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运输支架焊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559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焊接技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运输支架焊接工装,所需焊接的运输支架先通过所述第一焊接工装进行焊接底边,再通过所述第二焊接工装焊接支撑座;所述第一焊接工装包括转动驱动装置、承载框、第一下压部件和第一顶住部件;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承载框的两侧可驱动所述承载框转动,所述承载框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顶住部件,所述承载框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压部件;所述第二焊接工装包括承载板、第二顶住部件以及限位槽;所述承载板的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顶住部件,所述承载板上设有至少四个所述限位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用焊接机器人取代了人工焊接,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运输支架焊接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的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运输支架焊接工装。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在装配时,需要将其运输至指定位置后进行装配,首先,需要将汽车发动机放置到运输支架上,再通过铲车将运输支架运输走。现有技术中,运输支架是通过人工进行焊接的,这样存在焊接速度慢、焊接位置不准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发动机运输支架焊接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运输支架焊接工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运输支架焊接工装,包括第一焊接工装和第二焊接工装,所需焊接的运输支架先通过所述第一焊接工装进行焊接底边,再通过所述第二焊接工装焊接支撑座;所述第一焊接工装包括转动驱动装置、承载框、第一下压部件和第一顶住部件;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承载框的两侧可驱动所述承载框转动,所述承载框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顶住部件,所述承载框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压部件;所述第二焊接工装包括承载板、第二顶住部件以及限位槽;所述承载板的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运输支架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焊接工装和第二焊接工装,所需焊接的运输支架先通过所述第一焊接工装进行焊接底边,再通过所述第二焊接工装焊接支撑座;所述第一焊接工装包括转动驱动装置、承载框、第一下压部件和第一顶住部件;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承载框的两侧可驱动所述承载框转动,所述承载框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顶住部件,所述承载框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压部件;所述第二焊接工装包括承载板、第二顶住部件以及限位槽;所述承载板的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顶住部件,所述承载板上设有至少四个所述限位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运输支架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焊接工装和第二焊接工装,所需焊接的运输支架先通过所述第一焊接工装进行焊接底边,再通过所述第二焊接工装焊接支撑座;所述第一焊接工装包括转动驱动装置、承载框、第一下压部件和第一顶住部件;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承载框的两侧可驱动所述承载框转动,所述承载框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顶住部件,所述承载框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下压部件;所述第二焊接工装包括承载板、第二顶住部件以及限位槽;所述承载板的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顶住部件,所述承载板上设有至少四个所述限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运输支架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工装和所述第二焊接工装之间设有焊接机器人,可对运输支架上的焊点进行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运输支架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通过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连接于固定座,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转动轴以及转动轴承,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承载框一侧的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承载框,所述承载框另一侧连接于所述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转动轴承连接于所述承载框另一侧的所述固定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运输支架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包括边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以及第六连接杆,所述边框的两侧设有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边框的中部设有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边框上依次设有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所述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所述第六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云洋张燕朱燕周采军丁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悦达包装储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