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高度卧式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197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高度卧式电磁继电器,包括静簧部分和底座;底座设有插装静簧片的插孔;静簧片包括大致相互平行的静触点连接部和静簧引出部以及一体弯折连接在静触点连接部的下端与静簧引出部的上端之间的过渡部;静簧引出部的上部呈间隙配合于底座的插孔中并使所述过渡部贴向底座的内表面以及使静触点与动触点对应配合,在过渡部的底面与底座的内表面之间还设有一定的空隙;所述静簧引出部的上部还向上延伸设有固定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能够在保证产品实现低高度的情况下,使静簧片的热量能够及时向产品的外部散发,以避免造成继电器内部的温升而影响继电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高度卧式电磁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低高度卧式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工业控制的机电元件。电磁继电器通常包括接触部分、磁路部分和底座,接触部分包括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当磁路部分工作时,通过磁路部分中的衔铁带动动簧部分动作,使动簧部分的动触点与静簧部分的静触点接触(即触点闭合)或分离(即触点断开)。现有技术的一种电磁继电器,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中,其要求是产品的整体高度要低,为了降低产品的整体高度,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方式是将磁路部分的线圈设计成卧式,并将静簧部分的静簧片设计成弯折而贴在底座的内表面(比如中国专利CN209434108U),这种设计方案虽然可以降低电磁继电器产品的整体高度,但是,这种结构的电磁继电器,由于静簧片通常都是通过紧配合方式插接在底座的安装孔中,并且直接贴紧在底座的内表面上,造成了继电器工作时,静簧片所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从而造成了继电器内部的温升,影响了继电器的正常工作;而在另一方面,为了降低整体高度,动、静触点相配合的位置十分靠近底座的内表面,这样,由动、静触点工作而产生的金属飞溅物就会在底座的内表面堆集,从而降低动、静触点断开时的爬电距离,影响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低高度卧式电磁继电器,通过结构改进,一方面,能够在保证产品实现低高度的情况下,使静簧片的热量能够及时向产品的外部散发,以避免造成继电器内部的温升而影响继电器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动、静触点断开时具有足够的爬电距离,从而保证继电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高度卧式电磁继电器,包括动簧部分、静簧部分、磁路部分和底座;所述磁路部分包括对应相配合的线圈、铁芯、轭铁和衔铁,所述线圈呈卧式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动簧部分包括动触点;所述静簧部分包括静簧片和固定于静簧片的静触点;所述底座设有插装静簧片的插孔;所述静簧片包括大致相互平行的静触点连接部和静簧引出部以及一体弯折连接在静触点连接部的下端与静簧引出部的上端之间的过渡部;所述静簧引出部的上部呈间隙配合于底座的插孔中并使所述过渡部贴向底座的内表面以及使静触点与动触点对应配合,在过渡部的底面与底座的内表面之间还设有一定的空隙,以利用所述空隙和所述间隙形成一个将静簧片所产生的热量排出底座外的排气通道;所述静簧引出部的上部还向上延伸设有固定部,以通过与底座的配合加强静簧片与底座的固定强度。所述动簧部分还包括动簧片;所述动触点固定于所述动簧片,所述动簧片还分别与轭铁、衔铁相连接。所述过渡部大致呈水平设置,在过渡部的底面与底座的内表面之间还设有凸块,以使得过渡部的底面与所述底座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的空隙。所述凸块为一体形成于所述过渡部的底面的向下凸伸的第一凸部。所述凸块为一体形成于所述底座的内表面的向上凸伸的第二凸部。所述底座的内表面中,在对应于所述静触点与动触点对应配合位置的下方,还设有一定面积的沉槽,以利用所述沉槽收纳动、静触点工作时产生的金属飞溅物,保证动、静触点断开时的爬电距离。所述静簧引出部的上部的宽度的两边分别向上延伸设有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外侧一边超过所述静簧引出部的宽度的侧边,以使固定部的底端相对于静簧引出部形成一个第一台阶,所述固定部的顶部向外侧设有第三凸部;所述底座的插孔的上方的对应于静簧片的固定部的位置处设有卡台,所述固定部的第三凸部的底面抵在所述底座的卡台上,所述固定部的第一台阶通过劈铆卡在所述底座的插孔的底端孔沿处。所述底座的插孔,在对应于所述静簧引出部的上部的宽度的两边还向上延伸至所述卡台;所述固定部的外侧还设有至少一个第四凸部,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第四凸部与所述底座的插孔在静簧片的宽度方向呈过盈配合。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固定部的交接位置设有缺口;所述过渡部向静触点连接部的方向延伸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形状为梯形。所述动簧片通过第一弯折部弯折成大致L型形状,所述动簧片的L型的一边与所述轭铁相固定,所述动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与所述衔铁相固定,并使所述衔铁配合在所述轭铁的刀口处,所述动触点固定于所述动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的末端;所述衔铁设有挂钩以钩挂在轭铁的刀口处;所述动簧片的L型的一边由第一弯折部向所述L型的一边的末端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动簧片的L型的一边和动簧片的L型的另一边还分别设有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所述通孔中还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处于第二弯折部至衔铁的挂钩在动簧片的L型的一边的投影位置的中间处。