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耦合剂的集成串列式扫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49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带耦合剂的集成串列式扫查装置,结构包括机架和探头组成;机架上端部横向设置有储水管,储水管顶部设置有注水口,储水管底部设置有水阀,水阀与导流软管连接,机架底部横向设置有滑杆,滑杆一侧两端各设置一个侧轮,侧轮上安装设置有蝴蝶固定扣一调节探头在轨面位置并保持探头位置均衡,滑杆端部的纵向侧面安装有传感器插口,滑杆端部底面安装有传感器,探头包括四个探头分别是双晶直探头、后发单晶K1探头、前发单晶K1探头一、前发单晶K1探头二通过探头卡槽装置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固定安装在滑杆上,本设备体积小,能够进行现场检测,可以作为定期维护时的检测工具使用,可以实现多种工作模式对钢轨快速集成扫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耦合剂的集成串列式扫查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轨扫查架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带耦合剂的集成串列式扫查装置。
技术介绍
对钢轨焊缝内部的缺陷进行无损检测,对声束有较强反射且能有效接收的缺陷,反射式探伤即可检出;而对声束反射能量较弱或无反射、反射回波无法被探头有效接收类的缺陷只有利用穿透式检测才能检出,是现有技术需要提升的,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探伤质量和探伤效率,需要提升现有技术方案。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及时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带耦合剂的集成串列式扫查装置,本设备体积小,能够进行现场检测,可以作为定期维护时的检测工具使用,可以实现多种工作模式对钢轨快速集成扫查。本技术检测设备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带耦合剂的集成串列式扫查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机架和探头组成;机架上端部横向设置有储水管,储水管顶部设置有注水口,储水管底部设置有水阀,水阀与导流软管连接,机架底部横向设置有滑杆,滑杆一侧两端各设置一个侧轮,侧轮上安装设置有蝴蝶固定扣一调节探头在轨面位置并保持探头位置均衡,滑杆端部的纵向侧面安装有传感器插口,滑杆端部底面安装有传感器,滑杆两端部的底面安装有磁铁和滚珠,磁铁利用吸力固定机架,滚珠减少推行阻力。探头包括四个探头分别是双晶直探头、后发单晶K1探头、前发单晶K1探头一、前发单晶K1探头二通过探头卡槽装置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固定安装在滑杆上,每个探头上分别安装有探头插座,探头插座上设置有探头连线,滑杆上设置有传送带,滑杆一侧边上设置有手动转动转轮,用于控制调节移动探头在传送带上的移动,前发单晶K1探头二带有蝴蝶固定扣二用于穿透式检测时固定探头,前发单晶K1探头一带有入射点指针配合安装在滑杆侧边上的刻度标尺一确定伤损位置,作为优选,双晶直探头、后发单晶K1探头固定,前发单晶K1探头一、前发单晶K1探头二通过传送带间距由近向远或由远向近移动,前发单晶K1探头二与后发单晶K1探头间距两倍轨高时,前发单晶K1探头二应能固定做穿透式使用。作为优选,所述储水管用于存储耦合水,将清洁耦合水通过注水口灌入储水管,利用探头连线将机架探头与显示器相连接,将机架放置钢轨轨踏面,调节侧轮上的蝴蝶固定扣使探头处于轨面的正中心,固定侧轮;通过水阀调节好耦合水的水量,手持推行把手,利用底部滚珠滚动原理推行机架,使用双晶0度探头、单晶K1探头对焊缝作单探头反射式检测;将机架刻度标尺零对准焊缝,利用底部的磁铁吸力固定机架,通过手动转动转轮,利用传送带来回移动探头,对焊缝作双探头串列反射式检测;转动转轮,利用传送带移动探头,当靠近转轮一端的两个探头相距两倍轨高时,利用探头上的蝴蝶固定扣固定探头,手持推行把手,利用底部滚珠滚动原理推行机架,对焊缝作双探头穿透式检测。发现异常时,可通过机架上的刻度标尺配合探头入射点指针确定伤损位置,有B超显示的设备可利用连线通过传感器插口使显示器与传感器相连接,以达到B超图形显示的目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在探头可灵活安装固定至扫查架上,间距固定时做穿透式检测,两只探头同步移动时做斜探头串列反射式检测、斜探头单收发反射检测、0度直探头在扫查架推行过程中做反射式检测;扫查架长短适宜,方便携带;扫查架两面自带刻度线,方便伤损定位;扫查架自带对中装置(侧轮),方便探头移动时始终处于轨墙中心线上;扫查架自带储水器,通过水阀开关在探头移动过程中实时给水耦合。扫查架探头为可拆卸式,方便维修更换。探头连接仪器插座均为Q9型插座,适用通用仪或SDW-900A仪器。