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片铣削用智能分列、识别及自动输送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61565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竹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片铣削用智能分列、识别及自动输送方法和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倾斜输送带单元、单个竹片分离单元、翻转单元以及推动单元整合为一套竹片输送设备,并按照先上提、再单个分离、接着竹青识别并翻面、最后轴向出料四步法操作的方式,达到竹片有序输送出料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竹片输送、分离、翻面、出料操作简单高效,设备自身结构稳定性高,操作使用灵活方便,以及最终的竹片能够全部竹黄面朝上逐个稳定出料送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竹片铣削用智能分列、识别及自动输送方法和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竹木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竹片铣削用智能分列、识别及自动输送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竹片,指的是圆竹经定长截断、破竹开片后的弧形竹片,一般成堆成垛存放,其在进行后续深加工时,需要逐个分开并有序进入后续加工设备中,这就需要对竹片进行分列输送,以及统一朝向面的工作,例如要求竹片全部竹青面朝上或竹黄面朝上。另一方面,现有的竹片深加工前端输送进料方式,目前主要靠人工依次一片一片地送入后续加工设备,进料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安全风险较高,而要实现此工序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则需要解决竹片有序分列、识别翻面、自助依次输送等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8213698U,公告日为2018.12.1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竹片品质视觉智能分拣机,包括机架,竹片存储仓,皮带提升机,离心盘,输送带,不良踢除站,高速相机,光源,180度翻转带,良品存储仓,控制装置,所述竹片存储装置在机架的尾部,皮带提升机,离心盘,不良品踢除站,高速相机,良品存储装置180度翻转装置在设备中部,控制装置操作面在设备前端。但是该技术专利中的竹片分拣机存在输送分拣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片铣削用智能分列、识别及自动输送方法和设备,其能通过将倾斜输送带单元、单个竹片分离单元、翻转单元以及推动单元整合为一套竹片输送设备,并按照先上提、再单个分离、接着竹青识别翻面、最后轴向出料四步法操作的方式,达到竹片有序输送出料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竹片输送、分离、翻面、出料操作简单高效,设备自身结构稳定性高,操作使用灵活方便,以及最终的竹片能够全部竹黄面朝上逐个稳定出料送出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竹片铣削用智能分列、识别及自动输送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S1、将平行排列的成堆竹片进行上提式输送推动;S2、将单个限位推动结构上输送的两个竹片进行分离操作,保证后续输送过程中竹片单个推动;S3、对竹青朝上的竹片进行识别、翻面,保证所有的竹片全部竹黄朝上;S4、将竹片下落至轴向输送带上,输送出料。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步骤S1、S2、S3以及S4中,所述限位推动结构的竖向截面形状均为L型,限位推动结构的开口朝向与输送前进方向相同。竹片铣削用智能分列、识别及自动输送设备,沿着竹片前进方向依次包括用于上提竹片的倾斜输送带单元,用于对所述倾斜输送带单元上聚集的两个竹片进行分离的单个竹片分离单元,用于将竹青朝上的竹片翻面的翻转单元,以及用于接收下落的竹片并进行轴向输送出料操作的推动单元。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倾斜输送带单元包括上层带体上安放成堆竹片的下垂式输送带,设置在所述下垂式输送带内的下方带轮,设置在所述下垂式输送带内且靠近所述单个竹片分离单元的上方带轮,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垂式输送带外表面上的L型第一推动板。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竹片分离单元在沿着竹片前进方向上依次包括用于引导竹片倾斜下落的两侧弯折板,设置两个所述两侧弯折板之间并通过远离所述倾斜输送带单元一侧设有向下斜面的方式以用于先接收再抬起竹片的第一升降板,通过前进方向上宽度小于竹片宽度的方式以用于顶起单独一个竹片,而将可能的第二个竹片推动滑落回到所述第一升降板上的第二升降板,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二升降板上升最高点接收竹片并引导竹片滑动下落至所述翻转单元上的固定倾斜板。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翻转单元包括用于提升竹片至水平状态且倾斜初始端位于所述固定倾斜板下方的弯折形输送带,设置在所述弯折形输送带外表面上的L型第二推动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弯折形输送带两边的两个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相对内侧面上的旋转用气缸,设置在所述旋转用气缸上的旋转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旋转板相对内侧面上两侧位置处的两个推动气缸,以及设置在所述推动气缸上并用于夹紧竹青面朝上的竹片的夹紧板。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翻转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相对内侧面上并用于向下检测竹片朝上面颜色、竹节凸起和弯曲面的识别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旋转板侧面上并用于限位固定所述夹紧板的滑动向凸出条,以及设置中所述弯折形输送带水平段尾部中间位置处并用于对竹片进行下落导向的弧形板。