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3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包括墙板本体、加强板、凸棱和引线孔,所述墙板本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层板体、保温吸音板一、中部承重板、保温吸音板二和下层板体,所述加强板设于中部承重板中部,所述加强板一端伸出中部承重板,所述中部承重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于中部承重板加强板未伸出一端,所述凹槽与加强板对应设置,所述加强板上设有凸棱,所述凸棱与凹槽对应设置,所述引线孔设于中部承重板上且位于加强板两侧,所述引线孔贯穿中部承重板设置,所述加强板内设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承重墙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承重效果好,重量轻,且可有效保温降噪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
本技术涉及承重墙
,具体是指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
技术介绍
承重墙板指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在工程图上为黑色墙体,打掉会破坏整个建筑结构;非承重墙是指不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只起到把一个房间和另一个房间隔开的作用,在工程图上为中空墙体,有没有这堵墙对建筑结构没什么大的影响。建筑承重墙板的质量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承重墙板的承重能力是评价墙板质量的重要指标,且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保温隔音效果较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承重效果好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承重效果好,重量轻,且可有效保温降噪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包括墙板本体、加强板、凸棱和引线孔,所述墙板本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层板体、保温吸音板一、中部承重板、保温吸音板二和下层板体,保温吸音板一和保温吸音板二的设置可以实现室内室外双重隔音效果,所述加强板设于中部承重板中部,所述加强板一端伸出中部承重板,所述中部承重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于中部承重板加强板未伸出一端,所述凹槽与加强板对应设置,所述加强板上设有凸棱,所述凸棱与凹槽对应设置,实现墙板本体安装的定位,所述引线孔设于中部承重板上且位于加强板两侧,所述引线孔贯穿中部承重板设置,引线孔的设置可以节约墙板本体制造材料,减轻墙板本体重量,便于安装,且可以为安装管道线路预留嵌入空间,所述加强板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垂直于加强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筋长度等于加强板宽度。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板体和下板体内设有横柱和立柱,所述横柱和立柱垂直设置,辅助中部承重板实现承重的作用,所述横柱和立柱之间腔体采用水泥浇筑。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吸音板一和保温吸音板二均设有白杨木丝纤维层、蜂窝板和岩棉层。进一步地,所述凸棱和凹槽呈阶梯状结构设置,可以更稳定的连接两组墙板本体。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设有若干组,若干组加强筋于加强板内错位设有两排,任意相邻三根加强筋呈三角形形状排布设置,提高了墙板本体强度,所述加强筋采用碳纤维加强筋,质量轻且强度高。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采用承重钢板。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通过设置加强板以及错位设置的加强筋,增强了承重墙板本体结构稳定性及承重能力,中部承重板两端对应设置的阶梯型凸棱和凹槽实现了墙板支架的准确定位连接,同时,白杨木丝纤维层、蜂窝板和岩棉层组成的保温吸音板实现了墙板本体的有效保温降噪。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长度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宽度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上层板体或下层板体的横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保温吸音板一或保温吸音板二的剖视图。其中,1、墙板本体,2、加强板,3、凸棱,4、引线孔,5、上层板体,6、保温吸音板一,7、中部承重板,8、保温吸音板二,9、下层板体,10、凹槽,11、加强筋,12、横柱,13、立柱,14、白杨木丝纤维层,15、蜂窝板,16、岩棉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5所示,本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包括墙板本体1、加强板2、凸棱3和引线孔4,所述墙板本体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层板体5、保温吸音板一6、中部承重板7、保温吸音板二8和下层板体9,保温吸音板一6和保温吸音板二8的设置可以实现室内室外双重隔音效果,所述加强板2设于中部承重板7中部,所述加强板2一端伸出中部承重板7,所述中部承重板7上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设于中部承重板7加强板2未伸出一端,所述凹槽10与加强板2对应设置,所述加强板2上设有凸棱3,所述凸棱3与凹槽10对应设置,实现墙板本体1安装的定位,所述引线孔4设于中部承重板7上且位于加强板2两侧,所述引线孔4贯穿中部承重板7设置,引线孔4的设置可以节约墙板本体1制造材料,减轻墙板本体1重量,便于安装,且可以为安装管道线路预留嵌入空间,所述加强板2内设有加强筋11,所述加强筋11垂直于加强板2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筋11长度等于加强板2宽度。其中,所述上层板体5和下板体内设有横柱12和立柱13,所述横柱12和立柱13垂直设置,辅助中部承重板7实现承重的作用,所述横柱12和立柱13之间腔体采用水泥浇筑。所述保温吸音板一6和保温吸音板二8均设有白杨木丝纤维层14、蜂窝板15和岩棉层16。所述凸棱3和凹槽10呈阶梯状结构设置,可以更稳定的连接两组墙板本体1。所述加强筋11设有若干组,若干组加强筋11于加强板2内错位设有两排,任意相邻三根加强筋11呈三角形形状排布设置,提高了墙板本体强度,所述加强筋11采用碳纤维加强筋,质量轻且强度高。所述加强板2采用承重钢板。具体使用时,将相邻两块承重墙板本体1一端的凸愣与凹槽10对应卡合定位连接,加强板2和两排错位呈三角形形状排布设置的加强筋11共同作用,增强了承重墙板本体1结构稳定性及承重能力,白杨木丝纤维层14、蜂窝板15和岩棉层16相互配合组成的保温吸音板一6和保温吸音板二8实现了墙板本体1的有效保温降噪的技术效果,且保温吸音板一6和保温吸音板二8两组设置实现了室内室外双重保温吸音,同时引线孔4便于安装管道线路,且节省了材料,减轻了承重墙板本体1的重量。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本体、加强板、凸棱和引线孔,所述墙板本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层板体、保温吸音板一、中部承重板、保温吸音板二和下层板体,所述加强板设于中部承重板中部,所述加强板一端伸出中部承重板,所述中部承重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于中部承重板加强板未伸出一端,所述凹槽与加强板对应设置,所述加强板上设有凸棱,所述凸棱与凹槽对应设置,所述引线孔设于中部承重板上且位于加强板两侧,所述引线孔贯穿中部承重板设置,所述加强板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垂直于加强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筋长度等于加强板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本体、加强板、凸棱和引线孔,所述墙板本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层板体、保温吸音板一、中部承重板、保温吸音板二和下层板体,所述加强板设于中部承重板中部,所述加强板一端伸出中部承重板,所述中部承重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于中部承重板加强板未伸出一端,所述凹槽与加强板对应设置,所述加强板上设有凸棱,所述凸棱与凹槽对应设置,所述引线孔设于中部承重板上且位于加强板两侧,所述引线孔贯穿中部承重板设置,所述加强板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垂直于加强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筋长度等于加强板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