同时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且简单,易于实现,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轴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仰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自带耦合剂的集成串列式扫查装置,具体实施过程中,结构包括机架和探头组成;机架上端部横向设置有储水管(1),储水管(1)顶部设置有注水口(2),储水管(1)底部设置有水阀(3),水阀(3)与导流软管(4)连接,机架底部横向设置有滑杆(5),滑杆(5)一侧两端各设置一个侧轮(6),侧轮(6)上安装设置有蝴蝶固定扣一(7)调节探头在轨面位置并保持探头位置均衡,滑杆(5)端部的纵向侧面安装有传感器插口(8),滑杆(5)端部底面安装有传感器(9),滑杆(5)两端部的底面安装有磁铁(10)和滚珠(11),磁铁(10)利用吸力固定机架,滚珠(11)减少推行阻力。具体实施过程中:探头包括四个探头分别是双晶直探头(12)、后发单晶K1探头(13)、前发单晶K1探头一(14)、前发单晶K1探头二(15)通过探头卡槽装置(16)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固定安装在滑杆(5)上,每个探头上分别安装有探头插座(17),探头插座(17)上设置有探头连线(18),滑杆(5)上设置有传送带(19),滑杆(5)一侧边上设置有手动转动转轮(20),用于控制调节移动探头在传送带(19)上的移动,前发单晶K1探头二(15)带有蝴蝶固定扣二(21)用于穿透式检测时固定探头,前发单晶K1探头一(14)带有入射点指针(22)配合安装在滑杆(5)侧边上的刻度标尺一(23)确定伤损位置,具体实施过程中:双晶直探头(12)、后发单晶K1探头(13)固定,前发单晶K1探头一(14)、前发单晶K1探头二(15)通过传送带(19)间距由近向远或由远向近移动,前发单晶K1探头二(15)与后发单晶K1探头(13)间距两倍轨高时,前发单晶K1探头二(15)应能固定做穿透式使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储水管用于存储耦合水,将清洁耦合水通过注水口灌入储水管,利用探头连线将机架探头与显示器相连接,将机架放置钢轨轨踏面,调节侧轮上的蝴蝶固定扣使探头处于轨面的正中心,固定侧轮;通过水阀调节好耦合水的水量,手持推行把手,利用底部滚珠滚动原理推行机架,使用双晶0度探头、单晶K1探头对焊缝作单探头反射式检测;将机架刻度标尺零对准焊缝,利用底部的磁铁吸力固定机架,通过手动转动转轮,利用传送带来回移动探头,对焊缝作双探头串列反射式检测;转动转轮,利用传送带移动探头,当靠近转轮一端的两个探头相距两倍轨高时,利用探头上的蝴蝶固定扣固定探头,手持推行把手,利用底部滚珠滚动原理推行机架,对焊缝作双探头穿透式检测。发现异常时,可通过机架上的刻度标尺配合探头入射点指针确定伤损位置,有B超显示的设备可利用连线通过传感器插口使显示器与传感器相连接,以达到B超图形显示的目的。同时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且简单,易于实现,适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带耦合剂的集成串列式扫查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机架和探头组成;机架上端部横向设置有储水管,储水管顶部设置有注水口,储水管底部设置有水阀,水阀与导流软管连接,机架底部横向设置有滑杆,滑杆一侧两端各设置一个侧轮,侧轮上安装设置有蝴蝶固定扣一调节探头在轨面位置并保持探头位置均衡,滑杆端部的纵向侧面安装有传感器插口,滑杆端部底面安装有传感器,滑杆两端部的底面安装有磁铁和滚珠,/n探头包括四个探头分别是双晶直探头、后发单晶K1探头、前发单晶K1探头一、前发单晶K1探头二通过探头卡槽装置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固定安装在滑杆上,每个探头上分别安装有探头插座,探头插座上设置有探头连线,滑杆上设置有传送带,滑杆一侧边上设置有手动转动转轮,用于控制调节移动探头在传送带上的移动,前发单晶K1探头二带有蝴蝶固定扣二用于穿透式检测时固定探头,前发单晶K1探头一带有入射点指针配合安装在滑杆侧边上的刻度标尺一确定伤损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耦合剂的集成串列式扫查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机架和探头组成;机架上端部横向设置有储水管,储水管顶部设置有注水口,储水管底部设置有水阀,水阀与导流软管连接,机架底部横向设置有滑杆,滑杆一侧两端各设置一个侧轮,侧轮上安装设置有蝴蝶固定扣一调节探头在轨面位置并保持探头位置均衡,滑杆端部的纵向侧面安装有传感器插口,滑杆端部底面安装有传感器,滑杆两端部的底面安装有磁铁和滚珠,
探头包括四个探头分别是双晶直探头、后发单晶K1探头、前发单晶K1探头一、前发单晶K1探头二通过探头卡槽装置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固定安装在滑杆上,每个探头上分别安装有探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文赵爱生郭宏广黄涛郑浩倪国华崔凯李辰捷李宁利郭大军申昱朝马向明马瑞锋党新胜孙阳阳龙亚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工务段宁夏天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