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柱增加梁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0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柱增加梁的连接节点,其包括混凝土柱、增加梁、包围在混凝土柱四个侧壁上并连接增加梁连接端的四个连接构件;四个连接构件分别包括固定板、两个U型架以及多根金属锚栓,两U型架上下设置,其开口一侧背向对应的混凝土柱侧壁,其背离开口的一侧固接于对应的混凝土柱侧壁上,固定板平行于对应的混凝土柱侧壁,其外侧与增加梁的连接端固接,其内侧与两个U型架的开口一侧固接,多根金属锚栓垂直穿设于固定板并植入混凝土柱内;固定板左右两侧分别水平延伸,相邻的连接构件固定板的侧边固定连接,混凝土柱的四个侧壁与四个连接构件的固定板之间浇筑有混凝土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施工比较便捷,能够提高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柱增加梁的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柱和梁的加固连接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柱增加梁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老旧厂房因建筑功能调整,需要进行结构改造,在混凝土柱上增加梁结构是常见的改造工程。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6376575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增钢梁与原钢筋混凝土柱的抱箍连接节点,其包括原钢筋混凝土柱、新增梁和设置在原钢筋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的连接部位上的连接构件,连接构件包括固定在原钢筋混凝土柱外周的内箍、植入连接部位的钢筋骨架、固定在钢筋骨架外周的外箍和浇筑在外箍与原钢筋混凝土柱侧壁之间的箍内混凝土结构。但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构件的内箍、钢筋骨架和外箍的结构较为零散,施工时比较麻烦,从而影响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柱增加梁的连接节点,该结构施工比较便捷,从而提高施工速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柱增加梁的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柱、增加梁、包围在所述混凝土柱四个侧壁上并所述连接增加梁连接端的四个连接构件,四个连接构件分别包括固定板、两个U型架以及多根金属锚栓,两所述U型架上下设置,其开口一侧背向对应的混凝土柱侧壁,其背离开口的一侧固接于对应的混凝土柱侧壁上,所述固定板平行于对应的混凝土柱侧壁,其外侧与增加梁的连接端固接,其内侧与两个U型架的开口一侧固接,多根金属锚栓垂直穿设于固定板并植入混凝土柱内;固定板左右两侧分别水平延伸,相邻的连接构件固定板的侧边固定连接,混凝土柱的四个侧壁与四个连接构件的固定板之间浇筑有混凝土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梁通过连接构件与混凝土柱连接,连接构件中的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和U型架可以进行预制,施工时,可以直接将预制的固定板和U型架直接固定在混凝土柱的四个侧壁上,然后将相邻的固定板固定连接,该结构的施工过程比较便捷,从而能够提高施工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构件的U型架包括贴合混凝土柱侧壁的连接板和连接在连接板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连接板上垂直的穿设有数个植入混凝土柱的化学锚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化学锚栓与混凝土的连接更加牢固,能够增加U型架与混凝土柱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型架的连接板上沿横向开设有长孔,数个所述化学锚栓穿过长孔将连接板固定在对应的混凝土柱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化学锚栓与埋设在混凝土中钢筋结构发生干涉,可以在长孔中移动位置进行避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构件U型架的两侧边之间的距离与混凝土柱侧壁宽度相同,在相邻的连接构件中,位于上方的两U型架的边角焊接固定,位于下方的两U型架的边角焊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U型架焊接能够加强连接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结构的稳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与穿设于固定板上的多根金属锚栓焊接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与金属锚栓焊接能够加强连接强度,提高结构的稳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和对应的混凝土柱侧壁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在2cm-8cm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固定板和对应的混凝土柱侧壁之间的距离较小,则金属锚栓植入混凝土柱的部分较长,导致容易与混凝土柱内部的钢筋结构发生干涉,如果距离较大,则金属锚栓植入混凝土柱的部分较短,导致与混凝土柱的连接强度较弱,该距离设置在2cm-8cm之间较为合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为厚度在1.5cm-2.5cm之间的钢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型架为厚度在1.5cm-2.5cm之间的U型钢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固定板和U型架可以进行预制,施工时可以直接将预制的固定板和U型架直接固定在混凝土柱的四个侧壁上,从而施工过程比较便捷,能够提高施工速度;2.