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杜仲枝、杏鲍菇废菌料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614272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杜仲枝、杏鲍菇废菌料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配方,包括杜仲枝木屑35%、富硒杏鲍菇废菌料30%、桦栎木木屑20%、麸皮12%、石膏粉1%和玉米粉2%,所述栽培基质中还包括酥梨果渣、棉皮渣料、菇耳壮和浓度为97%的亚硒酸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基质含硒和外源补硒二种硒来源途径,利用中药杜仲废弃枝条与工厂化富硒杏鲍菇出菇后废菌料配比为主料,定量添加外源硒元素,并添加酥梨果渣和棉皮渣料补充纤维、糖分和微量元素,缓慢释放蛋白质等营养,并提高基质透气性和保水率,制备成的基质栽培富硒猴头菇,所获得的猴头菇产品营养成分较优,成品品质高,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杜仲枝、杏鲍菇废菌料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配方
本专利技术涉及猴头菇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杜仲枝、杏鲍菇废菌料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配方。
技术介绍
杜仲为多年生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经济树种,是珍贵的木本中药材,广泛分布于中国秦岭南部于大巴山之间的秦巴山区,尤其秦巴腹地陕南安康境内区域生长量较大。杜仲枝是植株修剪后的剩余废弃物,经检测蛋白质含量5.56g/100g,碳水化合物80g/100g,粗纤维1.3%,营养成分丰富,重金属汞、砷、铅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量值以下,是发展食用菌生产中一种替代传统栎木木屑原料的上乘原料资源。硒是一种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微量元素,人体缺硒可引起某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失调,导致许多严重疾病的发生。植物性原料是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原料来源,仅依赖植物中含有的天然有机硒难以保证食用菌产品中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的水平,必须通过外源硒元素定量添加补充到栽培基质中,经食用菌生长过程中生物转化吸收,以提高食用菌产品有机硒含量。猴头菇属药、食兼用型真菌,既是营养丰富的珍稀名贵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贵重中药材,已载入我国中药药典。现代研究表明,猴头菇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降胆固醇、保肝、健胃、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养生保健作用。猴头菇的提取物在医学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现有猴头菇食用菌生产的基质来源成本较高,且产出比不理想。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杜仲枝、杏鲍菇废菌料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配方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杜仲枝、杏鲍菇废菌料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配方,通过采用基质含硒和外源补硒二种硒来源途径,利用中药杜仲废弃枝条与工厂化富硒杏鲍菇出菇后废菌料配比为主料,定量添加外源硒元素,并添加酥梨果渣和棉皮渣料补充纤维、糖分和微量元素,缓慢释放蛋白质等营养,并提高基质透气性和保水率,制备成的基质栽培富硒猴头菇,所获得的猴头菇产品营养成分较优,成品品质高,便于推广使用,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杜仲枝、杏鲍菇废菌料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配方,所述栽培基质主料按重量比计包括:杜仲枝木屑35%、富硒杏鲍菇废菌料30%、桦栎木木屑20%、麸皮12%、石膏粉1%和玉米粉2%,所述栽培基质中还包括酥梨果渣、棉皮渣料、菇耳壮和浓度为97%的亚硒酸钠,所述酥梨果渣、棉皮渣料、菇耳壮和亚硒酸钠在栽培基质主料中的含量比分别设置为80-100g/kg、150-200g/kg、0.8g/kg和0.008g/kg。优选的,所述杜仲枝木屑和富硒杏鲍菇废菌料和桦栎木木屑的颗粒直径均值设置为0.6cm,所述麸皮和棉皮渣料的颗粒直径均值设置为0.4cm,所述酥梨果渣的颗粒直径均值设置为0.1cm。优选的,所述富硒杏鲍菇废菌料设置为富硒杏鲍菇栽培生产后剩余基质,且采用基质中硒含量大于0.5mg/kg的剩余基质。优选的,所述酥梨果渣设置为酥梨榨汁后剩余基质,该基质包括酥梨皮、梨渣和梨核,将酥梨榨汁后的剩余基质风干后高温灭菌并破碎成颗粒状。优选的,富硒杏鲍菇废菌料为富硒杏鲍菇废菌袋通过食用菌专用料袋分离粉碎机破袋并剔除塑料膜,将内部废菌基质粉碎获得富硒杏鲍菇废菌料。一种基于杜仲枝、杏鲍菇废菌料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制备和栽培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步骤一:按比例称取杜仲枝木屑、富硒杏鲍菇废菌料、桦栎木木屑、麸皮、石膏粉和玉米粉,并计算栽培基质主料总重,根据栽培基质主料总重根据含量比取酥梨果渣、棉皮渣料、菇耳壮和亚硒酸钠,备用;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准备的杜仲枝木屑、富硒杏鲍菇废菌料、桦栎木木屑、麸皮、石膏粉、玉米粉、酥梨果渣和棉皮渣料混合,并充分搅拌均匀,作为培养料基质;步骤三:将干拌好的培养料加入菇耳壮和亚硒酸钠,并加水充分湿拌,混合均匀后将混料装入规格为15cm*55cm*0.05cm聚乙烯塑料袋中,不同配比培养料装袋间清理拌料设备,装袋后袋口套盖专用无棉盖体,制成菌袋基质;步骤四:采用高压蒸汽法灭菌,冷却至常温后进行打孔接种,将猴头菇菌种接入菌袋基质内部,设施化钢管塑料大棚进行发菌管理和层架式出菇,在子实体八成熟采收,采收三潮菇。