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力配电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端固定安装有遮雨板;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柜门;所述柜门上安装有控制面板和密码锁;所述柜门的右侧安装有风机;所述柜门内部设有一号散热机构和二号散热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安全,散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力配电柜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
,具体是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力配电柜。
技术介绍
在用配电过程中,常会用到配电柜,配电柜内使用的空气开关、继电器和接触器等电器元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尤其在夏季,若不进行散热,就会导致这些元器件故障频发;然而传统配电柜的散热效果较差,配电柜内部的热量过大会严重影响配电柜内部元件的正常运行,因此会影响配电柜对下级配电设备的正常配电,而且会加速配电柜的损耗,降低配电柜的使用寿命。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研究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力配电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力配电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力配电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端固定安装有遮雨板;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柜门;所述柜门上安装有控制面板和密码锁;所述柜门的右侧安装有风机;所述柜门内部设有一号散热机构和二号散热机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散热机构包括一号半导体制冷器;所述一号半导体制冷器包括冷端和热端;所述热端温度越低,冷端温度就越低;所述一号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伸入一号冷箱内部;所述一号冷箱通过一号冷却管连通一号热箱;所述一号冷却管上安装有一号水泵;所述一号冷箱和一号热箱通过一号回流管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散热机构包括二号半导体制冷器;所述二号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伸入二号冷箱内部;所述二号冷箱通过二号冷却管连通二号热箱;所述二号冷却管上安装有二号水泵;所述二号热箱与二号冷箱通过二号回流管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冷箱的底端安装有散热管;所述二号冷箱的顶端安装有二号散热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机包括滤棉网、风叶、换向机构、驱动电机和活性炭网;所述风叶通过轴连接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通过轴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活性炭网的内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内部底端安装有防潮板;所述防潮板内部安装有防潮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一号半导体制冷器、一号冷箱、一号水泵、一号冷却管和一号热箱设置,可以有效吸收装置内部左半部分电子元件散发的热量;通过二号热箱、二号水泵、二号冷却管和二号冷箱的设置,可以吸收装置内部右半部分的电子元件散发的热量;通过散热管和二号散热管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通过风叶、换向机构和驱动电机的设置,可以散发热量或对壳体内部进行换气;通过无线传输模块的设置,可以远程监控装置内部温度和湿度数据;通过防潮板的设置,可以防止潮湿控制对装置内部电子元件造成破坏。综上所述,本技术使用安全,散热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遮雨板,2-壳体,3-柜门,4-控制面板,5-密码锁,6-风机,7-一号半导体制冷器,8-一号冷箱,9-一号水泵,10-一号冷却管,11-一号热箱,12-散热管,13-温度传感器,14-二号热箱,15-二号冷却管,16-二号水泵,17-湿度传感器,18-二号冷箱,19-二号半导体制冷器,20-二号散热管,21-防潮板,22-滤棉网,23-风叶,24-换向机构,25-驱动电机,26-活性炭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力配电柜,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顶端固定安装有遮雨板1;所述壳体2的外表面设有柜门3;所述柜门3上安装有控制面板4和密码锁5;所述柜门3的右侧安装有风机6;所述柜门3内部设有一号散热机构和二号散热机构;所述一号散热机构吸收壳体2内部上半部分电子元件散发的热量;所述二号散热机构吸收壳体2内部下半部分的电子元件散发的热量。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散热机构包括一号半导体制冷器7;所述一号半导体制冷器7包括冷端和热端;所述热端温度越低,冷端温度就越低;所述一号半导体制冷器7的冷端伸入一号冷箱8内部;所述一号冷箱8通过一号冷却管10连通一号热箱11;所述一号冷却管10上安装有一号水泵9;所述一号冷箱8和一号热箱11通过一号回流管连通;通过一号半导体制冷器7、一号冷箱8、一号水泵9、一号冷却管10和一号热箱11设置,可以有效吸收装置内部左半部分电子元件散发的热量。进一步的,所述二号散热机构包括二号半导体制冷器19;所述二号半导体制冷器19的冷端伸入二号冷箱18内部;所述二号冷箱18通过二号冷却管15连通二号热箱14;所述二号冷却管15上安装有二号水泵16;所述二号热箱14与二号冷箱18通过二号回流管连通;通过二号热箱14、二号水泵16、二号冷却管15和二号冷箱18的设置,可以吸收装置内部右半部分的电子元件散发的热量。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冷箱8的底端安装有散热管12;所述二号冷箱18的顶端安装有二号散热管20;通过散热管12和二号散热管20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壳体2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3和湿度传感器17;通过温度传感器13和湿度传感器17精确检测装置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一步的,所述风机6包括滤棉网22、风叶23、换向机构24、驱动电机25和活性炭网26;所述风叶23通过轴连接换向机构24;所述换向机构24通过轴连接驱动电机25;所述驱动电机25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活性炭网26的内侧;通过滤棉网22和活性炭网26的设置,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壳体2内部;通过风叶23、换向机构24和驱动电机25的设置,可以散发热量或对壳体2内部进行换气。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4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控制面板4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13、风机6、湿度传感器17、一号水泵9和二号水泵16;通过无线传输模块的设置,可以远程监控装置内部温度和湿度数据。实施例2请参阅图2,所述壳体2内部底端安装有防潮板21;所述防潮板21内部安装有防潮珠;通过防潮板21的设置,可以防止潮湿控制对装置内部电子元件造成破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号半导体制冷器7、一号冷箱8、一号水泵9、一号冷却管10和一号热箱11设置,可以有效吸收装置内部左半部分电子元件散发的热量;通过二号热箱14、二号水泵16、二号冷却管15和二号冷箱18的设置,可以吸收装置内部右半部分的电子元件散发的热量;通过散热管12和二号散热管20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通过风叶23、换向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力配电柜,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顶端固定安装有遮雨板(1);所述壳体(2)的外表面设有柜门(3);所述柜门(3)上安装有控制面板(4)和密码锁(5);所述柜门(3)的右侧安装有风机(6);所述柜门(3)内部设有一号散热机构和二号散热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力配电柜,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顶端固定安装有遮雨板(1);所述壳体(2)的外表面设有柜门(3);所述柜门(3)上安装有控制面板(4)和密码锁(5);所述柜门(3)的右侧安装有风机(6);所述柜门(3)内部设有一号散热机构和二号散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电力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散热机构包括一号半导体制冷器(7);所述一号半导体制冷器(7)包括冷端和热端;所述热端温度越低,冷端温度就越低;所述一号半导体制冷器(7)的冷端伸入一号冷箱(8)内部;所述一号冷箱(8)通过一号冷却管(10)连通一号热箱(11);所述一号冷却管(10)上安装有一号水泵(9);所述一号冷箱(8)和一号热箱(11)通过一号回流管连通;所述二号散热机构包括二号半导体制冷器(19);所述二号半导体制冷器(19)的冷端伸入二号冷箱(18)内部;所述二号冷箱(18)通过二号冷却管(15)连通二号热箱(14);所述二号冷却管(15)上安装有二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玉柱,戚雨龙,苏兵,刘晓坤,钟超,
申请(专利权)人:阿坝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