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916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骨架、线圈、轭铁、衔铁和动簧片,线圈通过铁芯套装设置骨架上,骨架的一侧设置有与线圈连接导电的引线脚;衔铁和骨架之间形成有磁腔,线圈置于磁腔内;在轭铁的一侧安装有磁钢,磁钢置于磁腔内;轭铁和衔铁通过动簧片连接固定,并置于骨架的一侧;其中,动簧片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弧形部;动簧片还包括:弹片和折弯部,弹片置于弧形部之间,折弯部设置在第一连接部远离弧形部的一侧,折弯部的一端设置有动触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磁保持继电器能够保持衔铁与铁芯的吸合,内部结构简单,衔铁的吸合和复位灵敏度高,继电器的使用效果更佳和节省电力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继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目前现有的通用继电器包括基座、衔铁、铁芯、电磁线圈、复位件、静触头以及和衔铁一端联动的动触头,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会产生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衔铁会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现有的继电器由于在通电状态下才能对线圈产生磁场,一旦断开线圈两端的电流,很难长时间保持衔铁与铁芯的吸合,需要一直保持电流,对电力资源浪费较为严重;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1)、线圈(7)、轭铁(3)、衔铁(10)和动簧片(2),所述线圈(7)通过铁芯(8)套装设置所述骨架(1)上,所述骨架(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线圈(7)连接导电的引线脚(11);所述衔铁(10)和所述骨架(1)之间形成有磁腔(101),在所述轭铁(3)的一侧安装有磁钢(6),所述磁钢(6)和所述线圈(7)置于所述磁腔(101)内;所述轭铁(3)和所述衔铁(10)通过所述动簧片(2)连接固定,并置于所述骨架(1)的一侧;其中,所述动簧片(2)包括:第一连接部(201)、第二连接部(202)和弧形部(203),所述第一连接部(201)连接固定所述衔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1)、线圈(7)、轭铁(3)、衔铁(10)和动簧片(2),所述线圈(7)通过铁芯(8)套装设置所述骨架(1)上,所述骨架(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线圈(7)连接导电的引线脚(11);所述衔铁(10)和所述骨架(1)之间形成有磁腔(101),在所述轭铁(3)的一侧安装有磁钢(6),所述磁钢(6)和所述线圈(7)置于所述磁腔(101)内;所述轭铁(3)和所述衔铁(10)通过所述动簧片(2)连接固定,并置于所述骨架(1)的一侧;其中,所述动簧片(2)包括:第一连接部(201)、第二连接部(202)和弧形部(203),所述第一连接部(201)连接固定所述衔铁(10),所述第二连接部(202)连接固定所述轭铁(3),所述第一连接部(2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02)通过所述弧形部(203)连接;所述动簧片(2)还包括:弹片(205)和折弯部(204),所述弹片(205)置于所述弧形部(203)之间,所述折弯部(204)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01)远离所述弧形部(203)的一侧,所述折弯部(204)的一端设置有动触点(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8)靠近所述衔铁(10)的一侧设置有极靴(801),所述轭铁(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303),所述凹槽(303)与所述磁钢(6)的一侧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3)包括:第一安装部(301)和第二安装部(302),所述磁钢(6)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01)靠近所述线圈(7)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部(302)置于所述骨架(1)内,所述铁芯(8)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永祝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汇龙仓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