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沙良宝专利>正文

一种大齿薄胎实心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74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齿薄胎实心轮胎,特征是1和2,或1和2与3至10的任一或以上种组合:1.在实心薄胎上,设置有大齿;实心薄胎最薄处厚为T,和大齿高为H与齿顶最宽度为W,T/H/W之尺寸比例在1/1~4/1~3范围;2.大齿薄胎实心轮胎,其材质为硫化橡胶或/和聚氨酯弹性体;3.实心薄胎是以轮轴为圈心的带状圈,圈的内直径为D,D的尺寸在8.0cm至400cm范围,圈的垂直横断面宽为K,K的尺寸在3.0cm至150cm范围,圈的垂直横断面,可以是呈同一厚度T的一个扁平长方形,或扁平长方形和呈中心对称的中间厚两边薄的台形、三角形、矩形的任一或以种的组合;4.实心薄胎最薄处厚为T,T值在0.5至8.0cm范围;5.在实心薄胎上,还可设置有浅凸纹,其凸高为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齿薄胎实心轮胎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齿薄胎实心轮胎,属弹性体实心轮胎的

技术介绍
弹性体质实心轮胎具有不怕钉扎和无需充气以及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胎体厚重,如用硫化橡胶制造时,会因其制品过厚,致使其存在硫化时间要很长而难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单模产量等诸多弊病。现时的实心轮胎通常是被用于低速的承重型车辆,如起重吊车、铲车、搬运用电瓶车等。在农用拖拉机等需走泥泞路况的车辆上,一般不使用实心轮胎,因为实心轮胎在湿地/沙地里都易打滑和陷车。在现有公知的对实心轮胎的技术改进方案中,还未见有既要乘用时减震缓冲性好,又要同时兼有轮胎整体轻便、轮胎结构简单、使用硫化橡胶制备时,可少硫化时间、可多用耐压材、可少用耐拉材、抓地性能优异、耐钉扎便更换等优点的实心轮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齿薄胎实心轮胎,以解决既要乘用时减震缓冲性好,又要同时兼有轮胎整体轻便、抓地性能优异、耐钉扎便更换、轮胎结构简单,若在使用硫化橡胶制备时,还可少硫化时间,还可多用耐压材和可少用耐拉材等诸多便于使用和便于清洁及效益化制造间的诸多矛盾难题。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于:1.提出一种大齿薄胎实心轮胎,以在轮胎体表面设置耐压的大齿,当在车辆行驶受到凹凸路面的冲压震动时,以所设置的耐压大齿的弹性晃动和压缩形变来阻尼减缓剧烈的冲击震动;从而可省却现时实心轮胎体的过多所设厚度,并进而为减少整个轮胎的用材重量打下了基础。2.由于构思1可提高实心轮胎表面积与实心轮胎重量之“面积/重量”比值,这为单位重量硫化胶料,提供了相对更大的模具供热导热面积,由此为减少相同硫化温度下的硫化时间提供了方便。3.由于构思1可减少整个轮胎的用材重量,和所设耐压的大齿易于多用耐压材,少用耐拉材;这为在恒定每一轮胎用材价的前提下,若是用硫化橡胶来制备,则可减少或弃用虽价低但伸长大/耐压永久变形大/耐磨差之传统恶臭性污染大的再生橡胶,和增加新橡胶等新料或/和掺加胶粉等市价居中但伸长稍小/耐压永久变形小/耐磨佳之新型无恶臭性绿色的再生质橡胶(又称超细胶粉母料),提供了胶料配方的调整空间;这一调整空间将使轮胎的消除热硫化车间恶臭,提供了源头改进的基础。4.对构思1所述“大齿”,在轮胎的中间既主承重部位,设置的密度要高于轮胎的两边,和中间齿与齿间的凹沟体积不但要小于轮胎两边齿间凹沟体积,更应是将中间凹沟与两边齿间凹沟设置成连通和无阻碍,以便于不断由中间因高碾压力下进入中间窄沟的泥/沙由两边排出,进而保持齿间少沾泥和轮胎在湿/沙地的抓地效果。5.至少是在构思1至4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衔接一个较佳的配套施用的轮毂方案。更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是由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1.一种大齿薄胎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的1-1和1-2,或1-1和1-2与1-3至1-10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1-1.在实心薄胎上,设置有大齿;设所述“实心薄胎”最薄处厚为T,和设所述“大齿”高为H与齿顶最宽度为W,T/H/W之尺寸比例在1/1~4/1~3范围;1-2.大齿薄胎实心轮胎,其材质为硫化橡胶或/和聚氨酯弹性体;1-3.1-1所述“实心薄胎”,是以轮轴为圈心的带状圈,圈的内直径为D,D的尺寸在8.0cm至400cm范围,圈的垂直横断面宽为K,K的尺寸在3.0cm至150cm范围,圈的垂直横断面可以是呈同一厚度T的一个扁平长方形,或扁平长方形和呈中心对称的中间厚两边薄的台形、三角形、矩形的任一或以种的组合;1-4.设1-1所述“实心薄胎”最薄处厚为T,T值在0.5cm至8.0cm范围;1-5.在1-1所述“实心薄胎”上,还可设置有浅凸纹,所述“浅凸纹”,其凸高为h1,h1在0.1cm至0.5cm范围;1-6.在1-1所述“大齿”顶面上,还可设置有浅凸纹,所述“浅凸纹”,其凸高为h2,h2在0.1至0.5cm范围;1-7.所述“大齿”顶平面的中心线,可以呈直折弯或/和非直的弧弯线;1-8.对构思1所述“大齿”,在轮胎的中间既主承重部位,其设置的密度要高于轮胎的两边,和中间齿与齿间的凹沟宽度设置不但要小于轮胎两边齿间凹沟宽度,更应是将中间凹沟与两边齿间凹沟设置成连通和无阻碍;1-9.