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其包括:第一状态指示器件、第二状态指示器件、功率开关器件、信号开关S1以及限流电阻R1;第一状态指示器件、第二状态指示器件、限流电阻R1保持并联设置,并联关系的第一状态指示器件、第二状态指示器件、限流电阻R1整体地连接于信号开关S1的一端,第一状态指示器件和第二状态指示器件经功率开关器件连接至信号开关S1的另一端;信号开关S1断开时,功率开关器件使得第二状态指示器件所在的回路处于导通状态,信号开关S1闭合时,功率开关器件使得第一状态指示器件所在的回路处于导通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一个开关量信号控制两路LED在不同开关状态下无缝切换导通,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换电路,尤其涉及一种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子设备等的工作电路中,需要对开关的闭合状态进行指示。然而,为了满足上述指示的需求,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传感器实现信号的采集,该方式由于依赖传感器导致电路结构复杂,且也不便于电路的调试,并具有较高的成本。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其包括:第一状态指示器件、第二状态指示器件、功率开关器件、信号开关S1以及限流电阻R1;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器件、第二状态指示器件、限流电阻R1保持并联设置,并联关系的第一状态指示器件、第二状态指示器件、限流电阻R1整体地连接于所述信号开关S1的一端,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器件和第二状态指示器件经所述功率开关器件连接至所述信号开关S1的另一端;所述信号开关S1断开时,所述功率开关器件使得所述第二状态指示器件所在的回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信号开关S1闭合时,所述功率开关器件使得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器件所在的回路处于导通状态。作为本技术的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的改进,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器件和第二状态指示器件均为发光二极管。作为本技术的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的改进,所述功率开关器件为三极管。作为本技术的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的改进,所述三极管为NPN三极管。作为本技术的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的改进,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器件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二状态指示器件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信号开关S1的另一端。作为本技术的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的改进,所述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还包括限流电阻R3和R4,所述限流电阻R3串联于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器所在的回路,所述限流电阻R4串联于所述第二状态指示器件所在的回路。作为本技术的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的改进,所述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还包括限流电阻R2,所述限流电阻R2连接于所述限流电阻R1和第一状态指示器件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的改进,所述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还包括限流电阻R5,所述限流电阻R5连接于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器件和功率开关器件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的改进,所述信号开关S1为普通开关或继电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利用一个开关量信号控制两路LED在不同开关状态下无缝切换导通,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只需要一个开关量控制信号,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其包括:第一状态指示器件、第二状态指示器件、功率开关器件、信号开关以及限流电阻R1;第一状态指示器件、第二状态指示器件、限流电阻R1保持并联设置,并联关系的第一状态指示器件、第二状态指示器件、限流电阻R1整体地连接于信号开关的一端,第一状态指示器件和第二状态指示器件经功率开关器件连接至信号开关的另一端;信号开关断开时,功率开关器件使得第二状态指示器件所在的回路处于导通状态,信号开关闭合时,功率开关器件使得第一状态指示器件所在的回路处于导通状态。下面结合一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状态指示器件LED1、第二状态指示器件LED2、功率开关器件Q1、信号开关S1以及限流电阻R1。第一状态指示器件LED1、第二状态指示器件LED2、限流电阻R1保持并联设置,并联关系的第一状态指示器件LED1、第二状态指示器件LED2、限流电阻R1整体地连接于信号开关S1的一端,第一状态指示器件LED1和第二状态指示器件LED2经功率开关器件Q1连接至信号开关S1的另一端。信号开关S1断开时,功率开关器件Q1使得第二状态指示器件LED2所在的回路处于导通状态,信号开关S1闭合时,功率开关器件Q1使得第一状态指示器件LED1所在的回路处于导通状态。本实施例中,第一状态指示器件LED1和第二状态指示器件LED2均为发光二极管。功率开关器件Q1为三极管,且该三极管为NPN三极管。信号开关S1为普通开关或继电器或其他开关节点。此时,第一状态指示器件LED1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第二状态指示器件LED2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信号开关S1的另一端。此外,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还包括限流电阻R2~R5,限流电阻R3串联于第一状态指示器所在的回路,限流电阻R4串联于第二状态指示器件LED2所在的回路;限流电阻R2连接于限流电阻R1和第一状态指示器件LED1之间;限流电阻R5连接于第一状态指示器件LED1和功率开关器件Q1之间。从而,以Vdc=24V为例,当信号开关S1断开时,三极管Q1(Ib约1.1mA)导通进入饱和状态,LED2发光,LED1因三极管Q1的导通而被截至;当信号开关S1闭合时,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被拉低而关断,Vdc电压在限流电阻R2、限流电阻R3、LED1、信号开关S1形成回路,LED1导通发光;信号开关S1闭合时,因限流电阻R1阻值较大,流过其上的电流很小,功耗可以忽略不计。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利用一个开关量信号控制两路LED在不同开关状态下无缝切换导通,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只需要一个开关量控制信号,成本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状态指示器件、第二状态指示器件、功率开关器件、信号开关S1以及限流电阻R1;/n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器件、第二状态指示器件、限流电阻R1保持并联设置,并联关系的第一状态指示器件、第二状态指示器件、限流电阻R1整体地连接于所述信号开关S1的一端,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器件和第二状态指示器件经所述功率开关器件连接至所述信号开关S1的另一端;/n所述信号开关S1断开时,所述功率开关器件使得所述第二状态指示器件所在的回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信号开关S1闭合时,所述功率开关器件使得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器件所在的回路处于导通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状态指示器件、第二状态指示器件、功率开关器件、信号开关S1以及限流电阻R1;
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器件、第二状态指示器件、限流电阻R1保持并联设置,并联关系的第一状态指示器件、第二状态指示器件、限流电阻R1整体地连接于所述信号开关S1的一端,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器件和第二状态指示器件经所述功率开关器件连接至所述信号开关S1的另一端;
所述信号开关S1断开时,所述功率开关器件使得所述第二状态指示器件所在的回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信号开关S1闭合时,所述功率开关器件使得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器件所在的回路处于导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指示器件和第二状态指示器件均为发光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开关器件为三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状态显示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为NPN三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悦,丁仕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莱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