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件自动压接设备
本技术涉及自动压接
,具体为一种组件自动压接设备。
技术介绍
现在电源线头部出理流程为,1.电源线头部剥芯线电源线;2.将组件放在定位模具内;3.将芯线穿入组件内;4.压接;5.将组件从模具内拿出;但是这种方式工序较多,手工加工时间较长,存在很多不稳定性,手工剥芯线长度不一,很难控制统一,而且剥芯线很容易伤断铜丝,组件放入模具内一定要放到位,否则压接容易出安全事故,芯线插入组件内,会产生飘丝现象,芯线插入组件内深度也不一致,容易产生瓶颈工序,生产效率较低,手工不稳定,容易产生报废,导致生产成本较高,操作时间较长,工人劳动强度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件自动压接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件自动压接设备,包括第一设备机台与第二设备机台,所述第二设备机台上设有伺服剥线机构、压接送线机构、夹线机构与压接机构;所述伺服剥线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设备机台上端右侧,所述伺服剥线机构下端设有与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件自动压接设备,包括第一设备机台(27)与第二设备机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机台(1)上设有伺服剥线机构(3)、压接送线机构(2)、夹线机构(5)与压接机构(4);/n所述伺服剥线机构(3)设置在所述第二设备机台(1)上端右侧,所述伺服剥线机构(3)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设备机台(1)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两侧对称设有第一直线滑轨,两个所述第一直线滑轨的上端设有安装架(17),两个所述第一直线滑轨的后端设有第一伺服电机(18),所述安装架(17)远离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8)的前端通过第五直线滑轨与刀片安装架连接,所述刀片安装架一侧设有刀片机构(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件自动压接设备,包括第一设备机台(27)与第二设备机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机台(1)上设有伺服剥线机构(3)、压接送线机构(2)、夹线机构(5)与压接机构(4);
所述伺服剥线机构(3)设置在所述第二设备机台(1)上端右侧,所述伺服剥线机构(3)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设备机台(1)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两侧对称设有第一直线滑轨,两个所述第一直线滑轨的上端设有安装架(17),两个所述第一直线滑轨的后端设有第一伺服电机(18),所述安装架(17)远离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8)的前端通过第五直线滑轨与刀片安装架连接,所述刀片安装架一侧设有刀片机构(15),所述刀片机构(15)的后端设有真空发生器(16),所述安装架(17)顶端设有第二伺服电机(1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4)下端设有与所述刀片机构(15)连接的丝杆;
所述压接送线机构(2)设置在所述伺服剥线机构(3)一侧,包括与所述第二设备机台(1)前端连接的第一气缸安装板,所述第一气缸安装板一侧对称设有第二直线滑轨,所述第二直线滑轨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缓冲机构(10)与第二缓冲机构(13),两个所述第二直线滑轨上设有移动板(11),所述移动板(11)下端设有第一气缸(12),所述移动板(11)远离所述第一气缸(12)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第三直线滑轨,所述第三直线滑轨上设有第二气缸安装板,所述第二气缸安装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气缸(8)与第三气缸(9),所述第二气缸安装板上端还设有夹线板(6),所述第三气缸(9)伸缩端与设置在所述夹线板(6)下方的T型连接件(7)一端连接;
所述夹线机构(5)设置在所述第二设备机台(1)远离所述伺服剥线机构(3)的左侧,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设备机台(1)上的第四气缸(26),所述第四气缸(26)顶端与第五气缸(25)连接,所述第五气缸(25)伸缩端与夹线气缸连接板连接,所述夹线气缸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五气缸(25)的另一端设有夹线气缸(24);
所述压接机构(4)设置于所述压接送线机构(2)与所述夹线机构(5)后端,所述压接机构(4)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设备机台(1)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邰杰,
申请(专利权)人:贸联电子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