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C型框辅助铺叠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5706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18
复合材料C型框辅助铺叠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属于C型框类复合材料制件领域。辅助铺叠工具为链状结构,通过圆柱螺栓能够实现类似与关节的转动功能;工具的每个组成单元结构简单,包括夹紧平台和夹钳,实现裁片的夹紧贴合和弯折功能;工具可根据裁片尺寸增加或减少组成单元的数量,灵活度高;辅助铺叠工具通过圆柱螺栓转动,其活动角度覆盖范围广,可适应不同弧度制件的铺叠,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材料C型框辅助铺叠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C型框类复合材料制件领域,是一种复合材料C型框铺叠的辅助工具及其铺叠工艺方法,适用于复合材料C型框制件的铺叠工艺过程,保证复合材料裁片铺叠的角度要求,提高C型框类制件铺叠的重复性,确保制件制造质量稳定性。
技术介绍
C型框类复合材料制件作为承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在不断增多。C型框类复合材料制件可以采用三维编织/RTM成形、NCF(无皱折布)织物/RTM工艺,大型框类复合材料制件甚至采用自动铺丝方案。因国内热压罐工艺成形工艺方案较为成熟,目前国内C型框类制件普遍采用手工铺叠热压罐成形的方式。因复合材料为各向异性材料,设计铺层角度是制件重要的特性,是保证制件性能、强度的关键因素。在实际制造中,控制这一要素的过程为裁片剪裁和铺叠过程。裁片剪裁过程通常使用数控下料机完成,能够保证裁片角度偏差在0.5°以内。而手工铺叠是通过人工完成的过程,当制件形状变化大时,如C型框类制件,裁片与制件模具匹配性的偏差会给人工操作过程带来较多不可控制因素,不能保证铺层角度,导致制件存在性能、强度等问题。且C型框类复合材料制件通常将环向定义为铺叠角度,即C型框类制件的铺叠角度为圆弧形,与一般制件定义铺叠角度为直线的区别很大,见图1所示。一般制件使用的裁片经数控下料机剪裁后可直接铺叠到模具上,而C型框类复合材料制件,为保证环向角度,在经过数控下料机剪裁完成后,需要将矩形预浸料弯折为圆弧形,再铺叠到模具上。C型框手工铺叠热压罐成形工艺一般流程为:1.使用数控下料机或手工切割矩形裁片;2.按照模具形状将矩形裁片弯折为圆弧形状(C型),以满足制件形状;3.将裁片铺叠到模具上;4.所有铺层完成铺叠后,在成形模具上封装真空袋,转移到热压罐中固化成形。C型框类复合材料制件通常采用织物预浸料,存在一定变形量,但如果弯折过程中加力不均匀,往往导致预浸料的不规则变形,出现局部位置角度偏离和局部预浸料纤维密度不均匀的情况,不能满足复合材料制件的铺叠要求,给制件性能、强度带来不可控制的因素。因裁片弯折时变形不可控,每次铺叠时裁片与模具位置对应也不准确,造成制件制造过程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差。同时因裁片局部位置的变形可能出现裁片过大、过小的问题,在铺叠时需将多的部分裁掉,将少的部分做补料处理,使制件铺叠过程不可控制因素增加,不能保证制件顺利制造。因此,如何保证C型框铺叠裁片的弯折稳定性,是保证C型框类复合材料制件制造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复合材料C型框类复合材料制件铺叠问题所设计的辅助铺叠工具及工艺方法,保证用于C型框类复合材料制件铺叠的裁片弯折至需要的弧度,且变形量可控制。该工艺方法和工具相对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减少人为失误造成的浪费,可重复性高,提高制造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复合材料C型框辅助铺叠工具,该工具可以将用于C型框铺叠的裁片弯折至需要的弧度,再转移到铺叠模具进行铺叠,完成制件铺叠制造,该工具特征在于:辅助铺叠工具3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夹紧装置4,夹紧装置4通过两侧的耳片5和圆柱螺栓6连接形成链状,通过圆柱螺栓6实现夹紧装置4的左右转动。