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佩秋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3D打印的智能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70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3D打印的智能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四个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支撑平台、打印平台表面粘黏的打印料和粘黏物进行自动清理,并且可以将清理下来的打印料和粘黏物进行集中收集,无需人工进行清理,降低了工作强度,避免了人工清理而出疏漏的情况,对支撑平台、打印平台的清理更加高效,更加彻底;打印平台、圆形底板的整体得到加热,并且控制在理想的温度状态,通过加热使得打印料和粘黏物软化,更容易清理,有助于对打印平台和支撑平台表面进行彻底清理,避免清理不彻底而影响下次打印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3D打印的智能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3D打印
,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3D打印的智能平台。
技术介绍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3D打印的智能平台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810562250.2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的智能化平台,包括底板、平台装置和平整度测量装置,所述的底板中部安装有平台装置,底板的右端安装有平整度测量装置;所述的平台装置包括反向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吸稳机构和清理机构。现有技术中存在为了打压体能够与平台粘在一起,需要借助一些贴膜来增加平台表面的粗糙度,从而解决平台与打印体之间的粘黏度,但是打印结束后,平台的表面会积累好多的打印原料,无法自动得到清理,并且由于贴膜产生的胶黏物很难去除,容易影响平台的平整度,造成下次3D打印的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3D打印的智能平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四个所述伸缩杆(2)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3);所述支撑平台(3)顶部的安装槽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打印平台(4);所述打印平台(4)的顶部与支撑平台(3)平齐;所述打印平台(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电缸(6);所述电缸(6)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所述打印平台(4)的底部延伸出支撑平台(3)并连接有圆形底板(5);所述支撑平台(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8);所述驱动齿轮(8)的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3D打印的智能平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四个所述伸缩杆(2)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3);所述支撑平台(3)顶部的安装槽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打印平台(4);所述打印平台(4)的顶部与支撑平台(3)平齐;所述打印平台(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电缸(6);所述电缸(6)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所述打印平台(4)的底部延伸出支撑平台(3)并连接有圆形底板(5);所述支撑平台(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8);所述驱动齿轮(8)的侧面与圆形底板(5)侧面相互啮合;所述支撑平台(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支撑架;两个所述L形支撑架的内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环形加热壳(9);所述环形加热壳(9)顶部开设有内加热腔(91)和外加热腔(92);所述内加热腔(9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等距离环绕设置的连接板;四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加热丝(10);所述外加热腔(92)内壁侧面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进水管下方;所述圆形底板(5)的内部嵌设有温度感应器(11);所述支撑平台(3)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集尘斗(12);所述集尘斗(12)包括前后设置的排尘腔(121)和左右设置的分流腔(122);所述集尘斗(1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同侧两个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的一端穿出固定板并连接有第二电机(14),所述螺纹杆(13)的表面上螺纹连接有L形螺纹套(15);所述L形螺纹套(15)的端部共同滑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佩秋孙文
申请(专利权)人:叶佩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