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水取样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005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钢水取样杯。它包含有一个外侧焊上把手的筒体,筒体内腔为上大下小的倒圆锥台形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高钢样取成率,减少钢渣等对钢样污染,提高钢样成分的分析准确度。(*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铁冶金中炼钢精炼及连铸用的钢水取样杯。目前在炼钢的精炼及连铸中,用于钢水取样的是直筒型钢质取样杯,上部一般敞开不加盖或加纸盖,外侧焊上把手。在精炼工位用这种取样杯垂直压入钢包,穿过炉渣层进入钢水,3~5秒钟后再从钢水中垂直向上提出,取得的钢样送分析中心进行C、Si、Mn、P、S、Al、Nb、V、N、全氧T等的分析。在连铸工位,取样在中间包中进行,也是用这种取样杯穿过中间包覆盖剂和渣层进行取样分析。现有技术的钢水取样杯为直筒型,取样时,钢水进入杯后,下部钢水先凝固,体积收缩,上部钢水不能很好地对下部进行补缩,造成部分试样孔洞或不致密,导致无法进行成分分析或分析数据不准,尤其是对于钢中的全氧T的分析带来很大的影响,分析数据误差很大。其次,现有取样杯上部不加盖或加纸盖或加含碳高的薄钢片盖,不加盖的取样杯在取样时先穿过渣层再进入钢水,则提取的钢水已被钢渣污染,影响成分分析精度,对钢水中的全氧T影响尤大;上部加纸盖的取样杯,在通过渣层时纸盖很快被烧掉,仍然难以避免钢渣对取样钢水的污染;对加有含碳高的薄钢片盖,对试样的碳分析误差大。还有,现有的取样杯,内径偏小,容易造成钢水取样不良,即取得的钢样不完整,会造成无法进行成分分析或分析数据不准。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钢水取样杯,能提高钢样取成率,减少钢渣等对钢样污染,提高钢样成分的分析准确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钢水取样杯,包括一个外侧焊上把手的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内腔为上大下小的倒圆锥台形空腔。上述的筒体内膛倒圆锥台形空腔的锥度可设计为3°~20°。上述的筒体上部开口可加有超低碳质薄钢片或薄铜片构成的盖。上述的盖的厚度可设计为0.1~0.5mm。上述的筒体的尺寸可设计为外圆直径为50~60mm,筒高为80~95mm,内腔深度为65~80mm,内腔底部直径为30~45mm,内腔开口直径为40~55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特点和优点(1)本技术筒体内腔为上大下小的倒圆锥台形空腔,有利于钢水进入及下部钢水凝固时的补缩,从而使钢样致密,提高钢样取成率,提高钢样成分分析准确度;(2)本技术筒体上部开口有超低碳质薄钢片或薄铜片构成的盖,取样过程中,能穿过渣层时不融化而挡住钢渣进入筒体,盖在钢水中融化,钢水进入筒体,因盖由超低碳质薄钢片或薄铜片构成,对钢样成分分析时,不影响钢样中含碳量和全氧T分析的准确度。(3)本技术筒体内径比现有的取样杯大些,有利于钢水的进入及下部钢水凝固时的补缩,则有利于提高钢样取成率和提高钢样成分分析准确度。附图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一个最佳实施方案是参见附图,本钢水取样杯包含有一个外侧焊上把手2的筒体1,筒体1内腔为上大下小的倒圆锥台形空腔。筒体1上部开口上有超低碳质薄钢片构成的盖3,盖3的厚度为0.2mm。筒体1的尺寸为外圆直径ФA为57mm,筒高H为87mm,内腔深度G为72mm,内腔底部直径ФB为37mm,内腔上开口直径ФC为42mm。本实例的钢水取样杯与现有的钢水取样杯同时应用于RH精炼工位进行取样分析,结果对比如下采用本实例钢水取样杯进行取样分析结果是平均钢水全氧T分析值为41PPM,平均碳分析值为31PPM;而采用现有钢水取样杯取样分析结果是平均钢水全氧T分析值为53PPM,平均碳分析值为34PPM,两者对比全氧分析值相差12PPM,平均碳分析值相差3PPM,现有钢水取样杯的取样分析结果均较高,与实际钢水成分偏离较大,而本实例钢水取样杯的取样分析结果较为准确。权利要求1.一种钢水取样杯,包括一个外侧焊上把手(2)的筒体(1),其特征在于筒体(1)内腔为上大下小的倒圆锥台形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水取样杯,其特征在于筒体(1)内腔倒圆锥台形空腔锥度为3°~2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水取样杯,其特征在于筒体(1)上部开口上有超低碳质薄钢片或薄铜片构成的盖(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水取样杯,其特征在于盖(3)的厚度为0.1~0.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水取样杯,其特征在于筒体(1)的尺寸为外圆直径(ФA)为50~60mm,筒高(H)为80~95mm,内腔深度(G)为65~80mm,内腔底部直径(ФB)为30~45mm,内腔上开口直径(ФC)为40~55mm。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钢水取样杯。它包含有一个外侧焊上把手的筒体,筒体内腔为上大下小的倒圆锥台形空腔。本技术能提高钢样取成率,减少钢渣等对钢样污染,提高钢样成分的分析准确度。文档编号G01N1/10GK2432573SQ0021854公开日2001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朱立新, 石洪志, 郑建忠, 黄宗泽, 职建军, 王涛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水取样杯,包括一个外侧焊上把手(2)的筒体(1),其特征在于筒体(1)内腔为上大下小的倒圆锥台形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立新石洪志郑建忠黄宗泽职建军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