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潜艇式水下检测器。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水下检测器或水下机器人的研究水平发展较快。世界上已研制成的遥控水下机器人在1000台以上,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潜深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的少数国家之一。但在我国,将水下检测器或水下机器人应用在商业领域及海洋工程领域却发展缓慢,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价格昂贵。一台水下检测器或一个水下机器人一般会设有多个推进器,即钢管焊接成架状结构,在顶部设有浮力材料,四角安装有推进器,将传感器填充在中间,而推进器部分一般占水下检测器或水下机器人成本的50~60%。目前,国外同类产品的售价均在200万美元以上,国内相关报价也接近1000万元人民币。另外,现有的同类产品多采取整体密封形式,加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水下检测器或水下机器人的成本问题,以及将水下检测器在商业领域及海洋工程领域的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潜艇的上浮下沉原理、由前后舱分别控制、即可保持一定倾角又可动力悬停、具有低成本易加工特点的潜艇式水下检测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由外壳、前置舱、前夹层、控制检测器前部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潜艇式水下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器由外壳(10)、前置舱(1)、前夹层(2)、控制检测器前部上升或下降的前水气舱(3)、主控舱(4)、控制检测器后部上升或下降的后水气舱(5)、后夹层(6)、后置舱(7)、尾翼(9)以及加设在外壳(10)下面的气瓶舱(8)组成;其中前置舱(1)、前夹层(2)、前水气舱(3)、主控舱(4)、后水气舱(5)、后夹层(6)、后置舱(7)、尾翼(9)安装在外壳(10)内,前置舱(1)安装在外壳(10)内的一端,前夹层(2)的一端与前置舱(1)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前水气舱(3)上,主控舱(4)的一端与前水气舱(3)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后水气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虎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