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层、保护壳体以及操控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33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层、保护壳体以及操控手柄,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该复合层包括第一柔性层和第二柔性层。第二柔性层与所述第一柔性层层叠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柔性层。本申请在利用第二柔性层起到增强操控手柄持握感的情况下,设置密度小于第二柔性层的第一柔性层,并使得第二柔性层覆盖在第一柔性层上,以使第一柔性层可替代部分第二柔性层,减轻了操控手柄的质量;在用户持握手柄时,第一柔性层因为低密度的特性还增强了操控手柄的持握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层、保护壳体以及操控手柄
本申请涉及智能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层、保护壳体以及操控手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游戏手柄上为了增强持握感,常在游戏手柄的表面包裹硅胶,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重量,产品过重会过快让用户产生疲劳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层、保护壳体以及操控手柄,旨在减轻操控手柄的重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层,用于操控手柄,其包括:第一柔性层;以及第二柔性层,与所述第一柔性层层叠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柔性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护壳体,用于操控手柄,其包括:壳体;第一柔性层,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覆盖设置;以及第二柔性层,在所述第一柔性层上覆盖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柔性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操控手柄,包括:第一壳体,其内设有容纳空间,其一侧设置有卡位,其上设置安装孔用于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滑动连接,设置有卡位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卡位配合形成安装位;功能件,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其部分结构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以及胶垫,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胶垫包括:第一柔性层,分别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上覆盖设置;以及第二柔性层,在所述第一柔性层上覆盖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柔性层。采用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在利用第二柔性层起到增强操控手柄持握感的情况下,设置密度小于第二柔性层的第一柔性层,并使得第二柔性层覆盖在第一柔性层上,以使第一柔性层可替代部分第二柔性层,减轻了操控手柄的质量;在用户持握手柄时,第一柔性层因为低密度的特性还增强了操控手柄的持握感。附图说明图1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操控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2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操控手柄的一视角图;图3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操控手柄的另一视角图;图4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操控手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操控手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操控手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胶垫的结构示意图;图8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胶垫的截面示意图;图9为图8中胶垫的部分结构A的放大示意图;图10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功能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2揭露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操控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层,用于操控手柄,其包括:第一柔性层;以及第二柔性层,与所述第一柔性层层叠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柔性层。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第一背胶层,所述第一背胶层、所述第一柔性层以及所述第二柔性层依次层叠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第一背胶层,所述第一柔性层、所述第一背胶层以及所述第二柔性层依次层叠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柔性层的边缘向所述第一柔性层的一侧延伸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层为泡棉,所述第二柔性层为硅胶。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保护壳体,用于操控手柄,其包括:壳体;第一柔性层,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覆盖设置;以及第二柔性层,在所述第一柔性层上覆盖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柔性层。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第一背胶层,所述第一背胶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柔性层在所述第一背胶层上覆盖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柔性层的边缘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覆盖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柔性层的边缘向所述第一柔性层的一侧延伸设置。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操控手柄,其包括:第一壳体,其内设有容纳空间,其一侧设置有卡位,其上设置安装孔用于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滑动连接,设置有卡位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卡位配合形成安装位;功能件,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其部分结构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以及胶垫,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胶垫包括:第一柔性层,分别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上覆盖设置;以及第二柔性层,在所述第一柔性层上覆盖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柔性层。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滑动并相互靠近。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弹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功能件包括: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按键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以及接口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置于所述安装孔内。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扳机键、摇杆键、快捷键和动作功能键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操控手柄,其包括:壳体,其内设有容纳空间,其上设置安装孔,用于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微动开关,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其上设置有触点;按键,置于所述安装孔内,用于按压所述触点;所述按键可被配置于按压所述触点至所述触点的安全极限位置;所述按键设置止位平面;以及限位件,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限位件设置止位骨,用于与所述止位平面配合阻止所述按键按压所述触点超过所述安全极限位置。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按键包括:按键主体,置于所述安装孔内,用于按压所述触点;所述按键主体可被配置于未按压所述触点的第一状态,可被配置于按压所述触点至所述触点的安全极限位置的第二状态;所述止位平面设置于所述按键主体上;以及复位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其被配置于驱使所述按键主体从所述第二状态移动至所述第一状态。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复位件为摆动条,所述摆动条自所述按键主体的一侧延伸设置,所述摆动条远离所述按键主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摆动条被配置于其弹性形变恢复原状的力驱使所述按键主体从所述第二状态移动至所述第一状态。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止位平面自所述按键主体远离所述摆动条的一侧延伸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按键主体远离所述摆动条的一侧,所述止位骨向所述止位平面一侧延伸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按键主体向所述触点的一侧凸伸设置按压块,用于按压所述触点。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操控手柄,其包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层,用于操控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柔性层;以及/n第二柔性层,与所述第一柔性层层叠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柔性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层,用于操控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柔性层;以及
第二柔性层,与所述第一柔性层层叠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柔性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背胶层,所述第一背胶层、所述第一柔性层以及所述第二柔性层依次层叠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背胶层,所述第一柔性层、所述第一背胶层以及所述第二柔性层依次层叠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层的边缘向所述第一柔性层的一侧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层为泡棉,所述第二柔性层为硅胶。


6.一种保护壳体,用于操控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第一柔性层,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覆盖设置;以及
第二柔性层,在所述第一柔性层上覆盖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柔性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背胶层,所述第一背胶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柔性层在所述第一背胶层上覆盖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保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层的边缘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覆盖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护壳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