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向平台加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717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横向平台加热管,包括有管体和平台,所述管体中的透光孔中设有轴向贯通的燕尾槽,该平台插入在燕尾槽中,与燕尾槽为间隙式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平台与燕尾槽匹配地插入,同时采用两端圆环的固定,保证了平台的稳定性;对现有的透光孔两端的“加强筋”去掉,使保护气更容易达到加热管透光孔两端,使加热管两端减少氧化,降低了损害,延长了加热管寿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横向平台加热管
技术介绍
目前,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大多在横向电加热加热炉所使用的加热管主体内部,安装了所谓的平台,其目的在于抗物理化学机体干扰以及实现恒温原子化。加热管在升温过程中,有惰性气体(如氩气)对其进行保护,避免加热管表层高温时被氧化。而实际在把平台镶入加热管主体的透光孔中后,加热管经过高温后,加热管很容易出现炸裂以及平台移位甚至脱落等现象,造成加热管生产合格率低,且如果惰性气体对加热管保护不够充分,加热管的寿命会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横向平台加热管,有效的克服了上述现象,提高了生产合格率,并且使加热管的寿命大大提高。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横向平台加热管,包括有管体和平台,所述管体中的透光孔中设有轴向贯通的燕尾槽,该平台插入在燕尾槽中,与燕尾槽为间隙式配合。进一步地,该加热管包括有两个圆环,该圆环卡在透光孔的两端,且与平台两端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上的惰性气体通道沿透光孔轴向上为直通的。本技术有如下优点平台与燕尾槽匹配地插入,同时采用两端圆环的固定,保证了平台的稳定性;对现有的透光孔两端的“加强筋”去掉,使保护气更容易达到加热管透光孔两端,使加热管两端减少氧化,降低了损害,延长了加热管寿命。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A-A向视图;图3为图2中的B-B向视图。其中1管体2透光孔 3平台 4圆环5惰性气体通道 6气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和3所示的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横向平台加热管,包括有管体1和平台3,管体1的透光孔2中设有轴向贯通的燕尾槽,该平台3能配合地插入燕尾槽中。在加热管管体透光孔2中插通15℃燕尾槽,燕尾槽根部不能太锐,要适当倒圆。平台3的两侧面也加工成与燕尾槽配合的角度,使平台3插进燕尾槽时顺畅,平台3与燕尾槽的配合为间隙配合。然后在加热管管体透光孔2的两端安排两个圆环4,圆环4与透光孔2紧配合,圆环4前端保持大约0.3mm的厚度顶住平台3的两端,阻止平台3移动。另外,管体上的惰性气体通道5沿透光孔轴向上设为直通的,即将加热管透光孔2两端所谓的“加强筋”去掉,看似减弱了加热管的强度,实则使从气孔6中引入的保护气更容易达到加热管透光孔2两端,使加热管两端减少氧化,降低了损害,延长了加热管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横向平台加热管,包括有管体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中的透光孔中设有轴向贯通的燕尾槽,该平台插入在燕尾槽中,与燕尾槽为间隙式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该加热管包括有两个圆环,该圆环卡在透光孔的两端,且与平台两端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的惰性气体通道沿透光孔轴向上为直通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横向平台加热管,包括有管体和平台,所述管体中的透光孔中设有轴向贯通的燕尾槽,该平台插入在燕尾槽中,与燕尾槽为间隙式配合。本技术平台与燕尾槽匹配地插入,同时采用两端圆环的固定,保证了平台的稳定性;对现有的透光孔两端的“加强筋”去掉,使保护气更容易达到加热管透光孔两端,使加热管两端减少氧化,降低了损害,延长了加热管寿命。文档编号G01N21/31GK2929709SQ200620122600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揭海利 申请人: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横向平台加热管,包括有管体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中的透光孔中设有轴向贯通的燕尾槽,该平台插入在燕尾槽中,与燕尾槽为间隙式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揭海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