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市政设施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在我国城市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建设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内涝问题日渐突出。植草沟作为海绵城市中面源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年径流总量控制和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广泛的出现在各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中。植草沟可以设置在道路系统的绿化带中,路面的初期雨水汇入绿化带中,植草沟可以充分发挥其净化水质,调控水量的作用,缓解城市内涝。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5284277U所公开的一种具有雨水引导过滤功能的植草沟,包括下凹的生物滞留区,生物滞留区边缘设置有草地过滤带,草地过滤带远离生物滞留区的一侧连接到路面,路面与草地过滤带之间设置有防护路牙,并且防护路牙上开设有数个雨水导流孔;运行时,路面的雨水通过导流孔流经草地过滤带,最后流入生物滞留区中。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路面上的雨水集中由数个导流孔流出,会形成较大的径流,较大的径流会对部分与导流孔相对齐的草地过滤带形成冲刷,从而使得该部分的草地过滤带上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防护结构,包括:由生物滞留区(11)和两个呈相互对称布置的草地过滤带(12)共同组成的植草沟(1)、以及路面(2),其中,两个所述草地过滤带(12)的底部边缘分别与生物滞留区(11)两侧边缘相连接,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草地过滤带(12)顶部边缘分别与位于植草沟(1)两侧的路面(2)相连接,且在连接处设置有与植草沟(1)的延伸方向相平行布置的缓冲槽(3),所述缓冲槽(3)在靠近路面(2)的一侧开设有数个雨水导流孔(31),所述缓冲槽(3)在靠近草地过滤带(12)的一侧开设有数个水平高度相同的雨水分流孔(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防护结构,包括:由生物滞留区(11)和两个呈相互对称布置的草地过滤带(12)共同组成的植草沟(1)、以及路面(2),其中,两个所述草地过滤带(12)的底部边缘分别与生物滞留区(11)两侧边缘相连接,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草地过滤带(12)顶部边缘分别与位于植草沟(1)两侧的路面(2)相连接,且在连接处设置有与植草沟(1)的延伸方向相平行布置的缓冲槽(3),所述缓冲槽(3)在靠近路面(2)的一侧开设有数个雨水导流孔(31),所述缓冲槽(3)在靠近草地过滤带(12)的一侧开设有数个水平高度相同的雨水分流孔(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流孔(31)处均设置有第一过滤网(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沟(1)内设置有数个沿植草沟(1)的延伸方向布置的拦截坝(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拦截坝(5)的背水面一侧均设置有一支撑肋板(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植草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滞留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杰源,林金生,梁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众达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