的连通路。/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5 JP 2019-0842531.一种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其包括:
发音机构,其安装于车辆,并朝向车外发出报知音;
第1开口部,其朝向车外放出所述报知音;以及
管道,其连通所述第1开口部与所述发音机构,
所述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在与所述第1开口部不同的方向设置的第2开口部,
并具有连通所述第2开口部与所述管道的连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开口部是多个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开口部由单一孔部构成,
作为第2开口部的各所述小孔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1开口部的开口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接近报知音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村贤志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