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晓明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砼塑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66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砼塑型机,升降装置设置在履带行走装置上,模板系统悬挂在升降装置的侧面,模板系统由受料仓、砼塑型模组成,受料仓、砼塑型模为一体结构,受料仓中设置有至少一根振捣棒,受料仓下部的后侧设置有开口,砼塑型模的前后两侧为开口,受料仓下部的后侧开口与砼塑型模前侧开口相连通,所述受料仓的进料口与混凝土输送装置连接,升降装置上设有与导向线配合的传感器,传感器以导向线为基准向控制器自动反馈数据,控制器通过传感器反馈的数据控制所述模板系统沿导向线方向移动。本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在弯曲路面以及具有坡度的路面上连续施工,并保持砼结构的线形及平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砼塑型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建设的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砼塑型机。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公路的防撞墙、中间隔离带、路肩、路缘石等都需要砼结构建筑结构。传统的砼结构采用分块集中预制加工,二次倒运至现场拼接安装,该方法效率较低、成本高,且成品外观质量较难控制、整体性差。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滑模摊铺设备大多是通过将模具中的混凝土混合料通过振捣棒或挤压方式密实成型,由于滑膜铺摊设备通常是连续作业,对于具有坡度及弯曲的路面,砼结构的平整度很难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砼塑型机,包括升降装置、履带行走装置、混凝土输送装置和模板系统、控制器、沿预设方向设置的导向线,升降装置设置在履带行走装置上,混凝土输送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上,模板系统悬挂在升降装置的侧面,模板系统由受料仓、砼塑型模组成,受料仓、砼塑型模为一体结构,受料仓中设置有至少一根振捣棒,受料仓下部的后侧设置有开口,砼塑型模的前后两侧为开口,受料仓下部的后侧开口与砼塑型模前侧开口相连通,所述受料仓的进料口与混凝土输送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与所述导向线配合的水平传感器和线形传感器,所述水平传感器和线形传感器以导向线为基准向控制器自动反馈数据,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水平传感器和线形传感器反馈的数据分别调整升降装置的高度以及履带行使的方向,控制所述模板系统沿导向线方向移动。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砼塑型模的横截面为“п”形结构。采用该结构的塑型模可以使砼在塑型模内一次性成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振捣棒为高频振捣棒,受料仓的中部、下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根振捣棒。可以使受料仓的砼逐步密实。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导向线为金属线,线形传感器为电感式位移传感器。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混凝土输送装置为螺旋给料器。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模板系统悬挂在所述机架的侧面,并可在机架牵引下向前滑动,在使用时,混凝土通过输送装置进入模板系统的受料仓,由于受料仓的高度高于砼塑型模,经振捣密实的砼在重力下被挤压进砼塑型模挤压成型。与传统的预制安装施工工艺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连续操作,并可整体一次成型,不但机械化作业程度高,因此施工效率高、成本低,而且制得的砼结构线形美观;2、对于弯曲以及具有坡度的路面,砼结构的平整度及线形较好;3、由于野外施工灰尘较多,本专利技术采用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提高了设备的可操作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侧视示意图。图中:1为发动机,2为液压系统,3为中控室,4为中控操作台,5为升降装置,6为机架,7为螺旋给料器,8为进料仓,9为受料仓,10为高频振捣棒,11为塑型模,12为第一行走履带,13为第二行走履带,14为线形传感器,15为水平传感器,16为感应线,17为固定桩。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一种智能砼现浇塑型机。包括机架6、升降装置5、履带行走装置、混凝土输送装置和模板系统、控制器3、沿预设方向设置的导向线16。履带行走装置包括第一行走履带12、第二行走履带13、底盘。第一行走履带12、第二行走履带13分别设置在底盘的两侧。