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框架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95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框架及电池模组,其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电池模组框架围设形成上下贯通的容置空间,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减重孔,所述侧板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加强翻边结构;相对设置的两个端板,两个所述端板分别位于侧板的两端,每一所述端板与两个所述侧板均采用第一螺纹连接件连接;加强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平行于所述端板且位于两个所述端板之间,所述加强板与两个所述侧板均采用第二螺纹连接件连接;每一所述端板背离所述加强板的一侧均设有加强拉横。电池模组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和电池模组框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框架及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框架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车载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在动力电池中,电池模组一般包括电池模组本体和用于封装电池模组本体的电池模组框架。电池模组框架能够对电池模组本体进行保护和支撑。在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框架一般包括底板、分别垂直焊接于底板相对两侧的两个侧板以及分别垂直焊接底板相对两端的两个端板。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框架具有如下弊端:(1)与电池模组贴合设置,导致电池模组散热效果不佳;(2)侧板、端板与底板为焊接方式,焊缝处的质量难以控制,导致电池模组框架不稳定;(3)电池模组较长时,侧板容易发生振动变形;(4)电池模组长时间工作后发热,容易导致电池模组框架膨胀变形。因此,亟需一种电池模组框架及电池模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框架,能够提高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和电池模组框架的稳定性。如上构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框架围设形成上下贯通的容置空间,包括:/n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1),所述侧板(1)上开设有减重孔(11),所述侧板(1)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加强翻边结构(12);/n相对设置的两个端板(2),两个所述端板(2)分别位于侧板(1)的两端,每一所述端板(2)与两个所述侧板(1)均采用第一螺纹连接件连接;/n加强板(3),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平行于所述端板(2)且位于两个所述端板(2)之间,所述加强板(3)与两个所述侧板(1)均采用第二螺纹连接件连接;/n每一所述端板(2)背离所述加强板(3)的一侧均设有加强拉横(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框架围设形成上下贯通的容置空间,包括:
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1),所述侧板(1)上开设有减重孔(11),所述侧板(1)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加强翻边结构(12);
相对设置的两个端板(2),两个所述端板(2)分别位于侧板(1)的两端,每一所述端板(2)与两个所述侧板(1)均采用第一螺纹连接件连接;
加强板(3),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平行于所述端板(2)且位于两个所述端板(2)之间,所述加强板(3)与两个所述侧板(1)均采用第二螺纹连接件连接;
每一所述端板(2)背离所述加强板(3)的一侧均设有加强拉横(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的下侧的所述加强翻边结构(12)背离所述容置空间,所述侧板(1)的下侧的所述加强翻边结构(12)上设置有固定孔(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为中空结构且所述中空结构内设有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2)的上侧设有支撑凸起板(22),所述支撑凸起板(22)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支撑凸起板(22)用于对电池模组本体和所述端板(2)之间的中间材料提供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涛李阳卢雨龙刘涛韩文刚王修远乔延涛卢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