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长水口浸入式开浇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51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长水口浸入式开浇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钢铁连铸生产技术领域。该装置是由薄钢板制成的锥形套筒结构,分为下中上三部分,下部为顶端带孔的锥形结构,用于浸入式开浇时排开中间包顶层渣,中部为直筒结构,用于套入长水口外壁并起到浸入深度标识的作用,上部为以环绕方式向内折入的齿状结构,用于将套筒夹紧并固定到长水口上,在更换钢包过程中,清理完长水口后,将装置从底部套入固定,浸入到中间包熔池并将渣层排开,观察直筒段浸入深度来判断长水口浸入深度,达到目标后打开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可以实现更为安全和可靠的长水口浸入式开浇操作,从而避免换包过程中卷渣和二次氧化,提高钢液的洁净度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长水口浸入式开浇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连铸生产
,特别是指一种用于长水口浸入式开浇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装备服役环境的日益严酷,钢铁材料的性能只有不断升级才能满足材料服役过程中更为苛刻的要求。钢液的洁净度是提高钢铁材料性能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近些年,高品质特殊钢的冶炼和连铸技术取得了长远的进步,各类精炼工艺的广泛使用使得精炼后的钢液洁净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然而,钢液从钢包进入中间包后,中间包有时没有起到净化钢液的作用,反而会引入大型夹杂物,且该现象在中间包非稳态浇注过程中尤为明显。因此,控制非稳态中间包钢液的保护浇注是洁净钢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更换钢包过程是钢液连续浇注工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该过程中需要完成钢包的上移、旋转更换、下降就位以及长水口的清理、密封圈的更换和滑板开浇等操作。在开浇时,假如长水口位于中间包熔池上方时进行滑板的打开和开浇,则称为“非浸入式开浇”;假如长水口浸入中间包熔池后再打开滑板实现开浇,则称为“浸入式开浇”。非浸入式开浇时,钢液流股瞬间从顶部冲入中间包熔池,会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长水口浸入式开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中上三部分,下部为锥形结构(1),中部为直筒结构(2),上部为齿状结构(3),锥形结构(1)、直筒结构(2)和齿状结构(3)自下而上焊接或铆接或一体成型,锥形结构(1)顶端开有小孔(4),齿状结构(3)的齿片(5)以环绕方式向内折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长水口浸入式开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中上三部分,下部为锥形结构(1),中部为直筒结构(2),上部为齿状结构(3),锥形结构(1)、直筒结构(2)和齿状结构(3)自下而上焊接或铆接或一体成型,锥形结构(1)顶端开有小孔(4),齿状结构(3)的齿片(5)以环绕方式向内折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长水口浸入式开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4)的截面面积为30-100mm2;锥形结构(1)的圆锥面与水平方向夹角α为3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长水口浸入式开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筒结构(2)的直径D1大于长水口外径,D1是长水口外径的1.05-1.5倍;直筒结构(2)的高度H为8-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长水口浸入式开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片(5)形成的内缘直径D2为长水口外径的0.5-0.9倍,齿片(5)与直筒间形成的角度β为15°-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长水口浸入式开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薄钢板制成,薄钢板厚度为0.01mm-1mm,薄钢板与浇注的钢水为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山刘青杨树峰李京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