升降装置5安装在底盘上,当然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将升降装置5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行走履带上技术方案。升降装置5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液压升降,升降装置5包括液压系统2、机架6。升降装置5带动机架6升降。机架6上安装有发动机1、液压系统2、中控室3、混凝土输送装置。中控操作台4安装在中控室3内,中控操作台4中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履带行走装置的行走及转向,并通过控制液压系统2带动升降装置5的升降。混凝土输送装置采用螺旋给料器7。模板系统悬挂在机架5的侧面,模板系统由受料仓8、砼塑型模11组成,受料仓8、砼塑型模11为一体结构。受料仓8的中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多根高频振捣棒10。受料仓8下部的右侧设置有开口。砼塑型模11由顶部盖板、左右两侧板组成,其前后两侧为开口,底部也为开口。受料仓8下部的右侧开口与砼塑型模11左侧开口相连通,所述受料仓8的进料口与混凝土输送装置连接。砼塑型模11的横截面为“п”形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密实的砼从受料仓8一侧挤压进砼塑型模11内,经过砼塑型模11塑型成所需要的砼结构,随着主机1向前移动,经塑型的砼结构就形成了。砼塑型模11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的产品进行调整。感应线16用固定桩17支撑并固定,固定桩17沿作业面排列,线形传感器14及水平传感器15分别用连接杆18固定在感应线16上方适当位置,连接杆18固定安装在升降装置5上。所述水平传感器15和线形传感器14以感应线为基准向控制器自动反馈数据,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水平传感器15和线形传感器14反馈的数据分别调整升降装置的高度以及履带行使的方向,控制所述模板系统沿感应线方向移动。本技术方案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在机架6上安装符合设计尺寸要求的砼塑型模11。将主机移动到施工面基础起点位置,并调整砼塑型模11位置及高程,完成置机。在作业面外侧适当位置(不影响机械行进)挂设感应线16,感应线16依据设计线形及高程挂设,每10米设置一个固定桩17将感应线16支撑牢固。通过螺旋给料器7向受料仓8内加入符合设计要求标号的砼。开启自动模式,受料仓8内的砼经过高频振捣棒10的高频率振捣,排出砼内部的气泡,使砼达到一定密实程度,密实的砼进入砼塑型模11完成塑型,达到设计外形尺寸。线形传感器14通过感应线16获取信号,调整第一行走履带12或第二行走履带13的转向保持成型砼的线形。水平传感器15通过感应线16获取信号,调整升降装置保持成型砼的平整度。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为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砼塑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装置、履带行走装置、混凝土输送装置和模板系统、控制器、沿预设方向设置的导向线,升降装置设置在履带行走装置上,混凝土输送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上,模板系统悬挂在升降装置的侧面,模板系统由受料仓、砼塑型模组成,受料仓、砼塑型模为一体结构,受料仓中设置有至少一根振捣棒,受料仓下部的后侧设置有开口,砼塑型模的前后两侧为开口,受料仓下部的后侧开口与砼塑型模前侧开口相连通,所述受料仓的进料口与混凝土输送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与所述导向线配合的水平传感器和线形传感器,所述水平传感器和线形传感器以导向线为基准向控制器自动反馈数据,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水平传感器和线形传感器反馈的数据分别调整升降装置的高度以及履带行使的方向,控制所述模板系统沿导向线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砼塑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装置、履带行走装置、混凝土输送装置和模板系统、控制器、沿预设方向设置的导向线,升降装置设置在履带行走装置上,混凝土输送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上,模板系统悬挂在升降装置的侧面,模板系统由受料仓、砼塑型模组成,受料仓、砼塑型模为一体结构,受料仓中设置有至少一根振捣棒,受料仓下部的后侧设置有开口,砼塑型模的前后两侧为开口,受料仓下部的后侧开口与砼塑型模前侧开口相连通,所述受料仓的进料口与混凝土输送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与所述导向线配合的水平传感器和线形传感器,所述水平传感器和线形传感器以导向线为基准向控制器自动反馈数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党卫
申请(专利权)人:谢晓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