夹紧装置4组合在一起,依靠圆柱螺栓6的转动功能,实现辅助铺叠工具3由直线型弯折为圆弧型。夹紧装置4用于矩形织物预浸料1的固定,包括夹紧平台4-1和夹钳4-2。所述夹紧平台4-1为块状结构,包括上方结构4-1-1、前方结构4-1-2和后方结构4-1-3。上方结构4-1-1为平面,用于矩形织物预浸料1的放置,上方结构4-1-1连接夹钳4-2,以实现对矩形织物预浸料1的夹紧;夹紧平台4-1的前方结构4-1-2与上方结构4-1-1为R角,其角度与C型框铺叠模具8R角角度相同,前方结构4-1-2包括平面和R角结构,平面用于弯折前矩形织物预浸料1的贴紧,R角结构用于弯折时躲避弯折的矩形织物预浸料1;夹紧平台4-1的后方结构4-1-3为平面结构,用于与基准工装的贴紧,矩形织物预浸料1弯折前,后方结构4-1-3与直线基准工装7贴紧,弯折时其与弧形C型框铺叠模具8贴紧。所述夹钳4-2包括操作杆4-2-1、连杆4-2-2和夹紧头4-2-3,操作杆4-2-1下端与上方结构4-1-1相连,连杆4-2-2一端与操作杆4-2-1相连,另一端与夹紧头4-2-3的一端相连,夹紧头4-2-3的另一端与上方结构4-1-1相连。以上连接通过螺栓方式连接。复合材料C型框辅助铺叠工具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1)预浸料切割C型框铺叠使用的织物预浸料首先需要使用数控下料机完成,形成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矩形织物预浸料1,其角度为0°、90°、45或-45°。2)预浸料在辅助铺叠工具的夹紧铺叠辅助工具3通过夹紧平台4-1的后方结构4-1-3平面紧靠在直线基准工装7上,形成直线形状。将数控下料机裁剪好的矩形织物预浸料1转移到辅助铺叠工具3上,织物预浸料一部分铺叠在夹紧平台4-1的上方结构4-1-1,另一部分悬空在夹紧平台4-1的前方结构4-1-2,通过夹钳4-2的操作杆4-2-1和夹紧头4-2-3使矩形织物预浸料1夹紧在上方结构4-1-1平面上。将矩形织物预浸料1悬空部分向下弯折,按照R角和前方结构4-1-2平面铺叠好。3)预浸料的弯折将铺叠好矩形织物预浸料1的辅助铺叠工具3从直线基准工装7转移到弧形C型框铺叠模具8外侧,按照弧形C型框铺叠模具8的外形,将夹紧平台4-1的后方结构4-1-3向弧形C型框铺叠模具8的外侧靠紧,随着辅助铺叠工具3通过圆柱销孔6的转动变形,固定在上方结构4-1-1和前方结构4-1-2的矩形织物预浸料1受到辅助铺叠工具3变形的力开始变形,矩形织物预浸料1实现弯折过程,变成与C型框铺叠模具8弧度相同的弧形织物预浸料2。待弧形织物预浸料2形状固定后,打开夹钳4-2操作杆4-2-1,取下弧形织物预浸料2。4)预浸料在C型框铺叠模具的铺叠将弧形织物预浸料2转移到C型框铺叠模具8上,按照其形状进行铺叠。铺叠时先确定一处基准位置,将弧形织物预浸料2与C型框铺叠模具8的外侧缘条和腹板面贴合,并按照模具形状手工逐渐修整贴实。待腹板面和一侧缘条铺叠好后,将另一侧缘条预浸料折下贴合,完成铺叠。5)封装与固化将C型框所有铺层按照1)至4)步骤完成铺叠后,在制件坯料的的表层依次放置可剥布、无孔隔离膜、透气毡以及真空袋,完成制件的封装。将封装好的C型框铺叠模具8转移到热压罐中,经过高温、高压最终成形为C型框制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辅助铺叠工具完成,辅助铺叠工具为链状结构,通过圆柱螺栓能够实现类似与关节的转动功能;工具的每个组成单元结构简单,包括夹紧平台和夹钳,实现裁片的夹紧贴合和弯折功能;工具可根据裁片尺寸增加或减少组成单元的数量,灵活度高;辅助铺叠工具通过圆柱螺栓转动,其活动角度覆盖范围广,可适应不同弧度制件的铺叠,通用性强。