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折叠式登高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716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折叠式登高梯,包括扶杆和支撑杆,所述扶杆安装在支撑杆上端外壁上,所述支撑杆对向内壁上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和支撑杆通过转轴a固定连接,所述左侧支撑杆左端外壁上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立杆,所述立杆对向内壁上设置有横杆,所述踏板左右两端外壁上均设置有连杆,若在地面比较平整的情况下使用该登高梯时,可以直接将立杆向后拉开,这样通过转轴a让踏板翻转至横向状态,人就可以走上踏板,将手握住扶杆,这样人走在登高梯上时,可以通过扶杆使得身体保持平衡,还可以根据路面倾斜或者其他的情况,对防滑圈进行升高或者降低,这样让登高梯在不同路面上使用时都具有可靠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折叠式登高梯
本技术属于梯子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折叠式登高梯。
技术介绍
登高梯是仓储物流中使用的一种登高作业设备,类似于登高扶梯的作用。可方便人员站在车平台上实现存取货物等作业行为,登高梯的一面设有台阶(台阶旁边有扶手)供使用者登上平台,平台另三面配有护栏保证作业者的安全,平台作业面一般大小可容纳1-2人站立、转身、移动,使用者可在登高车的平台上完成从货架等高处堆取物品等动作,另外,登高车配有脚轮,可供使用者推拉转向移动,方便快捷,其中有前脚轮上配备有轮刹,刹住后,登高梯固定不可移动,使用者可安全放心的登高操作。现有的折叠式登高梯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的登高梯在人员登高时,会产生一定的晃动,这样会给登高人员增加危险性,而且登高梯的下端都处于同一平面上,这样在倾斜或者路面凹凸的情况下,难以使用登高梯,会使的登高梯有翻倒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折叠式登高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倾斜或者路面凹凸的情况下用登高梯会造成登高梯翻倒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折叠式登高梯,包括扶杆、防滑圈和支撑杆,所述扶杆安装在支撑杆上端外壁上,所述支撑杆对向内壁上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和支撑杆通过转轴a固定连接,左侧所述支撑杆左端外壁上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立杆,所述立杆对向内壁上设置有横杆,所述踏板左右两端外壁上均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和踏板通过转轴b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下端外壁上设置有防滑装置,所述支撑杆左右两端外壁内部设置有安装槽,左侧所述安装槽右端内壁内部设置有螺孔a,所述防滑装置上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下端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下端外壁内部设置有内槽,所述底板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左端外壁上设置有旋钮a,所述底板上端外壁内部设置有螺孔b,所述螺孔b最下端设置在内槽的上端内壁上,所述螺孔b圆周内部设置有螺杆a,所述螺杆a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旋钮b,所述螺杆a下端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垫,左侧所述安装块左端外壁内部设置有螺孔c,所述螺孔c圆周内部设置有螺杆b。优选的,所述螺杆b最右端设置在旋钮a的右端外壁上,所述螺杆b的长度大于安装槽的深度。优选的,所述防滑装置共设置有四个,所述防滑圈共设置有四组,所述每组防滑圈共设置有四个。优选的,所述底板的截面面积和防滑垫的截面面积相同。优选的,所述螺杆a的高度大于底板和防滑垫的高度之和,所述防滑圈为圆柱形。优选的,所述安装块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安装块和安装槽均与支撑杆为相互平行状态。与现有折叠式登高梯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折叠式登高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立杆和支撑杆的下端增加防滑装置,这样就能够使得登高梯在使用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还可以通过防滑装置在倾斜或者路面凹凸的情况下也能使用该登高梯,可以先将登高梯平放在地面上,然后将防滑装置上的安装块从支撑杆和立杆的下侧插入到安装槽中,这样便于方便快速安装防滑装置,然后将螺杆b放进螺孔c中,旋转旋钮a使得安装块固定在安装槽中,这样使得防滑装置对登高梯具有防滑和稳固的作用,在再继续安装完成其他的防滑装置,若在地面比较平整的情况下使用该登高梯时,可以直接将立杆向后拉开,这样通过转轴a让踏板翻转至横向状态,人就可以走上踏板,将手握住扶杆,这样人走在登高梯上时,可以通过扶杆使得身体保持平衡,还可以根据路面倾斜或者其他的情况,对防滑圈进行升高或者降低,这样让登高梯在不同路面上使用时都具有可靠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折叠式登高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安装槽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防滑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防滑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轴a;2、立杆;3、横杆;4、转轴b;5、扶杆;6、支撑杆;7、踏板;8、连杆;9、防滑装置;10、安装槽;11、螺孔a;12、安装块;13、螺孔b;14、底板;15、防滑垫;16、螺杆a;17、内槽;18、防滑圈;19、旋钮b;20、旋钮a;21、螺杆b;22、螺孔c。