在1-1和1-3所述“实心薄胎”中,至少还可设置由钢丝、棉纤维、尼龙、芳纶的任一或以上种纤维所组合的增强骨架;1-10.在1-1所述“大齿”,其旁侧面皆设置成:大齿顶面与大齿旁侧面相交角的对顶角在91°至95°范围,即大齿旁侧面设置呈向大齿中心倾倒状。2.配套于技术方案1所述“一种大齿薄胎实心轮胎”方便实施的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所述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2-1.在轮毂圈内,设置一呈中心对称的连接件,其与轮毂圈链为一体,在连接件的近中心,设置有与车轴相连接的螺栓孔;2-2.在轮毂圈内,设置一呈中心对称的连接件,其与轮毂圈的链为螺栓连接,在连接件的近中心,设置有与车轴相连接的螺栓孔。3.技术方案1所述“一种大齿薄胎实心轮胎”的用途,至少包括如下所述的任一种:仓储用铲车的轮胎、电瓶载重车的轮胎、挖土用铲车的轮胎、推土机所用的轮胎、铲雪车所用的轮胎、拖拉机所用的轮胎、矿区运矿车的轮胎、低速越野车的轮胎、军用越野车的轮胎、人力车轮胎、人力或/和电动自行车轮胎、摩托车轮胎。附图说明图1——举例1的一种对大齿薄胎实心轮胎的垂直横断面示意图。图2——举例2的一种对大齿薄胎实心轮胎的垂直横断面示意图。图3——举例3的一种对大齿薄胎实心轮胎的垂直横断面示意图。图4——举例4的一种对大齿薄胎实心轮胎的垂直横断面示意图。图5——举例5的一种对大齿薄胎实心轮胎的垂直横断面示意图。图6——举例6的一种对大齿薄胎实心轮胎的垂直横断面示意图。图7——举例7的一种对大齿薄胎实心轮胎的垂直横断面示意图。图8——举例8的一种对大齿薄胎实心轮胎的垂直横断面示意图。图9——举例9的一种对大齿薄胎实心轮胎的垂直横断面示意图。图10——举例10的一种大齿薄胎实心轮胎的示意图。图11——举例11的配用于一种大齿薄胎实心轮胎的轮毂示意图。图12——举例12的已装上铲车的一种大齿薄胎实心轮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接着,本专利技术用精选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符合本专利技术构思和技术方案的内容,但不应被看成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大齿薄胎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的例1-1和例1-2,或例1-1和例1-2与例1-3至例1-10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例1-1.如附图1至10和12所示,在实心薄胎2上,设置有大齿1;如附图10所示,设所述“实心薄胎2”最薄处厚为T,和设所述“大齿”高为H与齿顶最宽度为W,T/H/W之尺寸比例在1/1~4/1~3范围;例1-2.如附图1至10和12所示,大齿薄胎实心轮胎,其材质为硫化橡胶或/和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齿薄胎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的1-1和1-2,或1-1和1-2与1-3至1-10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n1-1.在实心薄胎上,设置有大齿;设所述“实心薄胎”最薄处厚为T,和设所述“大齿”高为H与齿顶最宽度为W,T/H/W之尺寸比例在1/1~4/1~3范围;/n1-2.大齿薄胎实心轮胎,其材质为硫化橡胶或/和聚氨酯弹性体;/n1-3. 1-1所述“实心薄胎”,是以轮轴为圈心的带状圈,圈的内直径为D,D的尺寸在8.0cm至400cm范围,圈的垂直横断面宽为K,K的尺寸在3.0cm至150cm范围,圈的垂直横断面,可以是呈同一厚度T的一个扁平长方形,或扁平长方形和呈中心对称的中间厚两边薄的台形、三角形、矩形的任一或以种的组合;/n1-4.设1-1所述“实心薄胎”最薄处厚为T,T值在0.5至8.0cm范围;/n1-5.在1-1所述“实心薄胎”上,还可设置有浅凸纹,所述“浅凸纹”,其凸高为h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6 CN 20191034719301.一种大齿薄胎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的1-1和1-2,或1-1和1-2与1-3至1-10的任一或以上种的组合:
1-1.在实心薄胎上,设置有大齿;设所述“实心薄胎”最薄处厚为T,和设所述“大齿”高为H与齿顶最宽度为W,T/H/W之尺寸比例在1/1~4/1~3范围;
1-2.大齿薄胎实心轮胎,其材质为硫化橡胶或/和聚氨酯弹性体;
1-3.1-1所述“实心薄胎”,是以轮轴为圈心的带状圈,圈的内直径为D,D的尺寸在8.0cm至400cm范围,圈的垂直横断面宽为K,K的尺寸在3.0cm至150cm范围,圈的垂直横断面,可以是呈同一厚度T的一个扁平长方形,或扁平长方形和呈中心对称的中间厚两边薄的台形、三角形、矩形的任一或以种的组合;
1-4.设1-1所述“实心薄胎”最薄处厚为T,T值在0.5至8.0cm范围;
1-5.在1-1所述“实心薄胎”上,还可设置有浅凸纹,所述“浅凸纹”,其凸高为h1,h1在0.1至0.5cm范围;
1-6.在1-1所述“大齿”顶面上,还可设置有浅凸纹,所述“浅凸纹”,其凸高为h2,h2在0.1至0.5cm范围;
1-7.1-1所述“大齿”顶平面的中心线,可以呈直折弯或/和非直的弧弯线;
1-8.对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良宝陈汇宏刘志凯崔文国
申请(专利权)人:沙良宝陈汇宏崔文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