通过使用辅助铺叠工具,能够在C型框类复合材料制件铺叠时将预浸料弯折至需要的角度,且作用于整张预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复合材料C型框辅助铺叠工具,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辅助铺叠工具(3)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夹紧装置(4),夹紧装置(4)通过两侧的耳片(5)和圆柱螺栓(6)连接形成链状,通过圆柱螺栓(6)实现夹紧装置(4)的左右转动;夹紧装置(4)组合在一起,依靠圆柱螺栓(6)的转动功能,实现辅助铺叠工具(3)由直线型弯折为圆弧型;夹紧装置(4)用于矩形织物预浸料(1)的固定,包括夹紧平台(4-1)和夹钳(4-2);/n所述夹紧平台(4-1)为块状结构,包括上方结构(4-1-1)、前方结构(4-1-2)和后方结构(4-1-3);上方结构(4-1-1)为平面,用于矩形织物预浸料(1)的放置,上方结构(4-1-1)连接夹钳(4-2),以实现对矩形织物预浸料(1)的夹紧;夹紧平台(4-1)的前方结构(4-1-2)与上方结构(4-1-1)为R角,其角度与C型框铺叠模具(8)R角角度相同,前方结构(4-1-2)包括平面和R角结构,平面用于弯折前矩形织物预浸料(1)的贴紧,R角结构用于弯折时躲避弯折的矩形织物预浸料(1);夹紧平台(4-1)的后方结构(4-1-3)为平面结构,用于与基准工装的贴紧,矩形织物预浸料(1)弯折前,后方结构(4-1-3)与直线基准工装(7)贴紧,弯折时其与弧形C型框铺叠模具(8)贴紧;/n所述夹钳(4-2)包括操作杆(4-2-1)、连杆(4-2-2)和夹紧头(4-2-3),操作杆(4-2-1)下端与上方结构(4-1-1)相连,连杆(4-2-2)一端与操作杆(4-2-1)相连,另一端与夹紧头(4-2-3)的一端相连,夹紧头(4-2-3)的另一端与上方结构(4-1-1)相连;以上连接通过螺栓方式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材料C型框辅助铺叠工具,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辅助铺叠工具(3)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夹紧装置(4),夹紧装置(4)通过两侧的耳片(5)和圆柱螺栓(6)连接形成链状,通过圆柱螺栓(6)实现夹紧装置(4)的左右转动;夹紧装置(4)组合在一起,依靠圆柱螺栓(6)的转动功能,实现辅助铺叠工具(3)由直线型弯折为圆弧型;夹紧装置(4)用于矩形织物预浸料(1)的固定,包括夹紧平台(4-1)和夹钳(4-2);
所述夹紧平台(4-1)为块状结构,包括上方结构(4-1-1)、前方结构(4-1-2)和后方结构(4-1-3);上方结构(4-1-1)为平面,用于矩形织物预浸料(1)的放置,上方结构(4-1-1)连接夹钳(4-2),以实现对矩形织物预浸料(1)的夹紧;夹紧平台(4-1)的前方结构(4-1-2)与上方结构(4-1-1)为R角,其角度与C型框铺叠模具(8)R角角度相同,前方结构(4-1-2)包括平面和R角结构,平面用于弯折前矩形织物预浸料(1)的贴紧,R角结构用于弯折时躲避弯折的矩形织物预浸料(1);夹紧平台(4-1)的后方结构(4-1-3)为平面结构,用于与基准工装的贴紧,矩形织物预浸料(1)弯折前,后方结构(4-1-3)与直线基准工装(7)贴紧,弯折时其与弧形C型框铺叠模具(8)贴紧;
所述夹钳(4-2)包括操作杆(4-2-1)、连杆(4-2-2)和夹紧头(4-2-3),操作杆(4-2-1)下端与上方结构(4-1-1)相连,连杆(4-2-2)一端与操作杆(4-2-1)相连,另一端与夹紧头(4-2-3)的一端相连,夹紧头(4-2-3)的另一端与上方结构(4-1-1)相连;以上连接通过螺栓方式连接。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C型框辅助铺叠工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预浸料切割
C型框铺叠使用的织物预浸料首先需要使用数控下料机完成,形成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矩形织物预浸料(1),其角度为0°、90°、45或-45°;
2)预浸料在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秘辉姜洪博关振刘顺臻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