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排水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48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市政排水领域的一种生态排水沟,旨在解决雨水溢出的问题,其包括沟体、设置于沟体下方的蓄水腔、上端位于沟体内且下端连通蓄水腔的引流管,引流管上端侧壁设置有引流头,引流头上设有引流口,引流口上端设有铰接于引流管侧壁且覆盖引流口的浮板,引流管上方设有与引流口连通且上方开口的过滤室,过滤室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引流管连通,过滤室内设有轴向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且上方开口的滚筒,滚筒上连接有驱动滚筒绕滚筒轴心转动的驱动装置,滚筒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滚筒的内壁上设有透水膜,滚筒的开口上方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伸出过滤室与引流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小进入蓄水腔中的泥沙,稳定蓄水腔的出水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排水沟
本技术涉及市政排水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排水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成区的不透水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原有的植物截留和蒸发、地面下渗作用降低。道路作为城市汇水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排水在城市排水系统中至关重要,传统的导读采用雨水管网排水的方式,道路路面的雨水流入排水沟内,雨水沿排水沟排入河网。但是在城市地区发生强降雨时,道路雨水管网排水压力大,一旦排水沟内的雨水溢满后,道路路面形成积水,就会对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71597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排水沟,包括沟体、蓄水腔、上端位于所述沟体内且下端连通于所述蓄水腔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端侧壁设置有引流口、上端铰接于所述引流管侧壁且覆盖所述引流口的浮板,所述沟体固定有一层过滤层、设置于所述过滤层上的生态种植层,所述蓄水腔内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生态种植层的毛细供水管一。降雨时雨水沿道路路面流入到沟体内,雨水通过生态种植层、过滤层后进入到沟体底部,在沟体内流动并排走。当遭遇持续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排水沟,包括沟体(1)、设置于沟体(1)下方的蓄水腔(11)、上端位于沟体(1)内且下端连通蓄水腔(11)的引流管(12),所述引流管(12)上端侧壁设置有引流头(15),所述引流头(15)上设有引流口(13),所述引流口(13)上端设有铰接于引流管(12)侧壁且覆盖引流口(13)的浮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2)上方设有与引流口(13)连通且上方开口的过滤室(2),所述过滤室(2)的底部设有出水口(21),所述出水口(21)与引流管(12)连通,所述过滤室(2)内设有轴向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且上方开口的滚筒(3),所述滚筒(3)上连接有驱动滚筒(3)绕滚筒(3)轴心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排水沟,包括沟体(1)、设置于沟体(1)下方的蓄水腔(11)、上端位于沟体(1)内且下端连通蓄水腔(11)的引流管(12),所述引流管(12)上端侧壁设置有引流头(15),所述引流头(15)上设有引流口(13),所述引流口(13)上端设有铰接于引流管(12)侧壁且覆盖引流口(13)的浮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2)上方设有与引流口(13)连通且上方开口的过滤室(2),所述过滤室(2)的底部设有出水口(21),所述出水口(21)与引流管(12)连通,所述过滤室(2)内设有轴向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且上方开口的滚筒(3),所述滚筒(3)上连接有驱动滚筒(3)绕滚筒(3)轴心转动的驱动装置(16),所述滚筒(3)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31),所述滚筒(3)的内壁上设有透水膜(32),所述滚筒(3)的开口上方设有进水管(22),所述进水管(22)伸出过滤室(2)与引流口(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6)包括与套设于滚筒(3)外周的齿圈(42)、与齿圈(42)啮合的齿轮(41),所述齿轮(41)的轴心上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滚筒(3)的底壁上设有与过滤室(2)底壁转动连接且与滚筒(3)同轴的固定轴(43),所述过滤室(2)的底壁上设有与固定轴(43)外壁贴合的凹槽(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娟卢力强马声华潘维李沐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宇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