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驱式离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857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驱式离合装置,包括有电机、行星减速机构、离合机构和传动轴,电机、行星减速机构、离合机构和传动轴呈直线排布安装于机壳,由电机依次传动行星减速机构、离合机构和传动轴转动;所述行星减速机构包括有环形凸齿、行星轮、太阳轮、行星架和输出轴,行星轮安装于行星架且与环形凸齿啮合,输出轴设于行星架;该太阳轮与行星轮连接,太阳轮连接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离合机构包括有层叠设置的输入片、离合片和输出片,该离合片设有供输出轴插入的输入孔;离合片转动可选择性与输出片形成离合连接;所述传动轴与输出片连接。杜绝以往采用涡轮蜗杆、涡轮和离合齿轮连接方式的动力装置会出现打滑的问题,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驱式离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离合装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直驱式离合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门窗、窗帘因有着使用方便的优点而受人们的欢迎,也越来越普及。常用的电动门窗、窗帘由开窗器动力装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门窗、或窗帘打开或关闭。如中国技术CN206468166U公开的开窗器的减速离合一体动力装置,其具体结构包括电机、减速组件和离合组件,电机依次传动减速组件、离合组件与传动机构,即可自动打开或者关闭门窗或窗帘;该减速组件是采用蜗轮蜗杆式结构,离合组件设有与涡轮连接的离合齿轮;采用涡轮、蜗杆连接,涡轮与离合齿轮连接的方式存在不足的是:第一,各部件之间的装配要求较高,装配比较麻烦;第二,在长时间使用后,涡轮蜗杆、涡轮和离合齿轮会出现磨损,使其具有间隙,容易发生打滑而受到损坏,严重地限制了此种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直驱式离合装置,其结构设置合理,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开窗器的动力装置存在装配麻烦,使用寿命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直驱式离合装置,包括有电机、行星减速机构、离合机构和传动轴,该电机、行星减速机构、离合机构和传动轴呈直线排布安装于机壳,由电机依次传动行星减速机构、离合机构和传动轴转动;所述行星减速机构包括有环形凸齿、行星轮、太阳轮、行星架和输出轴,该行星轮安装于行星架且与环形凸齿啮合,该输出轴设于行星架;该太阳轮与行星轮连接,该太阳轮连接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离合机构包括有层叠设置的输入片、离合片和输出片,该离合片设有供输出轴插入的输入孔;离合片转动可选择性与输出片形成离合连接;所述传动轴与输出片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行星减速机构为层叠设置的三组,构成第一组行星减速机构、第二组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三组行星减速机构;其中,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组行星减速机构的太阳轮,输出轴设置于第三组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入片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离合凸点,所述离合片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一离合凸点配合的第一离合凹点;所述离合片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离合凸点,所述输出片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二离合凸点配合的第二离合凹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壳设有用于安装行星机构的第一腔体和用于安装离合机构的第二腔体,该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行星减速机构的环形凸齿布置于第一腔体的内壁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入片通过一阻力轴承安装于第二腔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壳设有一连通第一腔体的第一孔及连通第二腔体的第二孔;该电机安装于机壳外,其输出端经第一孔延伸至第一腔体与行星机构连接;该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二孔,其一端连接于输出片。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机是双轴电机,该双轴电机的每一输出端均依次连接行星减速机构、离合机构和传动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设置的新型减速机构,其行星架具有输出轴;通过设置的离合机构,其输入片设有供输出轴插入的输入孔;以及,电机的输出端直接连接太阳轮;如此,电机和行星减速机构、行星减速机构和离合机构之间不会出现磨檫损耗,杜绝以往采用涡轮蜗杆、涡轮和离合齿轮连接方式的动力装置会出现打滑的问题,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取消了涡轮蜗杆、涡轮和离合齿轮等零部件的设置,不需要考虑个零部件之间的啮合精度,降低了装配要求,使装配更加简便。