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02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卧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卧贴连接器,为了提高卧贴连接器的安装便捷性,所述公座的前侧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卡扣,且公座的两侧位于中部位置处均开设有侧边卡槽,所述公座的上方嵌入设置有上排接线端子,所述上排接线端子的后侧嵌入设置有下排接线端子,所述下排焊接脚与上排焊接脚的外侧均套接卡合有定位卡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位卡扣与侧边卡槽的组合,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将母座与公座进行牢固的卡合处理,且在对卧贴连接器焊接过程中,通过相互对称排列的焊接端子,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焊接端子进行焊接处理,同时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焊接情况进行检查,避免出现漏焊、虚焊导致难以维修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贴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卧贴
,具体是一种卧贴连接器。
技术介绍
卧贴又称为排针,有万用连接器的美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仪表中的PCB电路板中,其作用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起到桥梁的功能,担负起电流或信号传输的任务,通常与排母配套使用,构成板对板连接,或与电子线束端子配套使用,构成板对线连接,亦可独立用于板与板连接,由于不同产品所需要的规格并不相同,因此排针也有多种型号规格,按其排一般分为:单排、双排、三排、四排,最多为四排。但是目前市场上关于卧贴式连接器存在着一些缺点,传统的卧贴连接器结构较为单一,无法紧固的与其相配套的母座进行卡合,且在对卧贴连接器焊接过程中,不便于工作人员对焊接情况进行检查处理。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卧贴连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贴连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贴连接器,包括公座,所述公座的前侧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卡扣,且公座的两侧位于中部位置处均开设有侧边卡槽,所述公座的上方嵌入设置有上排接线端子,所述上排接线端子的后侧嵌入设置有下排接线端子,且上排接线端子的端部设置有上排焊接脚,所述上排焊接脚的顶端设置有上排焊接端子,所述下排接线端子的端部设置有下排焊接脚,所述下排焊接脚的顶端设置有下排焊接端子,所述下排焊接脚与上排焊接脚的外侧均套接卡合有定位卡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公座采用硅胶材质构件,所述侧边卡槽为U形结构,所述定位卡扣的长度为公座长度的二分之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排接线端子与下排接线端子的数量均不少于七组,且上排接线端子与下排接线端子之间的间隔距离均相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排焊接脚与上排焊接脚均为折弯形结构,且下排焊接脚与上排焊接脚分别与下排接线端子和上排接线端子相互一一对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排焊接端子与下排焊接端子的结构相同,且上排焊接端子与下排焊接端子相对于定位卡座的水平中线相互对称排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卡座采用天然橡胶材质构件,且定位卡座的厚度不低于3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定位卡扣与侧边卡槽的组合,取代了传统母座直接套接卡合的形式,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将母座与公座进行牢固的卡合处理,同步的对接线端子进行紧密的连接处理,且在对卧贴连接器焊接过程中,通过相互对称排列的焊接端子,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焊接端子进行焊接处理,同时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焊接情况进行检查,避免出现漏焊、虚焊导致难以维修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卧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卧贴连接器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卧贴连接器后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卧贴连接器的平面图。图中:1、公座;2、定位卡扣;3、侧边卡槽;4、下排焊接脚;5、上排焊接脚;6、定位卡座;7、上排焊接端子;8、上排接线端子;9、下排接线端子;10、下排焊接端子。