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双速、双刀盘径向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524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双速、双刀盘径向进给装置,镗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刀盘和第二刀盘,第一刀盘上安装有能够在第一刀盘上径向进给的第一移动板,第二刀盘上安装有能够在第二刀盘上径向进给的第二移动板;镗杆的进给前段的端面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变速箱盖,变速箱盖和镗杆的进给前段的端面之间为变速舱,蜗杆的绕轴向的转动带动第一丝杆的径向进给运动,丝杆的径向进给运动带动移动板的径向进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为水平剖分类透平压缩机机壳首次采用,解决了大型机壳内孔无法加工的难题,满足了设计图纸中内孔的安装精度要求,保证了透平压缩机运行的平稳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双速、双刀盘径向进给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透平压缩机领域,涉及透平压缩机机壳的内孔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大型双速、双刀盘径向进给装置。
技术介绍
透平压缩机机壳常规采用水平剖分结构,水平剖分式结构是指机壳有水平中分面,即机壳由上、下两半组成,其优点是这种结构便于安装、测量,上下机壳用定位销定位,用螺栓连接。下机壳装有导柱,便于装拆。缺点是加工困难,如果上下体分开加工势必产生错口,影响装配安装精度;如果上下体同时加工就需要设计专用工装。为此设计了一种长度6米的大型双速、双刀盘径向进给装置。现有透平压缩机机壳的内孔加工装置无法实现大型机壳高效、高质量要求。现有装置无法实现机壳Φ2300mm内孔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一种大型双速、双刀盘径向进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实现大型机壳的高效和高质加工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大型双速、双刀盘径向进给装置,包括镗杆,所述的镗杆包括一体设置的进给前段、第一刀盘安装段、第二刀盘安装段和安装尾段;所述的第一刀盘安装段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刀盘,所述的第二刀盘安装段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刀盘,第一刀盘上安装有能够在第一刀盘上径向进给的第一移动板,所述的第二刀盘上安装有能够在第二刀盘上径向进给的第二移动板;所述的镗杆的进给前段的端面轴向向内加工有平行设置的齿轮轴安装腔、第一蜗杆安装腔和第二蜗杆安装腔,所述的镗杆上沿着径向加工有贯通镗杆的第一蜗轮安装腔和第二蜗轮安装腔,第一蜗轮安装腔与第一蜗杆安装腔垂直且连通设置,第二蜗轮安装腔与第二蜗杆安装腔垂直且连通设置;所述的镗杆的进给前段的端面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变速箱盖,变速箱盖和镗杆的进给前段的端面之间为变速舱,变速箱盖的端面上设置有贯通的齿轮轴安装孔,变速箱盖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变速调档行程槽和第二变速调档行程槽;所述的齿轮轴安装腔内可转动式安装有齿轮轴,所述的第一蜗杆安装腔内可转动式安装有第一蜗杆,所述的第二蜗杆安装腔内可转动式安装有第二蜗杆,齿轮轴的头端穿过变速舱和齿轮轴安装孔伸出至变速箱盖外且安装有进给手轮,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的头端均可转动式安装在变速箱盖的端面上;所述的变速舱内的齿轮轴上固定安装有高速主动齿轮和低速主动齿轮,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上分别设置有能够在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上轴向滑动的变速齿轮,所述的变速齿轮包括套装在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上的滑套,滑套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