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86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膝关节假体,包括:胫骨平台,胫骨平台的上表面形成第一倾斜面;垫片平台,垫片平台安装于胫骨平台上并在胫骨平台上转动,垫片平台的下表面形成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贴合设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膝关节假体的灵活度差的问题。

knee joint prosthe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膝关节假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膝关节假体。
技术介绍
膝关节是下肢的主要关节,其结构和功能都是人体关节中最复杂的,同时,膝关节也是最容易受到病损的关节之一。膝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膝关节严重病变和畸形有效手段,成功的膝关节置换术可在长时间内显著地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保障下肢站立的稳定性和日常生活所需的关节活动功能。在相关技术中,膝关节假体植入人体后,膝关节运动过程中垫片平台和胫骨平台之间产生力矩作用,界面处会出现微动,导致垫片平台出现磨损,产生碎屑,引起骨溶解、假体下沉等并发症。并且,在膝关节假体植入患者体内后,由于垫片平台和股骨髁假体相互限制相对旋转运动,因此容易导致假体的灵活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膝关节假体,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膝关节假体的灵活度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膝关节假体,包括:胫骨平台,胫骨平台的上表面形成第一倾斜面;垫片平台,垫片平台安装于胫骨平台上并在胫骨平台上转动,垫片平台的下表面形成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贴合设置。进一步地,第一倾斜面较低的一端和第二倾斜面的较低的一端朝向膝关节的内侧。进一步地,第一倾斜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第二倾斜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对应设置,膝关节假体还包括滚珠,滚珠安装于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内。进一步地,滚珠呈圆锥状,滚珠的小径端朝向胫骨平台的中心位置。进一步地,垫片平台包括垫片本体和与垫片本体连接的连接平台,第二倾斜面位于连接平台的下表面,第二环形槽位于连接平台的下表面。进一步地,垫片本体和连接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一定位装置,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孔和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孔和第一定位柱中的一个设置于垫片本体上,另一个设置于连接平台上,第一定位柱和第一定位孔过渡配合。进一步地,胫骨平台和垫片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二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位于胫骨平台和垫片平台的中心,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第二定位孔和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和第二定位孔中的一个设置于胫骨平台上,另一个设置于垫片平台上,第二定位柱和第二定位孔插接配合。进一步地,垫片本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孔,连接平台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的周向上设置有筒体部,筒体部插入至第一安装孔中,第二安装孔形成第二定位孔。进一步地,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第二定位柱的外表面以及第二定位孔的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0.16μm。进一步地,胫骨平台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结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胫骨平台的上表面形成第一倾斜面,垫片平台的下表面形成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贴合设置,垫片平台能够在胫骨平台上转动。在膝关节假体植入人体后,随着膝关节的运动,垫片平台和胫骨平台转动,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能够相对转动,进而使得第二倾斜面的较低的一端朝向第一倾斜面的较高的一端转动。当停止运动后,垫片平台受到重力的作用,第二倾斜面能够沿着第一倾斜面转动,并恢复至初始状态。通过上述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膝关节假体的灵活度,并且能够有效地避免磨损,使用上述的膝关节假体能够提高患者的使用效果。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膝关节假体的灵活度差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膝关节假体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膝关节假体的主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的膝关节假体的剖视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的膝关节假体的胫骨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的胫骨平台的剖视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的膝关节假体的连接平台的剖视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1的膝关节假体的垫片本体的剖视示意图;以及图8示出了图1的膝关节假体的滚珠的主视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胫骨平台;11、第一倾斜面;111、第一倾斜面的较低的一端;112、第一环形槽;20、垫片平台;21、第二倾斜面;211、第二倾斜面的较低的一端;212、第二环形槽;22、垫片本体;221、第一安装孔;23、连接平台;231、筒体部;30、滚珠;40、第一定位装置;41、第一定位孔;42、第一定位柱;50、第二定位装置;51、第二定位孔;52、第二定位柱;60、定位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考虑到膝关节假体的运动形态,以使膝关节假体植入患者体内后,能够提高患者的本体感受,如图1、图4以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膝关节假体包括:胫骨平台10和垫片平台20。胫骨平台10的上表面形成第一倾斜面11。垫片平台20安装于胫骨平台10上并在胫骨平台10上转动,垫片平台20的下表面形成第二倾斜面21,第一倾斜面11和第二倾斜面21贴合设置。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胫骨平台10的上表面形成第一倾斜面11,垫片平台20的下表面形成第二倾斜面21,第一倾斜面11和第二倾斜面21贴合设置,垫片平台20能够在胫骨平台10上转动。在膝关节假体植入人体后,随着膝关节的运动,垫片平台20和胫骨平台10转动,第一倾斜面11和第二倾斜面21能够相对转动,进而使得第二倾斜面21的较低的一端朝向第一倾斜面11的较高的一端转动。当停止运动后,垫片平台20受到重力的作用,第二倾斜面21能够沿着第一倾斜面11转动,并恢复至初始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胫骨平台(10),所述胫骨平台(10)的上表面形成第一倾斜面(11);/n垫片平台(20),所述垫片平台(20)安装于所述胫骨平台(10)上并在所述胫骨平台(10)上转动,所述垫片平台(20)的下表面形成第二倾斜面(21),所述第一倾斜面(11)和所述第二倾斜面(21)贴合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胫骨平台(10),所述胫骨平台(10)的上表面形成第一倾斜面(11);
垫片平台(20),所述垫片平台(20)安装于所述胫骨平台(10)上并在所述胫骨平台(10)上转动,所述垫片平台(20)的下表面形成第二倾斜面(21),所述第一倾斜面(11)和所述第二倾斜面(21)贴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11)的较低的一端(111)和所述第二倾斜面(21)的较低的一端(211)朝向膝关节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11)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112),所述第二倾斜面(21)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212),所述第一环形槽(112)和所述第二环形槽(212)对应设置,所述膝关节假体还包括滚珠(30),所述滚珠(30)安装于所述第一环形槽(112)和所述第二环形槽(2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30)呈圆锥状,所述滚珠(30)的小径端朝向所述胫骨平台(10)的中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平台(20)包括垫片本体(22)和与所述垫片本体(22)连接的连接平台(23),所述第二倾斜面(21)位于所述连接平台(23)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环形槽(212)位于所述连接平台(23)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本体(22)和所述连接平台(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