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卧贴连接器,包括公座1,公座1的前侧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卡扣2,且公座1的两侧位于中部位置处均开设有侧边卡槽3,公座1的上方嵌入设置有上排接线端子8,上排接线端子8的后侧嵌入设置有下排接线端子9,公座1采用硅胶材质构件,侧边卡槽3为U形结构,定位卡扣2的长度为公座1长度的二分之一,上排接线端子8与下排接线端子9的数量均不少于七组,且上排接线端子8与下排接线端子9之间的间隔距离均相同,在对与公座1相配套的母座进行组装时,将母座卡合在U形结构的侧边卡槽3内,同步的在定位卡扣2的扣接下,使母座与公座1进行牢固的套接卡合,进而使母座内部的金属触脚与上排接线端子8和下排接线端子9进行紧密的卡合连接,进一步的通过硅胶材质的公座1,在上排接线端子8和下排接线端子9工作过程中,能够对上排接线端子8和下排接线端子9产生的机械热进行快速吸附导出,确保卧贴连接器整体结构的长久使用寿命。上排接线端子8的端部设置有上排焊接脚5,上排焊接脚5的顶端设置有上排焊接端子7,下排接线端子9的端部设置有下排焊接脚4,下排焊接脚4的顶端设置有下排焊接端子10,下排焊接脚4与上排焊接脚5均为折弯形结构,且下排焊接脚4与上排焊接脚5分别与下排接线端子9和上排接线端子8相互一一对应,上排焊接端子7与下排焊接端子10的结构相同,且上排焊接端子7与下排焊接端子10相对于定位卡座6的水平中线相互对称排列,在将卧贴连接器焊接在PCB电路板时,折弯形结构的下排焊接脚4与上排焊接脚5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焊接空间,进而通过相互对称排列的上排焊接端子7与下排焊接端子10,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将卧贴连接器焊接在PCB电路板上,同时在焊接过程中,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焊接情况进行检查,避免出现漏焊、虚焊导致难以维修的情况。下排焊接脚4与上排焊接脚5的外侧均套接卡合有定位卡座6,定位卡座6采用天然橡胶材质构件,且定位卡座6的厚度不低于3mm,在卧贴连接器工作过程中,通过天然橡胶材质定位卡座6对下排焊接脚4与上排焊接脚5的套接保护,能够提高卧贴连接器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与牢固性,避免外界撞击导致的卧贴连接器连接松动、焊接破损的情况。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对与公座1相配套的母座进行组装时,将母座卡合在U形结构的侧边卡槽3内,同步的在定位卡扣2的扣接下,使母座与公座1进行牢固的套接卡合,进而使母座内部的金属触脚与上排接线端子8和下排接线端子9进行紧密的卡合连接,进一步的通过硅胶材质的公座1,在上排接线端子8和下排接线端子9工作过程中,能够对上排接线端子8和下排接线端子9产生的机械热进行快速吸附导出,确保卧贴连接器整体结构的长久使用寿命,在将卧贴连接器焊接在PCB电路板时,折弯形结构的下排焊接脚4与上排焊接脚5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焊接空间,进而通过相互对称排列的上排焊接端子7与下排焊接端子10,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将卧贴连接器焊接在PCB电路板上,同时在焊接过程中,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焊接情况进行检查,避免出现漏焊、虚焊导致难以维修的情况。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贴连接器,包括公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座(1)的前侧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卡扣(2),且公座(1)的两侧位于中部位置处均开设有侧边卡槽(3),所述公座(1)的上方嵌入设置有上排接线端子(8),所述上排接线端子(8)的后侧嵌入设置有下排接线端子(9),且上排接线端子(8)的端部设置有上排焊接脚(5),所述上排焊接脚(5)的顶端设置有上排焊接端子(7),所述下排接线端子(9)的端部设置有下排焊接脚(4),所述下排焊接脚(4)的顶端设置有下排焊接端子(10),所述下排焊接脚(4)与上排焊接脚(5)的外侧均套接卡合有定位卡座(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贴连接器,包括公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座(1)的前侧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卡扣(2),且公座(1)的两侧位于中部位置处均开设有侧边卡槽(3),所述公座(1)的上方嵌入设置有上排接线端子(8),所述上排接线端子(8)的后侧嵌入设置有下排接线端子(9),且上排接线端子(8)的端部设置有上排焊接脚(5),所述上排焊接脚(5)的顶端设置有上排焊接端子(7),所述下排接线端子(9)的端部设置有下排焊接脚(4),所述下排焊接脚(4)的顶端设置有下排焊接端子(10),所述下排焊接脚(4)与上排焊接脚(5)的外侧均套接卡合有定位卡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座(1)采用硅胶材质构件,所述侧边卡槽(3)为U形结构,所述定位卡扣(2)的长度为公座(1)长度的二分之一。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雷雷吴文华杨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精密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