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49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框架结构,包括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一桁架梁组件,所述支撑柱的另外两侧均设有第二桁架梁组件,所述第二桁架梁组件和所述第一桁架梁组件均包括有固定件,且每个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均设有第一连接件,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侧均通过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均设有桁架梁,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侧均焊接有插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一连接片的配合,为桁架梁的上下两端以及左右两侧均建立与支撑柱的连接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框架结构
本技术主要涉及建筑工程的
,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建筑结构的回收要求日益增强,为了提高建筑结构的回收效率,节省建筑产业的成本,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也越来越受广大用户的青睐。根据专利文献CN207160221U所提供的一种轻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框架结构,该产品采用段式连接的方式,以及采用十字套筒连接件,便于装配式住宅框架结构在装配完成后能够快速的调整,提高了装配式框架的调整速度,但该产品桁架梁与桁架梁连接段直接仅仅采用耳板相连接。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框架结构中的桁架梁没有建立牢固的连接关系,导致桁架梁容易与支撑柱之间产生松动,从而为桁架梁对建筑结构的支撑带来了消极影响,进而降低建筑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框架结构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框架结构,包括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一桁架梁组件,所述支撑柱的另外两侧均设有第二桁架梁组件,所述第二桁架梁组件和所述第一桁架梁组件均包括有固定件,每个所述固定件均通过螺栓与对应所述支撑柱的外壁相连接,且每个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均设有第一连接件,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均通过模具与对应所述固定件一体成型,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侧均通过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均设有桁架梁,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均通过模具与对应所述桁架梁一体成型,每个所述第二桁架梁组件中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支撑板均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柱相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桁架梁组件中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侧均焊接有插接板,远离所述支撑板一侧的每个所述插接板均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柱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壳体由上至下设有多个方形通孔,且所述支撑柱通过模具与多个所述方形通孔一体成型。进一步的,靠近所述支撑板一侧的所述插接板与对应所述方形通孔的孔体相插接,且所述插接板与所述支撑柱相焊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桁架梁均为工字形槽钢。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桁架梁组件的底端均设有加强筋组件,每个所述加强筋组件均包括有第三连接件,每个所述第三连接件均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柱相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三连接件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通过第二连接片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相连接。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插接板的长度均大于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一,本技术具有稳定性,通过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一连接片的配合,从而在安装桁架梁时,为桁架梁的上下两端以及左右两侧均建立与支撑柱的连接关系,进而提升桁架梁的支撑能力。其二,本技术的支撑柱具有良好的浇筑性能,通过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一连接片的设置,从而在安装桁架梁时,避免了横隔板的使用,从而有效的进行支撑柱内混凝土的浇筑。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桁架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加强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柱;2、第一桁架梁组件;21、插接板;3、第二桁架梁组件;31、固定件;32、第一连接件;33、第二连接件;34、桁架梁;35、支撑板;36、第一连接片;4、方形通孔;5、加强筋组件;51、第三连接件;52、加强梁;53、第二连接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着重参照附图1-3,一种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框架结构,包括有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的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一桁架梁组件2,所述支撑柱1的另外两侧均设有第二桁架梁组件3,所述第二桁架梁组件3和所述第一桁架梁组件2均包括有固定件31,每个所述固定件31均通过螺栓与对应所述支撑柱1的外壁相连接,且每个所述固定件31远离所述支撑柱1的一侧均设有第一连接件32,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32均通过模具与对应所述固定件31一体成型,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32远离所述固定件31的一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连接件33,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33的两侧均通过第一连接片36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2相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33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32的一侧均设有桁架梁34,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33均通过模具与对应所述桁架梁34一体成型,每个所述第二桁架梁组件3中的所述第二连接件33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35,两个所述支撑板35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支撑板35均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柱1相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桁架梁组件2中的所述第二连接件33的两侧均焊接有插接板21,远离所述支撑板35一侧的每个所述插接板21均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柱1相连接。请参照附图1,所述支撑柱1的两侧壳体由上至下设有多个方形通孔4,且所述支撑柱1通过模具与多个所述方形通孔4一体成型,靠近所述支撑板35一侧的所述插接板21与对应所述方形通孔4的孔体相插接,且所述插接板21与所述支撑柱1相焊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方形通孔4与插接板21的配合,从而为插接板21的安装提供了便利,以及为插接板21提供支撑。请着重参照附图1,每个所述支撑板35和所述插接板21的长度均大于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3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3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支撑板35和插接板21的长度均大于第一连接件32和第二连接件33的长度,从而实现对第一连接件32和第二连接件33的隐藏,避免第一连接件32和第二连接件33的裸露。请再次参照附图1和附图2,所述第一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33和桁架梁34均为工字形槽钢。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33和桁架梁34均为工字形槽钢,从而使得第一连接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框架结构,包括有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一桁架梁组件(2),所述支撑柱(1)的另外两侧均设有第二桁架梁组件(3),所述第二桁架梁组件(3)和所述第一桁架梁组件(2)均包括有固定件(31),每个所述固定件(31)均通过螺栓与对应所述支撑柱(1)的外壁相连接,且每个所述固定件(31)远离所述支撑柱(1)的一侧均设有第一连接件(32),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32)均通过模具与对应所述固定件(31)一体成型,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32)远离所述固定件(31)的一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连接件(33),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33)的两侧均通过第一连接片(36)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2)相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33)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32)的一侧均设有桁架梁(34),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33)均通过模具与对应所述桁架梁(34)一体成型,每个所述第二桁架梁组件(3)中的所述第二连接件(33)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35),两个所述支撑板(35)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支撑板(35)均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柱(1)相连接;/n每个所述第一桁架梁组件(2)中的所述第二连接件(33)的两侧均焊接有插接板(21),远离所述支撑板(35)一侧的每个所述插接板(21)均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柱(1)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框架结构,包括有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一桁架梁组件(2),所述支撑柱(1)的另外两侧均设有第二桁架梁组件(3),所述第二桁架梁组件(3)和所述第一桁架梁组件(2)均包括有固定件(31),每个所述固定件(31)均通过螺栓与对应所述支撑柱(1)的外壁相连接,且每个所述固定件(31)远离所述支撑柱(1)的一侧均设有第一连接件(32),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32)均通过模具与对应所述固定件(31)一体成型,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32)远离所述固定件(31)的一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连接件(33),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33)的两侧均通过第一连接片(36)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2)相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33)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32)的一侧均设有桁架梁(34),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33)均通过模具与对应所述桁架梁(34)一体成型,每个所述第二桁架梁组件(3)中的所述第二连接件(33)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35),两个所述支撑板(35)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支撑板(35)均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柱(1)相连接;
每个所述第一桁架梁组件(2)中的所述第二连接件(33)的两侧均焊接有插接板(21),远离所述支撑板(35)一侧的每个所述插接板(21)均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柱(1)相连接。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霞许俊杰唐立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立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