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28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包括设有收纳空间的手柄,所述收纳空间用于与电子设备配合组装,还包括至少一个可卡接在手柄顶端任意位置的辅助操控结构,所述辅助操控结构包括卡接部、触屏部、操控部以及复位件,所述卡接部与手柄顶端连接,触屏部和操控部分别铰接在卡接部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复位件设置在卡接部内并与触屏部连接;所述操控部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可带动触屏部接触或远离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无需直接触摸电子设备的屏幕即可随意调节操控屏幕上一个或多个控制键位,避免了用户点击按压屏幕时阻挡视线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配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电子设备特别是智能手机、平板等所装载的游戏繁多,而游戏的内容丰富、操作复杂化,需要的操作键位增多,并且需要多个键位密切协调操作。对于电子设备上的这类键位,使用者需要快速反应操作才能带来良好的游戏体验效果,因手机屏幕尺寸所限及手指转换屏幕区域点击按压时间的限制,往往造成操作不及时影响游戏体验。现有技术中有通过连接匹配手机的键鼠外设的方式来提高操作,但因其造成游戏内部不平衡而受到游戏官方筛选匹配处理;目前市场上也有夹持于手机屏幕上的手游辅助触摸器,但是触屏效果仍旧不太理想,存在键位不易调节、夹持不稳、阻挡屏幕视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需直接触摸电子设备的屏幕即可随意调节操控屏幕上一个或多个控制键位的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避免了用户点击按压屏幕时阻挡视线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包括设有收纳空间的手柄,所述收纳空间用于与电子设备配合组装,还包括至少一个可卡接在手柄顶端任意位置的辅助操控结构,所述辅助操控结构包括卡接部、触屏部、操控部以及复位件,所述卡接部与手柄顶端连接,触屏部和操控部分别铰接在卡接部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复位件设置在卡接部内并与触屏部连接;所述操控部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可带动触屏部接触或远离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包括与手柄顶端连接的基座、从所述基座前后两端分别向下延伸的前端座以及后端座;所述触屏部包括连接杆以及设置在连接杆上的触屏件;所述操控部包括相互连接的联动杆和触摸杆;所述连接杆与前端座铰接,联动杆与后端座铰接,复位件的一端连接在前端座上、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杆上,所述联动杆可带动连接杆运动并在复位件的作用下使所述触屏件接触或远离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作为改进,所述手柄的顶端设有卡槽,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卡扣筋,所述卡扣筋与所述卡槽过盈配合。作为改进,所述手柄顶端的后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后端座在向下延伸的方向上设有定位插件,所述定位插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优选地,所述容纳腔内的前后两相对侧上分别设有格栅条,所述定位插件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与容纳腔内前后两相对侧上的格栅条相抵接。优选地,所述定位插件的前端面上设有插件凸起,所述容纳腔内前侧上的格栅条的底部形成斜面,所述插件凸起与斜面相抵紧。作为改进,所述辅助操控结构还包括可随意拔插的拨条,所述拨条可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与联动杆之间;所述拨条的安装可限制联动杆与连接杆之间的运动使所述触屏件保持接触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优选地,所述联动杆的上端面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拨条的下端面上设有向拨条内部凹陷的波浪结构;当所述拨条安装在连接杆与联动杆之间时,拨条的上端面与连接杆相抵紧,拨条的下端面上的所述波浪结构与联动杆上的所述定位凸起相配合固定。优选地,所述手柄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两侧的握持部,所述辅助操控结构的卡接部与基板的顶端连接;所述基板的顶部向前端延伸形成上安装座,基板的底部设有可上下伸缩的下安装座,所述上安装座与下安装座之间形成所述收纳空间。可选地,所述基板在所述上安装座的两侧上还分别设有辅助卡位,所述上安装座、辅助卡位与下安装座之间共同形成所述收纳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为手柄式结构,其设置了一个或多个可随意卡接在手柄顶端任意位置的辅助操控结构,即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非常快捷便利地将这些辅助操控结构的触屏部与电子设备屏幕上的任意控制键位相配合,无需直接触摸电子设备的屏幕即可随意调节操控屏幕上一个或多个控制键位,避免了用户点击按压屏幕时阻挡视线等问题,增加了用户对电子设备内游戏等程序的使用体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辅助操控结构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辅助操控结构的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手柄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的示意图之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手柄内部的部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辅助操控结构的示意图之三。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的示意图之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该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包括设有收纳空间的手柄10,收纳空间用于与电子设备配合组装,还包括至少一个可卡接在手柄10顶端任意位置的辅助操控结构20,辅助操控结构20包括卡接部21、触屏部22、操控部23以及复位件24,卡接部21与手柄10顶端连接,触屏部22和操控部23分别铰接在卡接部21的前端和后端,复位件24设置在卡接部21内并与触屏部22连接;操控部23在复位件24的作用下可带动触屏部22接触或远离电子设备的屏幕。需要说明的是,手柄10以用于组装电子设备的一面为前面,反之为后面;相应的部件所指方向与手柄10的方向一致。实际使用时,直接将电子设备安装在手柄10的收纳空间内,根据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辅助操控结构20卡接在手柄10顶端的任意位置,使辅助操控结构20的触屏部22对准电子设备屏幕上需要辅助替换的控制键位,即模拟手指触摸电子设备屏幕,完成安装。当按压操控部23时,触屏部22在操控部23的作用下接触电子设备的屏幕;当松开操控部23时,触屏部22在复位件24的作用下远离电子设备屏幕。可以理解的是,复位件24的伸缩运动方向应当与触屏部22接触或远离电子设备屏幕的方向相一致,且在通常的情况下,复位件24可以采用弹簧结构,制造及安装使用便捷。在现有电子设备如手机内安装的手游来看,一般设置有1-6个触摸键位,故在使用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与电子设备配合组装时,可根据位置需要采用1-6个辅助操控结构20。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触屏部22的延伸长度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进行设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为手柄式结构,其设置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包括设有收纳空间的手柄,所述收纳空间用于与电子设备配合组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可卡接在手柄顶端任意位置的辅助操控结构,所述辅助操控结构包括卡接部、触屏部、操控部以及复位件,所述卡接部与手柄顶端连接,触屏部和操控部分别铰接在卡接部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复位件设置在卡接部内并与触屏部连接;所述操控部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可带动触屏部接触或远离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包括设有收纳空间的手柄,所述收纳空间用于与电子设备配合组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可卡接在手柄顶端任意位置的辅助操控结构,所述辅助操控结构包括卡接部、触屏部、操控部以及复位件,所述卡接部与手柄顶端连接,触屏部和操控部分别铰接在卡接部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复位件设置在卡接部内并与触屏部连接;所述操控部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可带动触屏部接触或远离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与手柄顶端连接的基座、从所述基座前后两端分别向下延伸的前端座以及后端座;所述触屏部包括连接杆以及设置在连接杆上的触屏件;所述操控部包括相互连接的联动杆和触摸杆;所述连接杆与前端座铰接,联动杆与后端座铰接,复位件的一端连接在前端座上、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杆上,所述联动杆可带动连接杆运动并在复位件的作用下使所述触屏件接触或远离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顶端设有卡槽,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卡扣筋,所述卡扣筋与所述卡槽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顶端的后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后端座在向下延伸的方向上设有定位插件,所述定位插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前后两相对侧上分别设有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克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千幻世恒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