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回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397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回收控制系统,属于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废气管及氮气管,氮气管出口与废气管中部连通,氮气进口与氮气出口之间依次设有氮气压力调节装置和氮气吸力调节装置,废气管上设有废气吸力调节装置,废气吸力调节装置设于氮气出口与废气出口之间的废气管上;氮气吸力调节装置与废气吸力调节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储槽内部处于微正压状态。氮气压力调节装置、氮气吸力调节装置及废气吸力调节装置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利用氮气压力调节装置保持氮气管内处于正压状态,通过氮气吸力调节装置与废气吸力调节装置共同调控储槽出口至废气吸力调节装置之间废气管段间吸力,使储槽顶压始终处于微正压状态,保证生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气回收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化工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回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化工企业高温炼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经全负压(或半负压)煤气净化工艺初步冷凝,煤气中含有NH3、H2S、HCN等组份的焦油汽、水汽、萘汽被冷凝下来形成焦油和冷凝氨水混合液,经焦油氨水分离设施分离出焦油、氨水存储于储槽。高温焦油及氨水在储存过程中溶解于其中的有害化学组分NH3、H2S、HCN、萘会挥发外排,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使金属设备严重腐蚀,降低设备寿命,成为焦化行业的老大难问题。为使废气污染物得到彻底治理,利用全负压(或半负压)煤气净化工艺具有的负压吸力作用,将储槽内产生的废气回收至煤气洗涤系统消化处理。为保证废气连续回收过程中储槽内压力始终处于微正压安全状态,传统的废气回收系统采用废气输送管线安装单个调节阀进行调控稳定槽内压力,在储槽内液位出现突降,使槽内压力小于外界气压过程中,调节阀关严,也不能及时弥补槽内气体,保证槽内压力的微正压,此时很容易造成槽体损坏事故,不利于焦化企业生产的安全稳定。因此,传统废气回收系统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十分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气回收控制系统,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与负压煤气洗涤系统连通的高温焦油及氨水储槽内压力控制不稳定,易导致槽体损坏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气回收控制系统,包括用于与储槽顶部相连的废气管及用于与氮气管网相连的氮气管,所述氮气管的氮气出口与废气管的中部连通,所述废气管的废气出口与负压煤气洗涤系统相连;所述氮气管的氮气进口与氮气出口之间依次设有氮气压力调节装置和氮气吸力调节装置,所述废气管上设有废气吸力调节装置,所述废气吸力调节装置设置于氮气出口与废气出口之间的废气管上;所述氮气吸力调节装置与废气吸力调节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储槽处于微正压状态;所述氮气压力调节装置、氮气吸力调节装置及废气吸力调节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氮气压力调节装置的旁路管线上设有旁通阀门及氮气压力调节节流板,所述氮气吸力调节装置的旁路管线上设有旁通阀门及氮气吸力调节节流板。优选的,所述氮气压力调节装置为气开阀,用于控制氮气管内压力为0.5MPa。优选的,所述氮气吸力调节装置为气关阀,用于控制进入废气管内的氮气量。优选的,所述废气吸力调节装置为气开阀,用于控制进入负压煤气洗涤系统的废气量。优选的,所述氮气压力调节节流板及氮气吸力调节节流板的孔径为4-10mm。优选的,所述废气吸力调节装置的旁路上设有旁通阀门。优选的,所述氮气进口及氮气出口均设有阀门,所述废气进口及废气出口均设有阀门;所述氮气进口与氮气管网、氮气管与氮气出口、储槽顶部排放管与废气进口及废气管与废气出口均通过法兰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废气管上接入氮气管,利用氮气压力调节装置保持氮气管内的处于正压状态,同时通过氮气吸力调节装置与废气吸力调节装置共同调控储槽出口至废气吸力调节装置之间废气管段间吸力,使储槽顶压始终处于微正压状态。