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杜仲枝木屑和桦栎木木屑均采用新鲜的杜仲枝枝条和桦栎枝条加工,破碎后将碎料陈化30d,备用。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亚硒酸钠添加时先用温水将亚硒酸钠晶体化开倒入大塑料桶内,后用高压喷雾设备将硒液喷洒入干料内,再将干料充分搅拌。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高压灭菌条件为灭菌仓100℃环境下常压灭菌15~18h。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培育过程中菌袋基质含水率保持在65%,酸碱值保持在pH5-6,棚体生长室温保持在22-25℃,生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出菇温度控制在18-20℃,出菇空气相对湿度85-9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采用基质含硒和外源补硒二种硒来源途径,利用中药杜仲废弃枝条与工厂化富硒杏鲍菇出菇后废菌料配比为主料,定量添加外源硒元素,并添加酥梨果渣和棉皮渣料补充纤维、糖分和微量元素,缓慢释放蛋白质等营养,并提高基质透气性和保水率,制备成的基质栽培富硒猴头菇,所获得的猴头菇产品营养成分较优,成品品质高,便于推广使用;2、通过利用中药材废弃生物资源、富硒食用菌生产后剩余基质和农作物生产余料与传统食用菌原料配比为主料栽培猴头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应用推广的实用性强,对优化食用菌品种结构、开发高值化食用菌产品及加工制品,加快安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可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减少资源浪费,具有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杜仲枝、杏鲍菇废菌料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配方,所述栽培基质主料按重量比计包括:杜仲枝木屑35%、富硒杏鲍菇废菌料30%、桦栎木木屑20%、麸皮12%、石膏粉1%和玉米粉2%,所述栽培基质中还包括酥梨果渣、棉皮渣料、菇耳壮和浓度为97%的亚硒酸钠,所述酥梨果渣、棉皮渣料、菇耳壮和亚硒酸钠在栽培基质主料中的含量比分别设置为80-100g/kg、150-200g/kg、0.8g/kg和0.008g/kg。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杜仲枝木屑和富硒杏鲍菇废菌料和桦栎木木屑的颗粒直径均值设置为0.6cm,所述麸皮和棉皮渣料的颗粒直径均值设置为0.4cm,所述酥梨果渣的颗粒直径均值设置为0.1cm。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富硒杏鲍菇废菌料设置为富硒杏鲍菇栽培生产后剩余基质,且采用基质中硒含量大于0.5mg/kg的剩余基质。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酥梨果渣设置为酥梨榨汁后剩余基质,该基质包括酥梨皮、梨渣和梨核,将酥梨榨汁后的剩余基质风干后高温灭菌并破碎成颗粒状。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富硒杏鲍菇废菌料为富硒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杜仲枝、杏鲍菇废菌料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主料按重量比计包括:杜仲枝木屑35%、富硒杏鲍菇废菌料30%、桦栎木木屑20%、麸皮12%、石膏粉1%和玉米粉2%,所述栽培基质中还包括酥梨果渣、棉皮渣料、菇耳壮和浓度为97%的亚硒酸钠,所述酥梨果渣、棉皮渣料、菇耳壮和亚硒酸钠在栽培基质主料中的含量比分别设置为80-100g/kg、150-200g/kg、0.8g/kg和0.008g/kg。/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杜仲枝、杏鲍菇废菌料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主料按重量比计包括:杜仲枝木屑35%、富硒杏鲍菇废菌料30%、桦栎木木屑20%、麸皮12%、石膏粉1%和玉米粉2%,所述栽培基质中还包括酥梨果渣、棉皮渣料、菇耳壮和浓度为97%的亚硒酸钠,所述酥梨果渣、棉皮渣料、菇耳壮和亚硒酸钠在栽培基质主料中的含量比分别设置为80-100g/kg、150-200g/kg、0.8g/kg和0.008g/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杜仲枝、杏鲍菇废菌料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杜仲枝木屑和富硒杏鲍菇废菌料和桦栎木木屑的颗粒直径均值设置为0.6cm,所述麸皮和棉皮渣料的颗粒直径均值设置为0.4cm,所述酥梨果渣的颗粒直径均值设置为0.1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杜仲枝、杏鲍菇废菌料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杏鲍菇废菌料设置为富硒杏鲍菇栽培生产后剩余基质,且采用基质中硒含量大于0.5mg/kg的剩余基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杜仲枝、杏鲍菇废菌料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酥梨果渣设置为酥梨榨汁后剩余基质,该基质包括酥梨皮、梨渣和梨核,将酥梨榨汁后的剩余基质风干后高温灭菌并破碎成颗粒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杜仲枝、杏鲍菇废菌料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配方,其特征在于:富硒杏鲍菇废菌料为富硒杏鲍菇废菌袋通过食用菌专用料袋分离粉碎机破袋并剔除塑料膜,将内部废菌基质粉碎获得富硒杏鲍菇废菌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杜仲枝、杏鲍菇废菌料栽培富硒猴头菇的基质制备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按比例称取杜仲枝木屑、富硒杏鲍菇废菌料、桦栎木木屑、麸皮、石膏粉和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张园园江新华韩宝康李悦胡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