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01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0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主体,所述接线端子主体包括上壳体和底座,所述上壳体和底座相互卡接以形成接线腔和过线孔;所述上壳体开设有可视窗口,所述可视窗口将所述接线腔与外界相通;以及由可透光材料制成且具有感温变色材料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可视窗口相卡接以将所述可视窗口封闭。所述接线端子内部情况能够被直观地观察,以提高产品的隐患排查效率,同时能够及时在温度过高时提出预警,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端子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电能传递、传输以及信号传输一般都是通过电缆实现的,而在电能、信号传输的起始点或者重点甚至某些中间点,往往就需要通过设备转接至电缆上。接线端子恰恰就是实现电气连接的配件产品,其主要用于电气设备或者电连接器的引线接入或者接出。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准,接线端子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其种类也是越来越多,其中广泛应用的有PCB板端子、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和弹簧端子等。然而,目前的接线端子大多采用快插式结构,当通过的电流过大时,此时内部端子的失效速度加剧,电阻不断增加,同时使得连接器内的温度不断升高,过高的温度不仅会影响连接效果,甚至会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此外,接线端子常常会发生接触不良、固定不良等安全隐患,而现有的接线端子结构无法通过肉眼检查接线端子内部的线缆连接情况,这就会大大增加隐患排查的时间,降低解决隐患的效率;另一方面,现有的接线端子并没有预警功能,只有在问题发生时才可被发现,此时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排查,又无法确定是哪个接线端子发生了问题,需要对其一一排查,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工作和排查效率。基于此,设计出一款新型的接线端子以解决上述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其中,所述接线端子内部情况能够被直观地观察,以提高产品的隐患排查效率。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其中,所述接线端子能够及时在温度过高时提出预警,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其中,所述接线端子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申请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其包括:接线端子主体,所述接线端子主体包括上壳体和底座,所述上壳体和底座相互卡接以形成接线腔和过线孔,线缆可通过所述过线孔进出所述接线腔;所述上壳体开设有可视窗口,所述可视窗口将所述接线腔与外界相通;由可透光材料制成的盖板,其中,所述盖板与所述可视窗口相卡接以将所述可视窗口封闭;接线件,所述接线件与所述底座固接,且自所述底座的内部穿插至外部。在上述接线端子中,所述上壳体的两侧设有卡槽,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扣,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卡槽内以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地卡接。在上述接线端子中,所述上壳体还设有自所述卡槽向下延伸的导块,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导块相匹配的导槽,所述导槽引导所述导块以辅助所述上壳体和所述底座相互配合。在上述接线端子中,两个所述过线孔形成于所述接线端子主体的两端,所述底座还具有两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自所述底座向上延伸且位于靠近过线孔的两端。在上述接线端子中,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柱和延伸臂,所述延伸臂自所述定位柱向外延伸。在上述接线端子中,还包括铜排,所述铜排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件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铜排通过所述定位件实现定位,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接线件相固接。在上述接线端子中,所述过线孔可拆卸地连接有挡板;当所述接线端子未被使用时,所述挡板将所述过线孔封闭;当使用所述接线端子时,所述挡板可被拆卸使得所述接线腔与外界相通。在上述接线端子中,所述底座还包括安装连接耳,所述安装连接耳分别被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四周,所述安装连接耳上开设有固定孔。在上述接线端子中,所述盖板还具有感温变色材料,当所述接线端子内温度达到感温变色材料的变色阈值时,所述盖板变色。在上述接线端子中,所述连接端子还包括:温度报警装置,所述温度报警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报警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接线腔内且与所述报警模块电连接;设定一阈值,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接线腔内温度达到该阈值时,所述报警模块发出警报并发光。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申请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附图说明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申请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并更容易理解,其中:图1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2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爆炸示意图。图3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中:1-接线端子主体;11-上壳体;12-底座;13-盖板;14-挡板;15-接线件;16-铜排;17-温度报警装置;100-可视窗口;101-接线腔;102-过线孔;111-卡槽;112-导块;121-卡扣;122-导槽;123-安装连接耳;124-定位件;161-定位孔;171-温度传感器;172-报警模块;1241-定位柱;1242-延伸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不限于字面的含义,而是仅由本专利技术人使用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申请。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所定义的限制本申请的目的而提供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虽然比如“第一”、“第二”等的序数将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在这里不限制那些组件。该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例如,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且同样地,第二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而不脱离技术构思的教导。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关联的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全部组合。在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实施例的目的且不意在限制。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例外。另外将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所述的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的存在或者附加。图1图示了根据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接线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主体1,所述接线端子主体1包括上壳体11和底座12,其中,所述上壳体11的两侧设有卡槽111,所述底座12的两端设有与所述卡槽111相匹配的卡扣121,所述卡扣121卡入所述卡槽111中以将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底座12卡接;当所述卡扣121与所述卡槽111卡接后,按压所述卡扣121即可将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底座12分离,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底座12通过此种可拆卸的方式进行固定,不仅使得所述接线端子主体1更加地牢固,避免出现晃动使得上壳体11脱落的情况,同时当所述接线端子出现故障时,只需要将所述接线端子主体1拆开维修更换损坏处即可,无需将所述接线端子整个更换,使得所述接线端子维修更加方便。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上壳体11还包括自所述卡槽111向下延伸的导块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线端子主体,所述接线端子主体包括上壳体和底座,所述上壳体和底座相互卡接以形成接线腔和过线孔;所述上壳体开设有可视窗口,所述可视窗口将所述接线腔与外界相通;/n由可透光材料制成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可视窗口相卡接以将所述可视窗口封闭;以及/n接线件,所述接线件与所述底座固接,且自所述底座的内部穿插至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线端子主体,所述接线端子主体包括上壳体和底座,所述上壳体和底座相互卡接以形成接线腔和过线孔;所述上壳体开设有可视窗口,所述可视窗口将所述接线腔与外界相通;
由可透光材料制成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可视窗口相卡接以将所述可视窗口封闭;以及
接线件,所述接线件与所述底座固接,且自所述底座的内部穿插至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两侧设有卡槽,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扣,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卡槽内以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地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还设有自所述卡槽向下延伸的导块,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导块相匹配的导槽,所述导槽引导所述导块以辅助所述上壳体和所述底座相互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过线孔形成于所述接线端子主体的两端,所述底座还具有两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自所述底座向上延伸且位于靠近过线孔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柱和延伸臂,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云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亚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