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临沂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绿原酸检测试纸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537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绿原酸检测试纸条,包括底板、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底板上,且样品垫的右端压置在金标垫的左端上部,金标垫的右端压置在硝酸纤维素膜的左端上部,吸水垫的左端压置在硝酸纤维素膜的右端上部,在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左右间隔分布的检测区和控制区,控制区内包被有羊抗鼠的IgG抗体,检测区内包被有绿原酸‑BSA偶联物,在金标垫上涂覆有胶体金标记的识别绿原酸的单克隆抗体。利用该测试纸条,能够简便快速地实现中药材内的绿原酸含量的高通量检测,继而对保障中药材质量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原酸检测试纸条
本技术涉及绿原酸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绿原酸检测试纸条。
技术介绍
绿原酸(Chlorogenicacid,CGA)是由咖啡酸和奎宁酸组成的酚酸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杀菌、心肌保护、抗血栓等多种药理活性。绿原酸存在于多种药用植物中,2015版《中国药典》中规定,以绿原酸含量作为金银花、山银花、杜仲叶、菊花、梅花、天山雪莲、石韦、苍耳子、忍冬藤、茵陈、蓍草等11味中药的质量控制指标性成分之一。因此,建立简便快速、高通量的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对保障以上中药材的质量,实现中药材质量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绿原酸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检测法、毛细管电泳检测法等,但上述方法均无法同时满足简单快速、高通量、现场检测的需求。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通量高、检测快速、成本低廉等特点,但酶免疫检测过程受环境影响明显,无法适用于实验室以外的药材种植基地或药材交易市场等场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原酸检测试纸条,利用该测试纸条,能够简便快速地实现中药材内的绿原酸含量的高通量检测,继而对保障中药材质量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绿原酸检测试纸条,包括底板、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所述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样品垫的右端压置在所述金标垫的左端上部,所述金标垫的右端压置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左端上部,所述吸水垫的左端压置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右端上部,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左右间隔分布的检测区和控制区,所述控制区内包被有羊抗鼠的IgG抗体,所述检测区内包被有绿原酸-BSA偶联物,在所述金标垫上涂覆有胶体金标记的识别绿原酸的单克隆抗体。优选地,所述控制区内羊抗鼠的IgG抗体浓度为1.0mgmL-1,所述检测区内绿原酸-BSA偶联物浓度为0.2mgmL-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区内羊抗鼠的IgG抗体和检测区内绿原酸-BSA偶联物的使用量均为1μLcm-1。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区与控制区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cm。进一步地,所述样品垫与所述金标垫之间的重叠长度为L1,0.1cm≤L1≤0.3cm,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与吸水垫之间的重叠长度为L2,0.1cm≤L2≤0.3cm。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PVC底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便利;金标垫上涂覆有胶体金标记的识别绿原酸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对绿原酸具有识别能力,从而实现中药材内绿原酸的快速检测。