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图3是图2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4是图1的全剖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行星减速机构的分解图;图6是图5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离合机构的分解图;图8是图7的另一角度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电机20、行星减速机构201、第一组行星减速机构202、第二组行星减速机构203、第三组行星减速机构21、环形凸齿22、行星轮23、太阳轮24、行星架241、枢接轴25、输出轴30、离合机构31、输入片310、阻力轴承311、第一离合凸点32、离合片320、输入孔321、第一离合凹点322、第二离合凸点33、输出片40、传动轴50、机壳51、第一腔体52、第二腔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直驱式离合装置,包括有电机10、行星减速机构20、离合机构30和传动轴40。所述行星减速机构20包括有环形凸齿21、行星轮22、太阳轮23、行星架24和输出轴25,该行星轮22安装于行星架24且与环形凸齿21啮合,该输出轴25设于行星架24;该太阳轮23与行星轮22连接,该太阳轮23连接电机10的输出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行星减速机构20为层叠设置的三组,构成第一组行星减速机构201、第二组行星减速机构202和第三组行星减速机构203;其中,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组行星减速机构201的太阳轮23,输出轴25设置于第三组行星减速机构203的行星架24上。具体地说,每一组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24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枢接轴241,行星轮22均一一安装于枢接轴241上,每组行星减速机构对应的行星轮相互啮合。由于采用了层叠设置的三组行星减速机构,因此,在第一组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的输出端设置还设置一上述太阳轮,用于连接第二组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轮,以传动第二组行星减速机构进行转动;第二组行星减速机构的的行星架的输出端同样设置有上述太阳轮,该太阳轮用于连接第三组行星机构的行星轮,以传动第三组行星减速机构转动。上述行星架的输出端是设置在枢接轴的背面,且位于整个行星架的中心,设置于输出端的太阳轮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方式设置于行星架。所述离合机构30包括有层叠设置的输入片31、离合片32和输出片3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离合片32设有供输出轴25插入的输入孔320,该输入孔320优选采用方孔,与之配合的输出轴25优选采用方轴;如此,将方轴直接插入方孔中,方轴转动时即可传动离合片转动;此种方式装配简单。所述离合片32转动可选择性与输出片33形成离合连接,具体地说,所述输入片31安装有一阻力轴承310,所述输入片3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离合凸点311,所述离合片32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一离合凸点311配合的第一离合凹点321;由于输入片安装有阻力轴承,因此,离合片转动时,离合片先转动,且第一离合凸点顶住第一离合凹位的侧壁面并将离合片上顶。与之,离合片32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离合凸点322,所述输出片33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二离合凸点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驱式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机、行星减速机构、离合机构和传动轴,该电机、行星减速机构、离合机构和传动轴呈直线排布安装于机壳,由电机依次传动行星减速机构、离合机构和传动轴转动;/n所述行星减速机构包括有环形凸齿、行星轮、太阳轮、行星架和输出轴,该行星轮安装于行星架且与环形凸齿啮合,该输出轴设于行星架;该太阳轮与行星轮连接,该太阳轮连接电机的输出端;/n所述离合机构包括有层叠设置的输入片、离合片和输出片,该离合片设有供输出轴插入的输入孔;离合片转动可选择性与输出片形成离合连接;/n所述传动轴与输出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驱式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机、行星减速机构、离合机构和传动轴,该电机、行星减速机构、离合机构和传动轴呈直线排布安装于机壳,由电机依次传动行星减速机构、离合机构和传动轴转动;
所述行星减速机构包括有环形凸齿、行星轮、太阳轮、行星架和输出轴,该行星轮安装于行星架且与环形凸齿啮合,该输出轴设于行星架;该太阳轮与行星轮连接,该太阳轮连接电机的输出端;
所述离合机构包括有层叠设置的输入片、离合片和输出片,该离合片设有供输出轴插入的输入孔;离合片转动可选择性与输出片形成离合连接;
所述传动轴与输出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式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减速机构为层叠设置的三组,构成第一组行星减速机构、第二组行星减速机构和第三组行星减速机构;其中,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组行星减速机构的太阳轮,输出轴设置于第三组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式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片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离合凸点,所述离合片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一离合凸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秦基减速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