如果化学锚栓与埋设在混凝土中钢筋结构发生干涉,可以在长孔中移动位置进行避让。附图说明图1混凝土柱增加梁的连接节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混凝土柱增加梁的连接节点的剖面示意图。图3混凝土柱增加梁的连接节点的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混凝土柱;2、增加梁;3、固定板;4、U型架;41、连接板;42;侧板;43、长孔;5、混凝土结构;6、金属锚栓;7、化学锚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混凝土柱增加梁的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柱1、增加梁2和连接构件,混凝土柱1设置为方柱,连接构件设置有四个并包围在混凝土柱1四个侧壁上,并与混凝土柱1固定连接,增加梁2的连接端与连接构件固定连接,连接构件内还浇筑有混凝土结构5。参照图2和图3,连接构件分别包括固定板3、两个U型架4和多根金属锚栓6。两个U型架4上下设置,其分别包括连接板41和两个侧板42,连接板41为横向设置的长条形板,其通过数个化学锚栓7贴合的固接在对应的混凝土柱1侧壁上,两个侧板42固接在连接板41的左右两端,U型架4的开口背向对应的混凝土柱1侧壁。U型架4可以为厚度在1.5cm-2.5cm之间的U型钢板。固定板3平行于对应的混凝土柱1侧壁,四个连接构架的固定板3高度相同并包围于混凝土柱1四周,上下两个U型架4开口一侧的两个侧板42端面与固定板3侧面焊接。固定板3可以为厚度在1.5cm-2.5cm之间的钢板。多根金属锚栓6垂直于固定板3,其一端穿入固定板3并与固定板3焊接,其另一端植入混凝土柱1内。固定板3左右两侧分别水平延伸,相邻的连接构件固定板3的侧边焊接,混凝土结构5浇筑于混凝土柱1的四个侧壁和四个连接构件的固定板3之间。连接构件中焊接连接的固定板3和两个U型架4可以预制。施工时,先通过化学锚栓7将与固定板3焊接的U型架4固定在对应的混凝土柱1侧壁上,并将相邻的固定板3焊接固定,再安装多根金属锚栓6,然后将增加梁2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最后在在固定板3和混凝土柱1之间浇筑混凝土结构5。预制连接构件的固定板3和U型架4能够简化施工步骤,使施工过程较为便捷,从而提高施工速度。参照图3和图4,进一步地,U型架4的连接板41上横向开设有长孔43,数个化学锚栓7穿过连接板41的长孔43植入混凝土柱1中。由于混凝土柱1中埋设有钢筋结构,当化学锚栓7与钢筋结构发生干涉时,可以调整化学锚栓7在长孔43中的位置进行避让。参照图2和图3,进一步地,U型架4两侧边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与对应的混凝土柱1侧壁的宽度相同,在相邻的连接构件中,位于上方的两个U型架4的高度相同,其相互靠近的边角焊接固定,位于下方的两个U型架4的高度也相同,其相互靠近的边角也焊接固定。相邻U型架4焊接,能够加强相邻连接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结构的稳固性。进一步地,固定板3和对应的混凝土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柱增加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柱(1)、增加梁(2)、包围在所述混凝土柱(1)四个侧壁上并连接所述增加梁(2)连接端的四个连接构件;四个连接构件分别包括固定板(3)、两个U型架(4)以及多根金属锚栓(6),两所述U型架(4)上下设置,其开口一侧背向对应的混凝土柱(1)侧壁,其背离开口的一侧固接于对应的混凝土柱(1)侧壁上,所述固定板(3)平行于对应的混凝土柱(1)侧壁,其外侧与增加梁(2)的连接端固接,其内侧与两个U型架(4)的开口一侧固接,多根金属锚栓(6)垂直穿设于固定板(3)并植入混凝土柱(1)内;固定板(3)左右两侧分别水平延伸,相邻的连接构件固定板(3)的侧边固定连接,混凝土柱(1)的四个侧壁与四个连接构件的固定板(3)之间浇筑有混凝土结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柱增加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柱(1)、增加梁(2)、包围在所述混凝土柱(1)四个侧壁上并连接所述增加梁(2)连接端的四个连接构件;四个连接构件分别包括固定板(3)、两个U型架(4)以及多根金属锚栓(6),两所述U型架(4)上下设置,其开口一侧背向对应的混凝土柱(1)侧壁,其背离开口的一侧固接于对应的混凝土柱(1)侧壁上,所述固定板(3)平行于对应的混凝土柱(1)侧壁,其外侧与增加梁(2)的连接端固接,其内侧与两个U型架(4)的开口一侧固接,多根金属锚栓(6)垂直穿设于固定板(3)并植入混凝土柱(1)内;固定板(3)左右两侧分别水平延伸,相邻的连接构件固定板(3)的侧边固定连接,混凝土柱(1)的四个侧壁与四个连接构件的固定板(3)之间浇筑有混凝土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柱增加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的U型架(4)包括贴合混凝土柱(1)侧壁的连接板(41)和连接在连接板(41)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板(42),所述连接板(41)上垂直的穿设有数个植入混凝土柱(1)的化学锚栓(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柱增加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锐宋泽宇陈贺靳晓晔陈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博恒泰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