高速主动齿轮相配合的高速从动齿轮以及与低速主动齿轮相配合的低速从动齿轮;所述的第一变速调档行程槽上通过拨叉螺栓安装有用于调速的拨叉,拨叉卡装在第一蜗杆上的高速从动齿轮和低速从动齿轮之间的滑套上;第二变速调档行程槽上通过拨叉螺栓安装有用于调速的拨叉,拨叉卡装在第二蜗杆上的高速从动齿轮和低速从动齿轮之间的滑套上;所述的第一蜗轮安装腔内安装有能够在第一蜗轮安装腔内转动的第一蜗轮,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相配合,第一蜗轮的径向中心开设有丝杆驱动螺纹孔,丝杆驱动螺纹孔内安装有相配合的第一丝杆,第一蜗杆的绕轴向的转动带动第一丝杆的径向进给运动;第一丝杆的径向两端分别穿出第一蜗轮安装腔的径向两端且分别安装在第一移动板上,第一丝杆的径向进给运动带动第一移动板的径向进给;所述的第二蜗轮安装腔内安装有能够在第二蜗轮安装腔内转动的第二蜗轮,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相配合,第二蜗轮的径向中心开设有丝杆驱动螺纹孔,丝杆驱动螺纹孔内安装有相配合的第二丝杆,第二蜗杆的绕轴向的转动带动第二丝杆的径向进给运动;第二丝杆的径向两端分别穿出第二蜗轮安装腔的径向两端且分别安装在第二移动板上,第二丝杆的径向进给运动带动第二移动板的径向进给;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的第一刀盘和第二刀盘相对设置,第一刀盘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移动板,第二刀盘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的第一移动板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镗杆上的第一护板,第二移动板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镗杆上的第二护板。所述的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上分别设置有镗刀安装座。所述的第一刀盘和第二刀盘均通过刀盘安装套筒座安装在镗杆上。所述的第一蜗轮和所述的第二蜗轮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蜗轮依次包括一体成型的啮合部和转动支撑部,啮合部与第一蜗杆相配合,转动支撑部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一单向推力球轴承和第二单向推力球轴承,第一单向推力轴承的两端分别顶在啮合部凸出的端面和第一蜗轮安装腔内设置的第一凸台上,第二单向推力轴承的一端顶在第一蜗轮安装腔内设置的第二凸台上,第二单向推力轴承的另一端顶在转动支撑部上安装的螺母上。所述的第一蜗轮安装腔和第二蜗轮安装腔靠近啮合部的端部均设置有盖板。所述的齿轮轴安装腔和齿轮轴之间设置有第一齿轮轴转动衬套;所述的齿轮轴安装孔和齿轮轴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轴转动衬套。所述的镗杆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的支承套。所述的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和变速齿轮之间通过轴向设置的导向键和导向键槽实现轴向滑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Ⅰ)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双速调节,即两种进给速度、换档变速,既可保证粗加工时高效,又可实现精加工时高质量,快慢结合。(Ⅱ)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采用双刀盘,可以配置了大小不一、行程各异的多种刀盘,自由组合实现各种机壳内腔加工。通过丝杠带动移动板在刀盘上滑动,实现径向走刀,通过改变刀盘和移动板的规格,现在内孔可以加工到Φ2300毫米,端面可以加工到Φ1800毫米。(Ⅲ)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为水平剖分类透平压缩机机壳首次采用,解决了大型机壳内孔无法加工的难题,满足了设计图纸中内孔的安装精度要求,保证了透平压缩机运行的平稳可靠。