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防眩光玻璃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玻璃
,具体涉及一种光学防眩光玻璃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防眩光玻璃,又称为抗反射玻璃或AG玻璃,其原理是对玻璃片的双面或单面进行特殊加工处理,使玻璃的反光表面变为哑光无反射表面,相较于普通玻璃来说具有较低的反射比,光的反射率由8%降低至1%以下。防眩光玻璃一般用于PDP等离子电视、PTV背投电视、DLP电视拼接墙、触摸屏、电视拼接墙、平板电视、背投电视、液晶显示器工业仪表以及高级像框等领域。现有技术中,防眩光玻璃的加工采用强酸蚀刻工艺,需要用到蒙砂粉、硫酸、盐酸、氢氟酸等,经过不同的配比,四道酸蚀刻制程以实现玻璃表面呈均匀凹凸状,实现玻璃表面的漫反射,从而达到防眩光的效果。上述制程工艺中使用到的强酸容易产生废弃酸液,对环境存在极大的污染风险,而且,强酸溶液可能伤及操作工人,存在极大的操作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光学防眩光玻璃的加工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防眩光玻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方法包括对玻璃原片先进行喷砂处理,使其粗糙度为0.1-2.0μm;/n然后将喷砂处理后的玻璃原片放入到研磨抛光机中,采用抛光液进行抛光处理,得到所述的光学防眩光玻璃;/n所述的抛光液中含有粒径为0.7-1.0μm的抛光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防眩光玻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方法包括对玻璃原片先进行喷砂处理,使其粗糙度为0.1-2.0μm;
然后将喷砂处理后的玻璃原片放入到研磨抛光机中,采用抛光液进行抛光处理,得到所述的光学防眩光玻璃;
所述的抛光液中含有粒径为0.7-1.0μm的抛光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眩光玻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砂处理的条件包括:喷嘴距离玻璃原片的距离为20-25cm;
喷枪的气压为2-3kg/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眩光玻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光液为抛光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眩光玻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砂处理所用的设备包括:
机架(10);
托盘机构(20),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0)上,用于托撑待喷砂处理的玻璃原片;
喷枪水平移动机构(30),设置在所述托盘机构(20)的上方,所述的喷枪水平移动机构(30)上设有喷枪(31)用于对放置在托盘机构(20)上的玻璃原片进行喷砂处理;
第一贮砂箱(11),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0)上,用于向所述的喷枪(31)供料;
分砂单元(40),设置在所述机架(10)旁侧,所述的分砂单元(40)包括旋风分离器(41)及布置在所述旋风分离器(41)下方的振动筛(42);
其中,所述托盘机构(20)的下方设有集料装置(12)用于收集废砂料并由输料管(13)输送至所述的旋风分离器(41);
所述的振动筛(42)与第一贮砂箱(11)之间设有输送单元用于将筛分完成的砂料输送至第一贮砂箱(11)回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防眩光玻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干式除尘系统(50),设置在所述分砂单元(40)的旁侧,用于去除所述的振动筛(42)振动筛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丰刚,唐响,
申请(专利权)人:池州市正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