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地铁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738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地铁闸机,其包括闸机、设置在闸机上的人脸识别屏以及设置在闸机上的闸门,所述闸机内开设有用以容纳人脸识别屏的收纳腔和动力腔,所述收纳腔的左右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之间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底部设置有驱动升降板升降的动力机构,动力机构设置在收纳腔和动力腔内,升降板通过安装座与人脸识别屏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人脸识别屏不使用时可对其进行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地铁闸机
本技术涉及地铁闸机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地铁闸机。
技术介绍
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铁闸机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用于管理地铁人流并规范地铁内乘客出入,地铁闸机是地铁的进口和出口必备的地铁设备,所有乘坐地铁的乘客都必须经过地铁闸机进入和离开。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随着人脸识别技术日益发展,地铁闸机也出现了通过人脸识别的地铁闸机系统。现有的人脸识别地铁闸机的人脸识别屏一般都是安装在闸机上表面,这种人脸识别屏不方便在不使用人脸识别屏时对其进行收纳,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地铁闸机,其优点是:在人脸识别屏不使用时可对其进行收纳。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地铁闸机,包括闸机(1)、设置在闸机(1)上的人脸识别屏(3)以及设置在闸机(1)上的闸门(11),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机(1)内开设有用以容纳人脸识别屏(3)的收纳腔(12)和动力腔(13),所述收纳腔(12)的左右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滑槽(121),两个第一滑槽(121)之间设置有升降板(4),升降板(4)的底部设置有驱动升降板(4)升降的动力机构(6),动力机构(6)设置在收纳腔(12)和动力腔(13)内,升降板(4)通过安装座(21)与人脸识别屏(3)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地铁闸机,包括闸机(1)、设置在闸机(1)上的人脸识别屏(3)以及设置在闸机(1)上的闸门(11),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机(1)内开设有用以容纳人脸识别屏(3)的收纳腔(12)和动力腔(13),所述收纳腔(12)的左右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滑槽(121),两个第一滑槽(121)之间设置有升降板(4),升降板(4)的底部设置有驱动升降板(4)升降的动力机构(6),动力机构(6)设置在收纳腔(12)和动力腔(13)内,升降板(4)通过安装座(21)与人脸识别屏(3)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地铁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腔(13)贯穿于收纳腔(12)左右两侧,所述动力机构(6)包括两个第二滑块(61)和两个气缸(62),第二滑块(61)与收纳腔(12)底壁为滑移连接,且第二滑块(61)与升降板(4)的侧壁之间通过连接杆(63)连接,且连接杆(6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块(61)和升降板(4)的侧壁铰接,两个连接杆(63)在升降板(4)收纳在收纳腔(12)内时呈X形设置,两个气缸(62)相互对称的分别设置在收纳腔(12)左右两侧的动力腔(13)内,气缸(62)的活塞杆的顶端与第二滑块(61)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进赟刘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启联恒通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