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推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弯折形输送带水平段尾部下方位置处且移动方向平行竹片长轴向的输送皮带,设置在所述输送皮带上的皮带轮,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皮带上方且远离竹片出料一侧并用于推动竹片的推动气缸。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推动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皮带轮长轴向两侧的两个限位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推动气缸的气缸轴上的推动板。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倾斜输送带单元、单个竹片分离单元、翻转单元以及推动单元均设置在设备架体上。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倾斜输送带单元、单个竹片分离单元、翻转单元以及推动单元整合为一套竹片输送设备,并按照先上提、再单个分离、接着竹青识别翻面、最后轴向出料四步法操作的方式,达到竹片有序输送出料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竹片输送、分离、翻面、出料操作简单高效,设备自身结构稳定性高,操作使用灵活方便,以及最终的竹片能够全部竹黄面朝上逐个稳定出料送出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倾斜输送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单个竹片分离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翻转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夹紧板的使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推动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实施例:如附图1、2、3、4以及附图5所示,竹片铣削用智能分列、识别及自动输送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S1、将平行排列的成堆竹片进行上提式输送推动;S2、将单个限位推动结构上输送的两个竹片进行分离操作,保证后续输送过程中竹片单个推动;S3、对竹青朝上的竹片进行识别、翻面,保证所有的竹片全部竹黄朝上;S4、将竹片下落至轴向输送带上,输送出料。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用于将成堆竹片分开输送,但是也会发生两个竹片一起输送的情况,依次就需要步骤S2对这两个竹片进行分离,然后是步骤S3中,用于对竹青面、即竹筒外侧面朝上的竹片进行翻面,保证所有的竹片全部竹黄,即竹筒内侧面朝上即可,最后是在步骤S4中,将竹片逐个按长轴向输送出料,保证有序进入竹片加工的下一道工序。步骤S1、S2、S3以及S4中,所述限位推动结构的竖向截面形状均为L型,限位推动结构的开口朝向与输送前进方向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推动结构可以是L型长板,也可以是两侧的两个L型块,保证可以对竹片进行向前推动输送即可。竹片铣削用智能分列、识别及自动输送设备,沿着竹片前进方向依次包括用于上提竹片的倾斜输送带单元1,用于对所述倾斜输送带单元1上聚集的两个竹片进行分离的单个竹片分离单元2,用于将竹青朝上的竹片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竹片铣削用智能分列、识别及自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沿着竹片前进方向依次包括用于上提竹片的倾斜输送带单元(1),用于对所述倾斜输送带单元(1)上聚集的两个竹片进行分离的单个竹片分离单元(2),用于将竹青朝上的竹片翻面的翻转单元(3),以及用于接收下落的竹片并进行轴向输送出料操作的推动单元(4)。/n

【技术特征摘要】
1.竹片铣削用智能分列、识别及自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沿着竹片前进方向依次包括用于上提竹片的倾斜输送带单元(1),用于对所述倾斜输送带单元(1)上聚集的两个竹片进行分离的单个竹片分离单元(2),用于将竹青朝上的竹片翻面的翻转单元(3),以及用于接收下落的竹片并进行轴向输送出料操作的推动单元(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片铣削用智能分列、识别及自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输送带单元(1)包括上层带体上安放成堆竹片的下垂式输送带(101),设置在所述下垂式输送带(101)内的下方带轮(102),设置在所述下垂式输送带(101)内且靠近所述单个竹片分离单元(2)的上方带轮(103),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垂式输送带(101)外表面上的L型第一推动板(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片铣削用智能分列、识别及自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片分离单元(2)在沿着竹片前进方向上依次包括用于引导竹片倾斜下落的两侧弯折板(201),设置两个所述两侧弯折板(201)之间并通过远离所述倾斜输送带单元(1)一侧设有向下斜面的方式以用于先接收再抬起竹片的第一升降板(202),通过前进方向上宽度小于竹片宽度的方式以用于顶起单独一个竹片,而将可能的第二个竹片推动滑落回到所述第一升降板(202)上的第二升降板(203),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二升降板(203)上升最高点接收竹片并引导竹片滑动下落至所述翻转单元(3)上的固定倾斜板(2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片铣削用智能分列、识别及自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单元(3)包括用于提升竹片至水平状态且倾斜初始端位于所述固定倾斜板(204)下方的弯折形输送带(301),设置在所述弯折形输送带(301)外表面上的L型第二推动板(302),分别设置在所述弯折形输送带(301)两边的两个固定板(303),设置在所述固定板(303)相对内侧面上的旋转用气缸(304),设置在所述旋转用气缸(304)上的旋转板(305),分别设置在所述旋转板(305)相对内侧面上两侧位置处的两个推动气缸(306),以及设置在所述推动气缸(306)上并用于夹紧竹青面朝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波孙晓东张彬肖飞彭亮施荣兴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安吉前程竹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