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碳硫分析仪燃烧系统中载氧排尘和坩埚支撑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91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红外碳硫分析仪燃烧系统中载氧排尘和坩埚支撑的装置,包括:坩埚托、坩埚托盘和升降气缸杆。其特征在于:坩埚托和坩埚托盘之间为同锥体与锥孔联接,能确保坩埚在升降过程中不晃动,而且它们之间的取放也非常方便,只要插入即可。在坩埚托、坩埚托盘内设置有载氧通道和排尘通道,并且载氧通道在上面,排尘通道在下面,从而避免大部分粉尘窜入载氧管路而发生阻塞,使仪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红外碳硫分析仪燃烧系统,具体是指燃烧系统中的载氧、排尘和支撑坩埚三种功能合在一起的三合一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红外碳硫分析仪的燃烧系统中,需要将放置样品的坩埚支撑到燃烧炉的高频加热线圈部位,坩埚是放置在坩埚托上的,坩埚托通过坩埚托盘和升降气缸将放置样品的坩埚升至高频加热线圈部位。由于目前坩埚托与坩埚托盘之间采用螺纹联接,当驱动升降气缸时,它们之间易产生晃动,这样也就难以保证分析样品处于燃烧管正中,使样品燃烧充分均匀。另外燃烧系统中的载氧与排尘是通过坩埚托盘上的同一斜折通道再经与其联接的三通管进行的,载氧管与排尘管相通,粉尘容易窜入载氧气路,致使气路系统发生阻塞,从而使分析结果偏差甚至无法进行分析。而且上述的结构对具体操作也带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已有结构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氧排尘和支撑坩埚三种功能合一的装置。该装置使坩埚在升降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取放方便,同时可避免大部分粉尘不进入载氧气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装置包括坩埚托、坩埚托盘和升降气缸杆。其特征在于坩埚托由托体和底座通过胶接而成,其底座有一轴向锥孔,在轴向锥孔上面有一与轴向锥孔垂直的径向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碳硫分析仪燃烧系统中载氧排尘和坩埚支撑的装置,包括:坩埚托(1)、坩埚托盘(2)和升降气缸杆(3),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坩埚托(1)由托体(104)和底座(103)通过胶接而成,其底座(103)有一轴向锥孔(101),在轴向锥孔上面有一与轴向锥孔垂直的径向通孔(102),并二孔相通;    所说的坩埚托盘(2)为圆盘状的,其上面中心有一向上凸出的锥体(201),下面底部中心有一螺孔(202);锥体(201)中间开有一载氧通道(203)并向托盘侧面斜向延伸与一根金属管(205)密封焊接;在锥体(201)旁边开有一排尘通道(204)并向托盘侧面斜向延伸与另一根金属管(206)密封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珠朱艳张磊施学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德凯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