本技术通过稳定压力的氮气对废气管内压力进行调节,使储槽内保持微正压状态,能够保证槽体完好不损坏,有利于焦化企业生产的安全稳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气回收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氮气管,2-氮气进口,3-氮气出口,4-废气管,5-废气进口,6-废气出口,7-氮气压力调节装置,8氮气压力调节节流板,9-氮气吸力调节装置,10-氮气吸力调节节流板,11-废气吸力调节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一种废气回收控制系统,包括用于与储槽顶部相连的废气管4及用于与氮气管网相连的氮气管1,所述氮气管1的氮气出口3与废气管4的中部连通,所述废气管4的废气出口6与负压煤气洗涤系统相连;所述氮气管1的氮气进口2与氮气出口3之间依次设有氮气压力调节装置7和氮气吸力调节装置9,所述废气管4上设有废气吸力调节装置11,所述废气吸力调节装置11设置于氮气出口3与废气出口6之间的废气管4上;所述氮气吸力调节装置9与废气吸力调节装置11电连接,用于控制储槽处于微正压状态;所述氮气压力调节装置7、氮气吸力调节装置9及废气吸力调节装置11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其中,所述氮气压力调节装置7的旁路管线上设有旁通阀门及氮气压力调节节流板8,所述氮气吸力调节装置9的旁路管线上设有旁通阀门及氮气吸力调节节流板10。具体制作时,氮气管1选用直径80-100mm、壁厚5-10mm的钢管,废气管4选用直径150-250mm、壁厚5-10mm的钢管。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氮气压力调节装置7为气开阀,用于控制氮气管1内压力为0.5MPa;所述氮气吸力调节装置9为气关阀,用于控制进入废气管4内的氮气量;所述废气吸力调节装置11为气开阀,用于控制进入负压煤气洗涤系统的废气量。优选的,所述氮气压力调节节流板8及氮气吸力调节节流板10的孔径为4-10mm,与氮气压力调节装置7的旁路管径、氮气吸力调节装置9的旁路管径相同,并夹装在氮气压力调节装置7的旁路管道、氮气吸力调节装置9的旁路管道中部位置两法兰之间紧固连接。为了方便控制废气管内压力,所述废气吸力调节装置11的旁路上设有旁通阀。另外,为了方便安装拆卸,所述氮气进口2及氮气出口3均设有阀门,所述废气进口5及废气出口6均设有阀门;所述氮气进口2与氮气管网、氮气管1与氮气出口3、储槽顶部排放管与废气进口5及废气管4与废气出口6均通过法兰连接。安装时,将氮气管进口2与外接氮气管网相连接,氮气管出口3与废气管4中部位置相对接,废气管进口5与储槽顶部放散管相连接,废气管出口6与负压煤气洗涤系统相连接,沿氮气管1进出口长度方向顺序排列有氮气压力调节装置7、氮气吸力调节装置9,在氮气压力调节装置7旁路管线安装氮气压力调节装置旁路节流孔板8,在氮气吸力调节装置9旁路管线安装氮气吸力调节装置旁路节流孔板10,沿废气管4进出口长度方向顺序对接氮气管进口2、安装废气吸力调节装置11。本技术在具体应用中,氮气吸力调节装置9与废气吸力调节装置11共同调控储槽出口至废气吸力调节装置11之间废气管4管段间吸力,使储槽顶压始终处于微正压状态。如图1所示,氮气吸力调节装置9为气关阀,控制进系统氮气量大小;废气吸力调节装置11为气开阀,控制进负压煤气洗涤系统废气量大小;氮气压力调节装置7为气开阀,外供氮气通过氮气压力调节装置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回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储槽顶部相连的废气管及用于与氮气管网相连的氮气管,所述氮气管的氮气出口与废气管的中部连通,所述废气管的废气出口与负压煤气洗涤系统相连;所述氮气管的氮气进口与氮气出口之间依次设有氮气压力调节装置和氮气吸力调节装置,所述废气管上设有废气吸力调节装置,所述废气吸力调节装置设置于氮气出口与废气出口之间的废气管上;所述氮气吸力调节装置与废气吸力调节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储槽处于微正压状态;所述氮气压力调节装置、氮气吸力调节装置及废气吸力调节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回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储槽顶部相连的废气管及用于与氮气管网相连的氮气管,所述氮气管的氮气出口与废气管的中部连通,所述废气管的废气出口与负压煤气洗涤系统相连;所述氮气管的氮气进口与氮气出口之间依次设有氮气压力调节装置和氮气吸力调节装置,所述废气管上设有废气吸力调节装置,所述废气吸力调节装置设置于氮气出口与废气出口之间的废气管上;所述氮气吸力调节装置与废气吸力调节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储槽处于微正压状态;所述氮气压力调节装置、氮气吸力调节装置及废气吸力调节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废气回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压力调节装置的旁路管线上设有旁通阀门及氮气压力调节节流板,所述氮气吸力调节装置的旁路管线上设有旁通阀门及氮气吸力调节节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废气回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压力调节装置为气开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继生郑艾军郝爱宏成雪松赵华王丽桥
申请(专利权)人: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