(Ⅳ)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独特,设计独具匠心,极大的拓展了大型镗加工能力,解决了大型透平压缩机机壳内孔的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即双刀盘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蜗轮蜗杆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镗杆内部结构示意图,即双速结构示意图,即图2中A-A截面的旋转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拨叉结构示意图,即图3中B-B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镗杆,2-第一刀盘,3-第二刀盘,4-第一移动板,5-第二移动板,6-齿轮轴安装腔,7-第一蜗杆安装腔,8-第二蜗杆安装腔,9-第一蜗轮安装腔,10-第二蜗轮安装腔,11-变速箱盖,12-变速舱,13-齿轮轴安装孔,14-第一变速调档行程槽,15-第二变速调档行程槽,16-齿轮轴,17-第一蜗杆,18-第二蜗杆,19-进给手轮,20-高速主动齿轮,21-低速主动齿轮,22-变速齿轮,23-拨叉螺栓,24-拨叉,25-第一蜗轮,26-丝杆驱动螺纹孔,27-第一丝杆,28-第二丝杆,29-第一护板,30-第二护板,31-镗刀安装座,32-刀盘安装套筒座,33-第一单向推力球轴承,34-第二单向推力球轴承,35-螺母,36-盖板,37-第一齿轮轴转动衬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双速、双刀盘径向进给装置,包括镗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镗杆(1)包括一体设置的进给前段(101)、第一刀盘安装段(102)、第二刀盘安装段(103)和安装尾段(104);/n所述的第一刀盘安装段(10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刀盘(2),所述的第二刀盘安装段(103)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刀盘(3),第一刀盘(2)上安装有能够在第一刀盘(2)上径向进给的第一移动板(4),所述的第二刀盘(3)上安装有能够在第二刀盘(3)上径向进给的第二移动板(5);/n所述的镗杆(1)的进给前段(101)的端面轴向向内加工有平行设置的齿轮轴安装腔(6)、第一蜗杆安装腔(7)和第二蜗杆安装腔(8),所述的镗杆(1)上沿着径向加工有贯通镗杆(1)的第一蜗轮安装腔(9)和第二蜗轮安装腔(10),第一蜗轮安装腔(9)与第一蜗杆安装腔(7)垂直且连通设置,第二蜗轮安装腔(10)与第二蜗杆安装腔(8)垂直且连通设置;/n所述的镗杆(1)的进给前段(101)的端面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变速箱盖(11),变速箱盖(11)和镗杆(1)的进给前段(101)的端面之间为变速舱(12),变速箱盖(11)的端面上设置有贯通的齿轮轴安装孔(13),变速箱盖(1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变速调档行程槽(14)和第二变速调档行程槽(15);/n所述的齿轮轴安装腔(6)内可转动式安装有齿轮轴(16),所述的第一蜗杆安装腔(7)内可转动式安装有第一蜗杆(17),所述的第二蜗杆安装腔(8)内可转动式安装有第二蜗杆(18),齿轮轴(16)的头端穿过变速舱(12)和齿轮轴安装孔(13)伸出至变速箱盖(11)外且安装有进给手轮(19),第一蜗杆(17)和第二蜗杆(18)的头端均可转动式安装在变速箱盖(11)的端面上;/n所述的变速舱(12)内的齿轮轴(16)上固定安装有高速主动齿轮(20)和低速主动齿轮(21),第一蜗杆(17)和第二蜗杆(18)上分别设置有能够在第一蜗杆(17)和第二蜗杆(18)上轴向滑动的变速齿轮(22),所述的变速齿轮(22)包括套装在第一蜗杆(17)和第二蜗杆(18)上的滑套(2201),滑套(2201)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高速主动齿轮(20)相配合的高速从动齿轮(2202)以及与低速主动齿轮(21)相配合的低速从动齿轮(2203);/n所述的第一变速调档行程槽(14)上通过拨叉螺栓(23)安装有用于调速的拨叉(24),拨叉(24)卡装在第一蜗杆(17)上的高速从动齿轮(2202)和低速从动齿轮(2203)之间的滑套(2201)上;第二变速调档行程槽(15)上通过拨叉螺栓(23)安装有用于调速的拨叉(24),拨叉(24)卡装在第二蜗杆(18)上的高速从动齿轮(2202)和低速从动齿轮(2203)之间的滑套(2201)上;/n所述的第一蜗轮安装腔(9)内安装有能够在第一蜗轮安装腔(9)内转动的第一蜗轮(25),第一蜗轮(25)与第一蜗杆(17)相配合,第一蜗轮(25)的径向中心开设有丝杆驱动螺纹孔(26),丝杆驱