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出风口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75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出风口结构及汽车,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导风球和分流件,其中,壳体为两端敞口的管体结构;壳体一端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支架;导风球与支架转动连接,导风球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两个风道;导风球上还设有风门开关,风门开关能够控制风道的通断;分流件传动连接至导风球的迎风面,分流件能够随着导风球转动而偏转,分流件能够将进入壳体的气流分流至风道。该出风口结构相对于传统出风口,没有调整风向的叶片,内部风道更加光滑,因此风噪更小。内部风道对气流有加速作用,因此出风口附近的风速更高,吹风可达性更好。该汽车通过应用上述出风口结构,提高了出风口的风速,吹风可达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出风口结构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出风口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流体的科恩达效应即流体的附壁作用,流体流过物体表面时由于与物体之间存在粘性并且物体表面曲率不大,流体就会沿着物体表面流动。传统出风口为叶片导风,常见的出风口叶片通过叶片连动杆连接,且一般同层的叶片由一个连动杆连接。拨动叶片摆动时,叶片分别沿着各自的转轴旋转运动,叶片间通过一个连动杆连接,可以实现多个叶片同角度的上下摆动,达到出风要求的效果。这种出风口内部结构容易被看穿,出风口叶片容易阻挡气流,进而降低风速,且风噪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出风口结构,出风口内部风道更光滑,对气流有加速作用,风速更高,且风噪更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通过应用上述出风口结构,提高出风口的风速,且风噪更小。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出风口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两端敞口的管体结构;所述壳体一端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支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所述壳体(1)为两端敞口的管体结构;所述壳体(1)一端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支架(11);/n导风球(2),所述导风球(2)与所述支架(11)转动连接,所述导风球(2)的外壁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两个风道(21);所述导风球(2)上还设有风门开关(22),所述风门开关(22)能够控制所述风道(21)的通断;/n分流件(3),所述分流件(3)传动连接至所述导风球(2)的迎风面,所述分流件(3)能够随着所述导风球(2)转动而偏转,所述分流件(3)能够将进入所述壳体(1)的气流分流至所述风道(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为两端敞口的管体结构;所述壳体(1)一端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支架(11);
导风球(2),所述导风球(2)与所述支架(11)转动连接,所述导风球(2)的外壁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两个风道(21);所述导风球(2)上还设有风门开关(22),所述风门开关(22)能够控制所述风道(21)的通断;
分流件(3),所述分流件(3)传动连接至所述导风球(2)的迎风面,所述分流件(3)能够随着所述导风球(2)转动而偏转,所述分流件(3)能够将进入所述壳体(1)的气流分流至所述风道(21)。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导风球(2)的转动轴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有半球壳(12),所述半球壳(12)的内壁之间形成球形的导风腔(121),所述导风球(2)转动连接至所述导风腔(121)的正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风球(2)转动时,其中一个风道(21)的空间增大,另一个风道(21)的空间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球(2)与所述分流件(3)同心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磊张石根徐志平朱号李国富牛胜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