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临沂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木犀草苷检测试纸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537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木犀草苷检测试纸条,包括底板、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底板上,且样品垫的右端压置在金标垫的左端上部,金标垫的右端压置在硝酸纤维素膜的左端上部,吸水垫的左端压置在硝酸纤维素膜的右端上部,在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左右间隔分布的检测区和控制区,控制区内包被有羊抗鼠的IgG抗体,检测区内包被有木犀草苷‑BSA偶联物,在金标垫上涂覆有胶体金标记的识别木犀草苷的单克隆抗体。利用该测试纸条,能够简便快速地实现中药材内的木犀草苷含量的高通量检测,继而对保障中药材质量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犀草苷检测试纸条
本技术涉及木犀草苷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木犀草苷检测试纸条。
技术介绍
木犀草苷(Luteoloside)又名青兰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止咳、祛痰、平喘等多种功效,是重要的中药活性成分之一。2015版《中国药典》中规定,以木犀草苷作为中药金银花、菊花和锦灯笼3味中药材的质量评价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建立木犀草苷的快速检测方法对保障此类药材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较为常用的木犀草苷检测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为主,此外还有紫外检测法、近红外光谱检测法、毛细管电泳法、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法等,但以上方法均依赖仪器设备,且操作繁琐,不适用于实验室以外的药材种植基地或药材交易市场等场所,再者仪器检测通量较低,无法满足高通量快速筛选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犀草苷检测试纸条,利用该测试纸条,能够简便快速地实现中药材内的木犀草苷含量的高通量检测,继而对保障中药材质量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木犀草苷检测试纸条,包括底板、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所述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样品垫的右端压置在所述金标垫的左端上部,所述金标垫的右端压置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左端上部,所述吸水垫的左端压置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右端上部,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左右间隔分布的检测区和控制区,所述控制区内包被有羊抗鼠的IgG抗体,所述检测区内包被有木犀草苷-BSA偶联物,在所述金标垫上涂覆有胶体金标记的识别木犀草苷的单克隆抗体。优选地,所述控制区内羊抗鼠的IgG抗体浓度为1.0mgmL-1,所述检测区内木犀草苷-BSA偶联物浓度为2.0mgmL-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区内羊抗鼠的IgG抗体和检测区内木犀草苷-BSA偶联物的使用量均为1μLcm-1。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区与控制区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cm。进一步地,所述样品垫与所述金标垫之间的重叠长度为L1,0.1cm≤L1≤0.3cm,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与吸水垫之间的重叠长度为L2,0.1cm≤L2≤0.3cm。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PVC底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便利;金标垫上涂覆有胶体金标记的识别木犀草苷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对木犀草苷具有识别能力,从而实现中药材内木犀草苷的快速检测。此外,试纸条检测操作简便,且检测结果肉眼即可辨读,不依赖于大型仪器设备和专门的操作人员,从而可以用于大量样本的高通量筛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中:1底板、2样品垫、3金标垫、4硝酸纤维素膜、5吸水垫、41检测区、42控制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一种木犀草苷检测试纸条(如图2所示),包括底板1、样品垫2、金标垫3、硝酸纤维素膜4和吸水垫5,所述样品垫2、金标垫3、硝酸纤维素膜4和吸水垫5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样品垫2、金标垫3、硝酸纤维素膜4和吸水垫5均为试纸条领域内常用组合部件,故在此,对于上述组合部件的具体结构及采用原材料不再做详细描述,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底板1可为PVC底板,样品垫2的右端压置在所述金标垫3的左端上部,所述金标垫3的右端压置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4的左端上部,所述吸水垫5的左端压置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4的右端上部,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样品垫2与所述金标垫3之间的重叠长度为L1,0.1cm≤L1≤0.3cm,具体的,可将L1的值设置为0.2cm,所述硝酸纤维素膜4与吸水垫5之间的重叠长度为L2,0.1cm≤L2≤0.3cm,具体的,可将L2的值设置为0.2cm,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4上设置有左右间隔分布的检测区41和控制区4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检测区41与控制区4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cm,所述控制区42内包被有羊抗鼠的IgG抗体,具体的,所述控制区42内羊抗鼠的IgG抗体浓度为1.0mgmL-1,羊抗鼠的IgG抗体的使用量为1μLcm-1,所述检测区41内包被有木犀草苷-BSA偶联物,检测区41内木犀草苷-BSA偶联物浓度为2.0mgmL-1,木犀草苷-BSA偶联物的使用量为1μLcm-1,在所述金标垫3上涂覆有胶体金标记的识别木犀草苷的单克隆抗体。识别木犀草苷的单克隆抗体的制作方法为:以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酸苷为半抗原通过碳二亚胺法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获得抗原木犀草苷-BSA,通过对小鼠进行免疫,并进行后续细胞融合筛选,获得特异性识别木犀草苷的单克隆抗体。将识别木犀草苷的单克隆抗体利用胶体金标记后涂覆在金标垫3上的方法为:首先,利用碳酸钾将直径30nm的胶体金调到pH7.8,之后取80μL木犀草苷单克隆抗体(1.0mgmL-1)加入到5mL配好的胶体金溶液中,搅拌混匀10min,加入200μL10%(w/v)的牛血清白蛋白(BSA),继续搅拌15min,8500rpm离心10min,去除上清,沉淀用0.5mLNa2HPO4-K2HPO4溶液(pH7.4,0.01M)溶液重新溶解,之后将金标垫3放入该溶液中充分吸收,25℃干燥过夜,继而得到能用应用在试纸条上的胶体金标记金标垫3。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肉眼观察控制区42和检测区41颜色强弱来判断试纸条的检测结果。本试纸条的检测原理是基于竞争酶联免疫技术,即样品中木犀草苷含量越高,试纸条的检测区41显色越弱。当检测区41显色消失时,表明样品中的木犀草苷含量已超出试纸条的最大检测范围,同时也说明样品中木犀草苷含量较高。为便于对本试纸条检测指示范围进行分析,在此,利用本试纸条分别对0、25、50、100、200、400、600、800、1000ngmL-1不同浓度梯度的木犀草苷标准品进行测试,同时,为检测试纸条的特异性,将木犀草苷结构类似物包括木犀草素(1000ngmL-1)、槲皮素(1000ngmL-1)、芹菜素(1000ngmL-1)等进行了交叉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本试纸条对木犀草苷的指示范围为200~400ngmL-1;对木犀草素、槲皮素和芹菜素没有明显识别(浓度为1000ngmL-1时检测区仍未完全褪色)。为了验证本试纸条检测结果准确度,在此,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犀草苷检测试纸条,包括底板、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所述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样品垫的右端压置在所述金标垫的左端上部,所述金标垫的右端压置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左端上部,所述吸水垫的左端压置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右端上部,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左右间隔分布的检测区和控制区,所述控制区内包被有羊抗鼠的IgG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内包被有木犀草苷-BSA偶联物,在所述金标垫上涂覆有胶体金标记的识别木犀草苷的单克隆抗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犀草苷检测试纸条,包括底板、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所述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样品垫的右端压置在所述金标垫的左端上部,所述金标垫的右端压置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左端上部,所述吸水垫的左端压置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右端上部,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左右间隔分布的检测区和控制区,所述控制区内包被有羊抗鼠的IgG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内包被有木犀草苷-BSA偶联物,在所述金标垫上涂覆有胶体金标记的识别木犀草苷的单克隆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犀草苷检测试纸条,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区内羊抗鼠的IgG抗体浓度为1.0mgmL-1,所述检测区内木犀草苷-BSA偶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辛杰王振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