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非粘接柔性管、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柔性管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非粘接柔性管、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随着陆地上油气开采的发展,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不断受到关注,与此同时海洋油气管道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相较于传统的刚性金属管道,柔性管具有良好的柔性,可以承受大变形,易于运输与安装,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加工成型技术的不断成熟,复合材料尤其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逐渐应用于海洋柔性管道中。非粘接型纤维增强复合柔性管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性好、强度高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油气输送领域的关注。采用金属钢带作为承载层的非粘接型金属柔性管,金属钢带螺旋缠绕,相邻钢带之间采用互锁结构。在管道弯曲过程中,互锁结构可以有效控制相邻钢带之间的间隙,保证管道的弯曲柔性。与采用金属钢带作为承载层的非粘接复合柔性管相比,采用连续纤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非粘接柔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内衬管、外层的抗拉层以及位于内衬管和抗拉层之间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热熔胶层、弹性材料层、抗压层,弹性材料层、抗压层、抗拉层均为单层或多层,抗压层为螺旋缠绕带,抗压层的相邻缠绕带形成间隙,弹性材料层在内衬管和抗压层之间或者在内衬管、若干抗压层、抗拉层之间的多个位置分布,与抗压层的间隙位置相对的弹性材料层,形成凸起并进入抗压层的间隙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非粘接柔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内衬管、外层的抗拉层以及位于内衬管和抗拉层之间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热熔胶层、弹性材料层、抗压层,弹性材料层、抗压层、抗拉层均为单层或多层,抗压层为螺旋缠绕带,抗压层的相邻缠绕带形成间隙,弹性材料层在内衬管和抗压层之间或者在内衬管、若干抗压层、抗拉层之间的多个位置分布,与抗压层的间隙位置相对的弹性材料层,形成凸起并进入抗压层的间隙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非粘接柔性管,其特征在于:弹性材料层为聚氨酯、丙烯基弹性体、乙烯基弹性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非粘接柔性管,其特征在于:弹性材料层中添加短切纤维或长纤维;
优选的,弹性材料层中填充的纤维为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金属纤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非粘接柔性管,其特征在于:抗压层为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复合纤维带或钢带,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连续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连续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复合纤维带为连续玻璃纤维、连续芳纶纤维、连续碳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增强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非粘接柔性管,其特征在于:抗压层的缠绕角度为40-8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非粘接柔性管,其特征在于:多层抗压层的相邻抗压层之间同向缠绕或反向缠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晨,王宏伟,王森,蔺全智,慈胜宗,王晓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威海纳川管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