动螺纹孔(26)内安装有相配合的第一丝杆(27),第一蜗杆(17)的绕轴向的转动带动第一丝杆(27)的径向进给运动;第一丝杆(27)的径向两端分别穿出第一蜗轮安装腔(9)的径向两端且分别安装在第一移动板(4)上,第一丝杆(27)的径向进给运动带动第一移动板(4)的径向进给;/n所述的第二蜗轮安装腔(10)内安装有能够在第二蜗轮安装腔(10)内转动的第二蜗轮,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18)相配合,第二蜗轮的径向中心开设有丝杆驱动螺纹孔,丝杆驱动螺纹孔内安装有相配合的第二丝杆(28),第二蜗杆(18)的绕轴向的转动带动第二丝杆(28)的径向进给运动;第二丝杆(28)的径向两端分别穿出第二蜗轮安装腔的径向两端且分别安装在第二移动板(5)上,第二丝杆(28)的径向进给运动带动第二移动板(5)的径向进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双速、双刀盘径向进给装置,包括镗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镗杆(1)包括一体设置的进给前段(101)、第一刀盘安装段(102)、第二刀盘安装段(103)和安装尾段(104);
所述的第一刀盘安装段(10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刀盘(2),所述的第二刀盘安装段(103)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刀盘(3),第一刀盘(2)上安装有能够在第一刀盘(2)上径向进给的第一移动板(4),所述的第二刀盘(3)上安装有能够在第二刀盘(3)上径向进给的第二移动板(5);
所述的镗杆(1)的进给前段(101)的端面轴向向内加工有平行设置的齿轮轴安装腔(6)、第一蜗杆安装腔(7)和第二蜗杆安装腔(8),所述的镗杆(1)上沿着径向加工有贯通镗杆(1)的第一蜗轮安装腔(9)和第二蜗轮安装腔(10),第一蜗轮安装腔(9)与第一蜗杆安装腔(7)垂直且连通设置,第二蜗轮安装腔(10)与第二蜗杆安装腔(8)垂直且连通设置;
所述的镗杆(1)的进给前段(101)的端面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变速箱盖(11),变速箱盖(11)和镗杆(1)的进给前段(101)的端面之间为变速舱(12),变速箱盖(11)的端面上设置有贯通的齿轮轴安装孔(13),变速箱盖(1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变速调档行程槽(14)和第二变速调档行程槽(15);
所述的齿轮轴安装腔(6)内可转动式安装有齿轮轴(16),所述的第一蜗杆安装腔(7)内可转动式安装有第一蜗杆(17),所述的第二蜗杆安装腔(8)内可转动式安装有第二蜗杆(18),齿轮轴(16)的头端穿过变速舱(12)和齿轮轴安装孔(13)伸出至变速箱盖(11)外且安装有进给手轮(19),第一蜗杆(17)和第二蜗杆(18)的头端均可转动式安装在变速箱盖(11)的端面上;
所述的变速舱(12)内的齿轮轴(16)上固定安装有高速主动齿轮(20)和低速主动齿轮(21),第一蜗杆(17)和第二蜗杆(18)上分别设置有能够在第一蜗杆(17)和第二蜗杆(18)上轴向滑动的变速齿轮(22),所述的变速齿轮(22)包括套装在第一蜗杆(17)和第二蜗杆(18)上的滑套(2201),滑套(2201)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高速主动齿轮(20)相配合的高速从动齿轮(2202)以及与低速主动齿轮(21)相配合的低速从动齿轮(2203);
所述的第一变速调档行程槽(14)上通过拨叉螺栓(23)安装有用于调速的拨叉(24),拨叉(24)卡装在第一蜗杆(17)上的高速从动齿轮(2202)和低速从动齿轮(2203)之间的滑套(2201)上;第二变速调档行程槽(15)上通过拨叉螺栓(23)安装有用于调速的拨叉(24),拨叉(24)卡装在第二蜗杆(18)上的高速从动齿轮(2202)和低速从动齿轮(2203)之间的滑套(2201)上;
所述的第一蜗轮安装腔(9)内安装有能够在第一蜗轮安装腔(9)内转动的第一蜗轮(25),第一蜗轮(25)与第一蜗杆(17)相配合,第一蜗轮(25)的径向中心开设有丝杆驱动螺纹孔(26),丝杆驱动螺纹孔(26)内安装有相配合的第一丝杆(27),第一蜗杆(17)的绕轴向的转动带动第一丝杆(27)的径向进给运动;第一丝杆(27)的径向两端分别穿出第一蜗轮安装腔(9)的径向两端且分别安装在第一移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海燕蔡新平王姗姗王楠刘亚娟王晓红秦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