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折叠式登高梯,包括扶杆5和支撑杆6,扶杆5安装在支撑杆6上端外壁上,支撑杆6对向内壁上设置有踏板7,踏板7和支撑杆6通过转轴a1固定连接,左侧支撑杆6左端外壁上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立杆2,立杆2对向内壁上设置有横杆3,踏板7左右两端外壁上均设置有连杆8,连杆8和踏板7通过转轴b4固定连接,支撑杆6下端外壁上设置有防滑装置9,支撑杆6左右两端外壁内部设置有安装槽10,左侧安装槽10右端内壁内部设置有螺孔a11,防滑装置9上设置有底板14,底板14下端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垫15,防滑垫15下端外壁内部设置有内槽17,底板14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安装块12,安装块12左端外壁上设置有旋钮a20,底板14上端外壁内部设置有螺孔b13,螺孔b13最下端设置在内槽17的上端内壁上,螺孔b13圆周内部设置有螺杆a16,螺杆a16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旋钮b19,螺杆a16下端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垫15,左侧安装块12左端外壁内部设置有螺孔c22,螺孔c22圆周内部设置有螺杆b21。一种新型折叠式登高梯,包括扶杆5和支撑杆6,螺杆b21最右端设置在旋钮a20的右端外壁上,螺杆b21的长度大于安装槽10的深度,这样使得通过旋转旋钮a20和螺杆b21之后,可以将防滑圈18伸出内槽17的外部,防滑装置9共设置有四个,防滑圈18共设置有四组,每组防滑圈18共设置有四个,这样使得两个立杆2和支撑杆6的下端都安装有防滑装置9,通过防滑装置9让登高梯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底板14的截面面积和防滑垫15的截面面积相同,这样可通过增大防滑垫15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具有较大的摩擦力,防止登高梯滑动,螺杆a16的高度大于底板14和防滑垫15的高度之和,防滑圈18为圆柱形,这样可通过旋转螺杆a16后,让防滑圈18伸出内槽17的外部,从而可以让登高梯适应倾斜或者路面不平的情况,安装块12设置在安装槽10的内部,安装块12和安装槽10均与支撑杆6为相互平行状态,这样使得可将防滑装置9上的安装块12安装在安装槽10中,从而让登高梯具有更好的稳固性和适应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在安装该防滑装置9时,先将两个安装块12分别安装在底板14上端靠近左右两侧,让安装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折叠式登高梯,包括扶杆(5)、防滑圈(18)和支撑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杆(5)安装在支撑杆(6)上端外壁上,所述支撑杆(6)对向内壁上设置有踏板(7),所述踏板(7)和支撑杆(6)通过转轴a(1)固定连接,左侧所述支撑杆(6)左端外壁上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立杆(2),所述立杆(2)对向内壁上设置有横杆(3),所述踏板(7)左右两端外壁上均设置有连杆(8),所述连杆(8)和踏板(7)通过转轴b(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6)下端外壁上设置有防滑装置(9),所述支撑杆(6)左右两端外壁内部设置有安装槽(10),左侧所述安装槽(10)右端内壁内部设置有螺孔a(11),所述防滑装置(9)上设置有底板(14),所述底板(14)下端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垫(15),所述防滑垫(15)下端外壁内部设置有内槽(17),所述底板(14)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安装块(12),所述安装块(12)左端外壁上设置有旋钮a(20),所述底板(14)上端外壁内部设置有螺孔b(13),所述螺孔b(13)最下端设置在内槽(17)的上端内壁上,所述螺孔b(13)圆周内部设置有螺杆a(16),所述螺杆a(16)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旋钮b(19),所述螺杆a(16)下端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垫(15),左侧所述安装块(12)左端外壁内部设置有螺孔c(22),所述螺孔c(22)圆周内部设置有螺杆b(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折叠式登高梯,包括扶杆(5)、防滑圈(18)和支撑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杆(5)安装在支撑杆(6)上端外壁上,所述支撑杆(6)对向内壁上设置有踏板(7),所述踏板(7)和支撑杆(6)通过转轴a(1)固定连接,左侧所述支撑杆(6)左端外壁上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立杆(2),所述立杆(2)对向内壁上设置有横杆(3),所述踏板(7)左右两端外壁上均设置有连杆(8),所述连杆(8)和踏板(7)通过转轴b(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6)下端外壁上设置有防滑装置(9),所述支撑杆(6)左右两端外壁内部设置有安装槽(10),左侧所述安装槽(10)右端内壁内部设置有螺孔a(11),所述防滑装置(9)上设置有底板(14),所述底板(14)下端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垫(15),所述防滑垫(15)下端外壁内部设置有内槽(17),所述底板(14)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安装块(12),所述安装块(12)左端外壁上设置有旋钮a(20),所述底板(14)上端外壁内部设置有螺孔b(13),所述螺孔b(13)最下端设置在内槽(17)的上端内壁上,所述螺孔b(13)圆周内部设置有螺杆a(16),所述螺杆a(16)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旋钮b(19),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滨郑兆鹏李崇建魏征张朋成沈建成陈鹏飞尹海鹏章慧成曾世龙丁浩宋如王硕刘明王兴茂张宏良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