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药材高效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40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药材高效加工装置,包括主体、切割机构、初步粉碎机构、二次粉碎机构;主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斗,进料斗的两端贯穿设置有切割机构,进料斗嵌入至主体的内部,进料斗呈漏斗状,进料斗的底部开设有切割通道,切割通道呈圆形开设,切割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减速装置、第一转轴、定刀、动刀;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对材料烘干后,通过设置定刀与动刀的配合运转对材料进行初步的切割,材料进入初步粉碎机狗后,经过两侧滚筒的挤压进行初步的破碎,大部分破碎后的材料进入到送料通道的内部,小部分附着于挡板上的材料通过风机将材料吹落,从而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药材高效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药材高效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材在加工过程中往往涉及到粉碎、干燥和研磨,然而现有的药材加工装置,粉碎研磨效果不好,现有的中药加工装置,研磨效率低下,大多为了保证研磨的质量还使用手工研磨,耗时耗力无法达到使用要求,对烘干后的药材进行粉碎时,通常将切割和研磨粉碎的工序分开进行,部分机器对材料进行切割或粉碎后,材料散落至挡板的顶部并附着在挡板的表面,从而导致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药材高效加工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中药材在加工过程中往往涉及到粉碎、干燥和研磨,然而现有的药材加工装置,粉碎研磨效果不好,现有的中药加工装置,研磨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药材高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切割机构、初步粉碎机构、二次粉碎机构;/n所述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斗(4),所述进料斗(4)的两端贯穿设置有所述切割机构,所述进料斗(4)嵌入至所述主体(1)的内部,所述进料斗(4)呈漏斗状,所述进料斗(4)的底部开设有切割通道(8),所述切割通道(8)呈圆形开设,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第一减速装置(3)、第一转轴(5)、定刀(6)、动刀(7),所述主体(1)顶部靠近所述进料斗(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与所述第一减速装置(3)连接,所述第一减速装置(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轴(5)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药材高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切割机构、初步粉碎机构、二次粉碎机构;
所述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斗(4),所述进料斗(4)的两端贯穿设置有所述切割机构,所述进料斗(4)嵌入至所述主体(1)的内部,所述进料斗(4)呈漏斗状,所述进料斗(4)的底部开设有切割通道(8),所述切割通道(8)呈圆形开设,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第一减速装置(3)、第一转轴(5)、定刀(6)、动刀(7),所述主体(1)顶部靠近所述进料斗(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与所述第一减速装置(3)连接,所述第一减速装置(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主体(1)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切割通道(8)的内部,所述切割通道(8)的内壁环绕设置有若干所述定刀(6),所述第一转轴(5)延伸至所述切割通道(8)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若干所述动刀(7),若干所述定刀(6)分别与若干所述动刀(7)活动接触;
所述主体(1)的外壁开设有传动仓(9),所述切割通道(8)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初步粉碎机构,所述初步粉碎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0)、第二减速装置(11)、第二转轴(12)、支撑板(13)、第三转轴(14)、第一辊筒(15)、第二辊筒(16)、第一轴承座(17)、第一齿轮(23)、第二齿轮(24),所述传动仓(9)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所述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机(10)和所述第二减速装置(11),所述第二电机(10)与所述第二减速装置(11)连接,所述第二减速装置(1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轴(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传动仓(9)的侧壁延伸至所述主体(1)的内部,所述主体(1)的内壁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轴承座(17),所述第二转轴(12)延伸至所述主体(1)内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座(17)连接,所述主体(1)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所述第三转轴(14),所述第三转轴(14)与所述第二转轴(12)平行设置,所述第三转轴(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体(1)两侧内壁设置的轴承座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2)靠近所述第二减速装置(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齿轮(23),所述第三转轴(14)靠近所述第二减速装置(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齿轮(24),所述第一齿轮(23)与所述第二齿轮(24)啮合,所述第二转轴(12)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辊筒(15),所述第三转轴(14)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辊筒(16),所述第一辊筒(15)与所述第二辊筒(16)对向转动;
所述主体(1)的外部与所述传动仓(9)相邻的侧壁开设有风箱(25),所述风箱(25)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风机(26),所述风箱(25)与所述主体(1)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通风网(29),所述通风网(29)竖直的嵌入所述主体(1)的内壁,所述主体(1)靠近所述通风网(29)一侧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导流板(27),所述导流板(27)与所述通风网(29)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60度夹角,所述主体(1)近所述通风网(29)一侧的内壁还设置有挡板(28),所述挡板(28)与所述导流板(27)平行设置,所述挡板(28)的一端与所述主体(1)的内壁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敏
申请(专利权)人:筠连县筠隆顺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