所述线圈包括线圈架和缠绕在线圈架的绕线窗口处的漆包线,所述铁芯配合在线圈架的通孔中;所述轭铁为大致L型形状,所述轭铁的L型的一边与所述动簧片的L型的一边相固定,并对应配合于线圈架的绕线窗口,所述轭铁的L型的另一边对应配合于线圈架的凸缘,所述轭铁的L型的另一边还延伸设有作为动簧引出端的插脚,所述插脚的上部插装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插脚的顶端设有折弯部以实现对线圈架的凸缘进行让位;所述插脚的顶端的两边设有第五凸部,第五凸部下面设有劈铆用的第二台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将静簧片的静簧引出部的上部呈一个单面间隙配合于底座的插孔中,并在静簧片的过渡部的底面与底座的内表面之间还设有一定的空隙,以利用所述空隙和所述间隙形成一个将静簧片所产生的热量排出底座外的排气通道;所述静簧引出部的上部还向上延伸设有固定部,以通过与底座的配合加强静簧片与底座的固定强度。本技术的这种结构,通过在静簧片与底座的内表面,以及静簧片与底座的插孔之间设置空隙和间隙,使得继电器内部的静簧片和动、静触点位置的热量,可以从底座内表面及插孔中的间隙散发到底座外,防止了继电器内部的温升而影响继电器的正常工作;而由于静簧片与底座的插孔之间是呈一个单面间隙配合,也就是说插孔的四个面中,只有三个面与静簧片相接触,这样,一方面会使得静簧片与底座的插孔之间的固定不牢靠,另一方面,会存在静簧片倾斜,进而出现动、静触点错位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静簧引出部的上部还向上延伸设有固定部,利用固定部与底座配合,加强了静簧片与底座的插孔之间的固定强度,同时,能防止静簧片歪斜。2、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底座的内表面中,在对应于所述静触点与动触点对应配合位置的下方,还设有一定面积的沉槽。本技术的这种结构,可以利用所述沉槽收纳动、静触点工作时产生的金属飞溅物,保证动、静触点断开时的爬电距离。3、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在静簧片的过渡部与静簧片的固定部的交接位置还设有缺口;并且在所述过渡部向静触点连接部的方向延伸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形状为梯形。本技术的这种结构,可以利用形成在静触点连接部的两边的缺口和过渡部的通孔来提高静簧片的柔性,在动静触点闭合时起缓冲吸合的作用,即缓冲触点的回跳;通孔设计成梯形,通孔两边的面积最大,可有效保证静簧片的载流的面积。由于中间过渡部与触点连接部连接位置中间开设梯形孔,使得中间过渡部与静簧引出部连接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高度卧式电磁继电器,包括动簧部分、静簧部分、磁路部分和底座;所述磁路部分包括对应相配合的线圈、铁芯、轭铁和衔铁,所述线圈呈卧式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动簧部分包括动触点;所述静簧部分包括静簧片和固定于静簧片的静触点;所述底座设有插装静簧片的插孔;所述静簧片包括大致相互平行的静触点连接部和静簧引出部以及一体弯折连接在静触点连接部的下端与静簧引出部的上端之间的过渡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簧引出部的上部呈间隙配合于底座的插孔中并使所述过渡部贴向底座的内表面以及使静触点与动触点对应配合,在过渡部的底面与底座的内表面之间还设有一定的空隙,以利用所述空隙和所述间隙形成一个将静簧片所产生的热量排出底座外的排气通道;所述静簧引出部的上部还向上延伸设有固定部,以通过与底座的配合加强静簧片与底座的固定强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高度卧式电磁继电器,包括动簧部分、静簧部分、磁路部分和底座;所述磁路部分包括对应相配合的线圈、铁芯、轭铁和衔铁,所述线圈呈卧式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动簧部分包括动触点;所述静簧部分包括静簧片和固定于静簧片的静触点;所述底座设有插装静簧片的插孔;所述静簧片包括大致相互平行的静触点连接部和静簧引出部以及一体弯折连接在静触点连接部的下端与静簧引出部的上端之间的过渡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簧引出部的上部呈间隙配合于底座的插孔中并使所述过渡部贴向底座的内表面以及使静触点与动触点对应配合,在过渡部的底面与底座的内表面之间还设有一定的空隙,以利用所述空隙和所述间隙形成一个将静簧片所产生的热量排出底座外的排气通道;所述静簧引出部的上部还向上延伸设有固定部,以通过与底座的配合加强静簧片与底座的固定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高度卧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部分还包括动簧片;所述动触点固定于所述动簧片,所述动簧片还分别与轭铁、衔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高度卧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大致呈水平设置,在过渡部的底面与底座的内表面之间还设有凸块,以使得过渡部的底面与所述底座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的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高度卧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为一体形成于所述过渡部的底面的向下凸伸的第一凸部;或者是,所述凸块为一体形成于所述底座的内表面的向上凸伸的第二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高度卧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表面中,在对应于所述静触点与动触点对应配合位置的下方,还设有一定面积的沉槽,以利用所述沉槽收纳动、静触点工作时产生的金属飞溅物,保证动、静触点断开时的爬电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低高度卧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簧引出部的上部的宽度的两边分别向上延伸设有一个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外侧一边超过所述静簧引出部的宽度的侧边,以使固定部的底端相对于静簧引出部形成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达彭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