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底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58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底模,主要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包括模体和模架;所述模体上设有横截面为圆弧状的模槽,所述模槽与3D打印工件的底座边缘相对应,使用时所述模槽的槽面刷有一层油;所述模架用来支撑模体,且所述模架的底部设有坐标针头。所述模体为椭圆形或者圆形。所述模架为十字模架。所述模架与模体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坐标针头设置在模架的相交中心底面。所述模槽的槽面刷的一层油为植物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使3D打印机直接打印出弧面底座边缘,无需后续耗费精力和时间进行弧面打磨去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底模
本技术涉及3D打印
,具体是一种3D打印底模。
技术介绍
碗类、盘类等物体的底座边缘大多都是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的,而且物体的底座边缘都是弧面。对于碗类、盘类等物体进行3D打印时,因为打印底座为平面底座,若是直接在打印底座上进行打印,3D打印最底层材料与打印底座接触时,会贴在平面底座上,从而使碗类、盘类等物体的底座边缘会形成平面底。打印完成以后就需要打磨工具进行弧面打磨去棱,从而使物体的底座边缘修整为去棱的弧面。到那时对打磨的技术要求较高,容易出现打磨不足或者打磨过量的情况,不仅耗费精力,而且耗时低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底模,它能够使3D打印机直接打印出弧面底座边缘,无需后续耗费精力和时间进行弧面打磨去棱。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3D打印底模,包括模体和模架;所述模体上设有横截面为圆弧状的模槽,所述模槽与3D打印工件的底座边缘相对应,使用时所述模槽的槽面刷有一层油;所述模架用来支撑模体,且所述模架的底部设有坐标针头。所述模体为椭圆形或者圆形。所述模架为十字模架。所述模架与模体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坐标针头设置在模架的相交中心底面。所述模槽的槽面刷的一层油为植物油。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进行碗类、盘类等物体进行3D打印时,将此3D打印底模模槽的槽面刷有一层油,再放置到打印底座上,然后再进行对准原点坐标,然后进行碗类、盘类等物体的3D打印,3D打印底模上设有横截面为圆弧状的模槽,3D打印最底层材料打印在模槽内,会贴在模槽的圆弧面上,从而使碗类、盘类等物体的底座边缘会形成弧面底。3D打印底完成后将物体和3D打印底模一同取出,然后将3D打印底模从物体上取下即可。由于模槽的槽面刷有一层油,使3D打印材料与模槽的槽面有一层隔离层,从而更加方便的将3D打印底模从物体上取下。通过上述方法就能使3D打印机直接打印出弧面底座边缘,无需后续耗费精力和时间进行弧面打磨去棱。2、我们在进行3D打印时,一般将将坐标原点设置在碗类、盘类等物体底座边缘做底部的中心位置。我们通过在3D打印机的打印底座上设置一个中心槽,然后再模架的底部设置一个鱼中心槽相配合的坐标针头,当坐标针头与中心槽配合后就完成了X轴、Y轴的定位,然后再系统输入h值(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h值为模槽的槽底距离打印底座顶面之间的高度),就能方便完成3D打印之前的对准原点坐标工作。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放置在打印底座上时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椭圆形3D打印底模俯视图。附图3是圆形3D打印底模俯视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模体;2、模架;3、模槽;4、坐标针头;5、打印底座;6、中心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所述是一种3D打印底模,主体结构包括模体1和模架2;所述模架2与模体1一体注塑成型。由于碗类、盘类等物体的底座边缘大多都是圆形或者是椭圆形,所以我们将模体1设置为椭圆形或者圆形,分别如说明书附图图2、图3所示。所述模体1上设有横截面为圆弧状的模槽3,所述模槽3与3D打印工件的底座边缘相对应,使用时所述模槽3的槽面刷有一层油;所述模架2用来支撑模体1,且所述模架2的底部设有坐标针头4。所述模架2为十字模架,所述坐标针头4设置在模架2的相交中心底面。模架2的主要作用就是支撑模体1,以免模体1变形。所述模槽3的槽面刷的一层油为植物油。植物油在室温下为液态,动物油一般为固态,为了更方便的在模槽3的槽面刷上一层油,所以采用植物油。使用方法:在进行碗类、盘类等物体进行3D打印时,将此3D打印底模模槽3的槽面刷有一层油,再放置到打印底座5上,然后再进行对准原点坐标。对准原点坐标:我们在进行3D打印时,一般将将坐标原点设置在碗类、盘类等物体底座边缘做底部的中心位置。我们通过在3D打印机的打印底座5上设置一个中心槽6,然后再模架2的底部设置一个鱼中心槽6相配合的坐标针头4,当坐标针头4与中心槽6配合后就完成了X轴、Y轴的定位,然后再系统输入h值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h值为模槽3的槽底距离打印底座5顶面之间的高度,就能方便完成3D打印之前的对准原点坐标工作。对准原点坐标后,再进行碗类、盘类等物体的3D打印,3D打印底模上设有横截面为圆弧状的模槽3,3D打印最底层材料打印在模槽3内,会贴在模槽3的圆弧面上,从而使碗类、盘类等物体的底座边缘会形成弧面底。3D打印底完成后将物体和3D打印底模一同取出,然后将3D打印底模从物体上取下即可。由于模槽3的槽面刷有一层油,使3D打印材料与模槽3的槽面有一层隔离层,从而更加方便的将3D打印底模从物体上取下。通过上述方法就能使3D打印机直接打印出弧面底座边缘,无需后续耗费精力和时间进行弧面打磨去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底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模体(1)和模架(2);所述模体(1)上设有横截面为圆弧状的模槽(3),所述模槽(3)与3D打印工件的底座边缘相对应,使用时所述模槽(3)的槽面刷有一层油;所述模架(2)用来支撑模体(1),且所述模架(2)的底部设有坐标针头(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底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模体(1)和模架(2);所述模体(1)上设有横截面为圆弧状的模槽(3),所述模槽(3)与3D打印工件的底座边缘相对应,使用时所述模槽(3)的槽面刷有一层油;所述模架(2)用来支撑模体(1),且所述模架(2)的底部设有坐标针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1)为椭圆形或者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