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减震器合金管中管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55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减震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用减震器合金管中管焊接装置,针对现有的强磁性体磁性可能会减弱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两组平行放置的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强磁性体,金属板靠近强磁性体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强磁性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槽内,且限位杆为中空结构,限位杆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杆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强磁性体通过限位杆与金属板固定连接,极大的降低了拆卸的时间,方便更换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减震器合金管中管焊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震器
,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减震器合金管中管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电焊是指利用电能,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焊接方法。申请号为CN201080040860.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焊管焊接装置,在移动的金属带板通过辊被弯曲成圆筒状而上述金属带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成为对置之后,在被弯曲成上述圆筒状的金属带板的附近设置感应加热装置或者通电加热装置的供电部,通过来自该供电部的供给电力对上述两端部进行焦耳加热,之后将上述两端部之间在压接同时进行焊接。而且,该电焊管焊接装置具备强磁性体,在沿着上述金属带板的移动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在比上述供电部靠上游侧、且与上述对置的两端部之间的开口部对应的位置上,该强磁性体松动插入在上述两端部之间。然后,该专利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内部的强磁性体可能会失去原来的磁性,使得焊接效果不如以前从而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车用减震器合金管中管焊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减震器合金管中管焊接装置,包括两组平行放置的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强磁性体,金属板靠近强磁性体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强磁性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槽内,且限位杆为中空结构,限位杆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杆内,转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杆外。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且转动杆延伸至限位杆外的一端与凹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转动杆延伸至限位杆内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优选的,两个连接杆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弹簧,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安装有长杆的一端。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动孔,限位杆底部靠近固定槽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动孔。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孔和第二滑动孔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动杆,滑动杆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杆外,滑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杆内,滑动杆延伸至限位杆内的另一端与长杆远离第三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滑动杆延伸至限位杆外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车用减震器合金管中管焊接装置,当需要更换强磁性体的时候,首先滑动滑动杆,滑动杆带动长杆,长杆带动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带动连接杆,连接杆带动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带动转动杆,转动杆脱离固定槽,然后将限位杆脱离限位槽,然后更换强磁性体,更换好之后,将限位杆卡进限位槽内,从而达到快速更换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将强磁性体通过限位杆与金属板固定连接,极大的降低了拆卸的时间,方便更换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车用减震器合金管中管焊接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车用减震器合金管中管焊接装置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车用减震器合金管中管焊接装置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金属板、2强磁性体、3固定槽、4限位杆、5限位槽、6转动孔、7第一转轴、8转动杆、9凹槽、10第二转轴、11连接杆、12第三转轴、13弹簧、14长杆、15第一滑动孔、16第二滑动孔、17滑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3,一种车用减震器合金管中管焊接装置,包括,包括两组平行放置的金属板1,金属板1之间固定安装有强磁性体2,金属板1靠近强磁性体2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3强磁性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5,限位槽5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4,限位杆4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槽3内,且限位杆4为中空结构,限位杆4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孔6,转动孔6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杆8,转动杆8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杆4内,转动杆8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杆4外,限位杆4用于固定,转动杆8用于固定,第一转轴7用于转动。本专利技术中,限位槽5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9,且转动杆8延伸至限位杆4外的一端与凹槽9相适配,凹槽9用于固定。本专利技术中,转动杆8延伸至限位杆4内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1的一端,连接杆11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12,第二转轴10用于转动。本专利技术中,两个连接杆11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弹簧13,第三转轴12上固定安装有长杆14的一端,弹簧13用于复位。本专利技术中,固定槽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动孔15,限位杆4底部靠近固定槽3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动孔16,第一滑动孔15用于滑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滑动孔15和第二滑动孔16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动杆17,滑动杆17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杆4外,滑动杆17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杆4内,滑动杆17延伸至限位杆4内的另一端与长杆14远离第三转轴12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滑动杆17延伸至限位杆4外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实施例二一种车用减震器合金管中管焊接装置,包括,包括两组平行放置的金属板1,金属板1之间固定焊接有强磁性体2,金属板1靠近强磁性体2的一端凿有固定槽3强磁性体2的两侧均凿有限位槽5,限位槽5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4,限位杆4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槽3内,且限位杆4为中空结构,限位杆4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上均凿有转动孔6,转动孔6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上固定焊接有转动杆8,转动杆8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杆4内,转动杆8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杆4外。本专利技术中,限位槽5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上均凿有凹槽9,且转动杆8延伸至限位杆4外的一端与凹槽9相适配。本专利技术中,转动杆8延伸至限位杆4内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上固定焊接有连接杆11的一端,连接杆11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12。本专利技术中,两个连接杆11之间固定焊接有同一个弹簧13,第三转轴12上固定焊接有长杆14的一端。本专利技术中,固定槽3的一侧凿有第一滑动孔15,限位杆4底部靠近固定槽3的一端凿有第二滑动孔16。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滑动孔15和第二滑动孔16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动杆17,滑动杆17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杆4外,滑动杆17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杆4内,滑动杆17延伸至限位杆4内的另一端与长杆14远离第三转轴12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滑动杆17延伸至限位杆4外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车用减震器合金管中管焊接装置,当需要更换强磁性体2的时候,首先滑动滑动杆17,滑动杆17带动长杆14,长杆14带动第三转轴12,第三转轴12带动连接杆11,连接杆11带动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带动转动杆8,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减震器合金管中管焊接装置,包括两组平行放置的金属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1)之间固定安装有强磁性体(2),金属板(1)靠近强磁性体(2)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3)强磁性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5),限位槽(5)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4),限位杆(4)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槽(3)内,且限位杆(4)为中空结构,限位杆(4)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孔(6),转动孔(6)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杆(8),转动杆(8)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杆(4)内,转动杆(8)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杆(4)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减震器合金管中管焊接装置,包括两组平行放置的金属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1)之间固定安装有强磁性体(2),金属板(1)靠近强磁性体(2)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3)强磁性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5),限位槽(5)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4),限位杆(4)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槽(3)内,且限位杆(4)为中空结构,限位杆(4)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孔(6),转动孔(6)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杆(8),转动杆(8)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杆(4)内,转动杆(8)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杆(4)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减震器合金管中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5)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9),且转动杆(8)延伸至限位杆(4)外的一端与凹槽(9)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减震器合金管中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8)延伸至限位杆(4)内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万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天缘自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