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配抗氧剂造粒成型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造粒成型
,具体的说是一种复配抗氧剂造粒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塑料在制造、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受光、氧、热等因素作用,常常发生氧化降解,引起塑料老化,影响塑料的强度和外观。为了延长塑料大分子材料的寿命,抑制或延缓聚合物的氧化降解,通常使用抗氧剂。复合抗氧剂是由主、辅两种或两种以上抗氧剂复配而成,产生协同效应而发挥出优越性能。随着塑料工业中通用树脂的高功能化、高附加值化及复合材料和工程塑料应用范围的拓展,要求抗氧剂具有高效、低毒、相容性好、不析出等性能。复合抗氧剂抗氧化活性高,挥发性低,特别适用于高温加工,是优良的塑料抗氧剂和水解稳定剂,加入少量复合抗氧剂即能有效制止塑料降解,代表着当今抗氧化技术的最新水平。而现有的以复配抗氧剂为添加剂的造粒成型工艺在进行造粒时,由于造粒产物的混合原料在通过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时,由于挤出机挤出多个颗粒产物具有一定温度,且颗粒产物较软,当多个颗粒产物在落入到储存罐内时,容易出现撞击挤压变形的现象,进而形成造粒的成型均匀程度。 >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配抗氧剂造粒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nS1:将混料机升温至80~98℃,预热10~15min;将聚丙烯和丁苯像胶投入混料机缓慢搅拌3~5min,待完全融化后快速搅拌5~10min,得到初步混合料;/nS2:向S1步骤中制备的混合料中加入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和炭黑粉末,并在120~135℃的真空环境下搅拌均匀,自然冷却到45~60℃后得到塑料混合浆料;/nS3:将S2步骤制备的塑料混合浆料以加压的方式,通过挤压机的物料斗送入到螺旋仓(3)内,再通过单螺杆(4)输送至挤出机挤出模头中挤出成型;/nS4:采用挤出机上设置的冷热循环装置(6)对挤出模头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配抗氧剂造粒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混料机升温至80~98℃,预热10~15min;将聚丙烯和丁苯像胶投入混料机缓慢搅拌3~5min,待完全融化后快速搅拌5~10min,得到初步混合料;
S2:向S1步骤中制备的混合料中加入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和炭黑粉末,并在120~135℃的真空环境下搅拌均匀,自然冷却到45~60℃后得到塑料混合浆料;
S3:将S2步骤制备的塑料混合浆料以加压的方式,通过挤压机的物料斗送入到螺旋仓(3)内,再通过单螺杆(4)输送至挤出机挤出模头中挤出成型;
S4:采用挤出机上设置的冷热循环装置(6)对挤出模头内部进行冷却挤出造粒,输送至挤出机挤出成型;
其中,所述挤出机包括固定架(1)、驱动设备(2)、螺旋仓(3)、单螺杆(4)、挤压模头(5)和冷热循环装置(6);所述固定架(1)的上方侧壁设置有驱动设备(2),且固定架(1)上设置有螺旋仓(3);所述螺旋仓(3)内转动设置有单螺杆(4),且单螺杆(4)的一端与驱动设备(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螺杆(4)上设置有螺旋叶(41);所述螺旋仓(3)的上端设置有物料斗,且螺旋仓(3)的端部安装有挤压模头(5);所述挤压模头(5)均匀开设有多个成型孔(51),且挤压模头(5)内开设有冷却腔(52);所述螺旋仓(3)内开设有加热腔(31),且螺旋仓(3)的上方腔壁上开设有多个导热槽(32);所述冷热循环装置(6)包括热水箱(61)、冷水箱(62)、进水管(63)、排水管(64)、方形导腔(65)和导气软管(66);所述热水箱(61)设置在固定设置在螺旋仓(3)的上方,且热水箱(61)的两侧壁分别连接有进水管(63)和排水管(64),且进水管(63)的一端与冷却腔(52)上端连通,且排水管(64)的一端加热腔(31)上端连通;所述冷水箱(62)的两侧也连接有进水管(63)和排水管(64),且进水管(63)与冷却腔(52)的下端连通,且排水管(64)与加热腔(31)的下端连通;多个所述导热槽(32)内插接有方形导腔(65),且方形导腔(65)内部插接有导气软管(66);位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