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0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包括固定在方钢管混凝土柱上的横Π端板,横Π端板包括Π端板主体,设置在Π端板主体端部的上部竖向翼缘、下部竖向翼缘、上部横向翼缘以及下部横向翼缘,Π端板主体的侧面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固定连接,上部竖向翼缘和下部竖向翼缘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固定连接;上部横向翼缘和下部横向翼缘通过第二连接件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固定连接;横Π端板的下部竖向翼缘与下部横向翼缘之间安装粘弹性阻尼器。本专利采用新型梁柱节点与耗能减震装置相结合,大大提高结构的耗能减震作用,又能减少结构的脆性破坏、提高结构的延性和承载能力,同时便于施工,缩短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结构工程
,尤其是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连接,传统的梁柱拼接节点现场焊接工作量较大或螺栓使用较多,且螺栓贯穿方钢管柱设置,不利于安装且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如在浇筑混凝土振捣时容易使螺栓变形且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难以满足钢结构快速、简便施工的需要,不利于降低钢结构的施工成本和缩短工期。另外,现今研究如何提高纯钢结构的梁柱拼接节点延性和抗震能力较多,形式多样,但研究方钢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的拼接形式较少。其次,建筑结构在受到地震作用时应满足“小震不坏,中震不倒,大震可修”,即在受地震作用时应该让结构整体产生延性破坏,而不是脆性破坏。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梁柱节点的研究多集中在常规拼接节点的稳定性、拼接后对节点的屈曲、构件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的影响,或拼接节点的接触分析等,主要侧重于对常规节点拼接形式受力性能的研究,缺乏对节点拼接形式的改进,使其在工厂或现场加工工艺简便,装配快速,且未能很好地兼顾延性设计从而提高结构的整体延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包括固定在方钢管混凝土柱上的横Π端板,横Π端板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Π端板包括Π端板主体,设置在Π端板主体端部的上部竖向翼缘、下部竖向翼缘、上部横向翼缘以及下部横向翼缘,Π端板主体的侧面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固定连接,上部竖向翼缘和下部竖向翼缘的侧面贴合在方钢管混凝土柱的表面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固定连接;/n上部横向翼缘和下部横向翼缘贴合在H型钢梁预留接头的翼缘外侧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固定连接;/n所述横Π端板的下部竖向翼缘与下部横向翼缘之间安装粘弹性阻尼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包括固定在方钢管混凝土柱上的横Π端板,横Π端板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Π端板包括Π端板主体,设置在Π端板主体端部的上部竖向翼缘、下部竖向翼缘、上部横向翼缘以及下部横向翼缘,Π端板主体的侧面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固定连接,上部竖向翼缘和下部竖向翼缘的侧面贴合在方钢管混凝土柱的表面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方钢管混凝土柱固定连接;
上部横向翼缘和下部横向翼缘贴合在H型钢梁预留接头的翼缘外侧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H型钢梁预留接头固定连接;
所述横Π端板的下部竖向翼缘与下部横向翼缘之间安装粘弹性阻尼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耗能减震H型钢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H型钢梁预留接头的应力端与中部H型钢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玲高金贺黄伟星胡鹏龚晨辉周正阳杨惠源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