此外,试纸条检测操作简便,且检测结果肉眼即可辨读,不依赖于大型仪器设备和专门的操作人员,从而可以用于大量样本的高通量筛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中:1底板、2样品垫、3金标垫、4硝酸纤维素膜、5吸水垫、41检测区、42控制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一种绿原酸检测试纸条(如图2所示),包括底板1、样品垫2、金标垫3、硝酸纤维素膜4和吸水垫5,所述样品垫2、金标垫3、硝酸纤维素膜4和吸水垫5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样品垫2、金标垫3、硝酸纤维素膜4和吸水垫5均为试纸条领域内常用组合部件,故在此,对于上述组合部件的具体结构及采用原材料不再做详细描述,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底板1可为PVC底板,样品垫2的右端压置在所述金标垫3的左端上部,所述金标垫3的右端压置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4的左端上部,所述吸水垫5的左端压置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4的右端上部,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样品垫2与所述金标垫3之间的重叠长度为L1,0.1cm≤L1≤0.3cm,具体的,可将L1的值设置为0.2cm,所述硝酸纤维素膜4与吸水垫5之间的重叠长度为L2,0.1cm≤L2≤0.3cm,具体的,可将L2的值设置为0.2cm,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4上设置有左右间隔分布的检测区41和控制区4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检测区41与控制区4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cm,所述控制区42内包被有羊抗鼠的IgG抗体,具体的,所述控制区42内羊抗鼠的IgG抗体浓度为1.0mgmL-1,羊抗鼠的IgG抗体的使用量为1μLcm-1,所述检测区41内包被有绿原酸-BSA偶联物,检测区41内绿原酸-BSA偶联物浓度为0.2mgmL-1,绿原酸-BSA偶联物的使用量为1μLcm-1,在所述金标垫3上涂覆有胶体金标记的识别绿原酸的单克隆抗体。识别绿原酸的单克隆抗体的制作方法为:以绿原酸为半抗原通过活泼酯法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获得抗原绿原酸-BSA,通过对小鼠进行免疫,并进行后续细胞融合筛选,获得特异性识别绿原酸的单克隆抗体。将识别绿原酸的单克隆抗体利用胶体金标记后涂覆在金标垫3上的方法为:首先,利用碳酸钾将直径30nm的胶体金调到pH7.8,之后取80μL绿原酸单克隆抗体(1.0mgmL-1)加入到5mL配好的胶体金溶液中,搅拌混匀10min,加入200μL10%(w/v)的牛血清白蛋白(BSA),继续搅拌15min,8500rpm离心10min,去除上清,沉淀用1.0mLNa2HPO4-K2HPO4溶液(pH7.4,0.01M)溶液重新溶解,之后将金标垫3放入该溶液中充分吸收,25℃干燥过夜,继而得到能用应用在试纸条上的胶体金标记金标垫3。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肉眼观察控制区42和检测区41颜色强弱来判断试纸条的检测结果。本试纸条的检测原理是基于竞争酶联免疫技术,即样品中绿原酸含量越高,试纸条的检测区41显色越弱。当检测区41显色消失时,表明样品中的绿原酸含量已超出试纸条的最大检测范围,同时也说明样品中绿原酸含量较高。为便于对本试纸条检测指示范围进行分析,在此,利用本试纸条分别对0、10、20、50、100、200、400、600、800ngmL-1不同浓度梯度的绿原酸标准品进行测试,同时,为检测试纸条的特异性,将绿原酸结构类似物包括异绿原酸A(0、50、100、200、400、800、1600、3200ngmL-1)、隐绿原酸(1000ngmL-1)、新绿原酸(1000ngmL-1)、异绿原酸B(1000ngmL-1)、异绿原酸C(1000ngmL-1)、咖啡酸(1000ngmL-1)、奎宁酸(1000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原酸检测试纸条,包括底板、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所述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样品垫的右端压置在所述金标垫的左端上部,所述金标垫的右端压置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左端上部,所述吸水垫的左端压置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右端上部,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左右间隔分布的检测区和控制区,所述控制区内包被有羊抗鼠的IgG抗体,其特征是,所述检测区内包被有绿原酸-BSA偶联物,在所述金标垫上涂覆有胶体金标记的识别绿原酸的单克隆抗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原酸检测试纸条,包括底板、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所述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样品垫的右端压置在所述金标垫的左端上部,所述金标垫的右端压置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左端上部,所述吸水垫的左端压置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右端上部,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左右间隔分布的检测区和控制区,所述控制区内包被有羊抗鼠的IgG抗体,其特征是,所述检测区内包被有绿原酸-BSA偶联物,在所述金标垫上涂覆有胶体金标记的识别绿原酸的单克隆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原酸检测试纸条,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区内羊抗鼠的IgG抗体浓度为1.0mgmL-1,所述检测区内绿原酸-BSA偶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辛杰王振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