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苗小勇专利>正文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地下水回灌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480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地下水回灌井,包括路面、砂石层、隔水层、含水层和水泥花池,所述路面之下依次为砂石层、隔水层和含水层,所述水泥花池和砂石层之间开设一个凹坑,所述凹坑两侧为水泥的路面,所述凹坑中间位置向下开设有圆井直至含水层,所述圆井内安装有回灌管,所述水泥花池两侧设有过滤装置与路面连接,所述回灌管位于含水层位置设有回灌压强平衡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地下水回灌井设在城市道路两侧的花池之下,不容易遭受外界的破坏,下雨天道路两侧的回灌井更有利于城市的排水,回灌管上还焊接有多根接通管与通气管连通,能够时刻保证回灌井底端与井口的压强一致,解决了暴雨天气地下水回灌井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地下水回灌井
本技术涉及城市建设地下水
,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地下水回灌井。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目前的地下水回灌井大多建设在雨水汇流地的一些路口,马路上的回灌井会受到过往车辆碾压,时间一长容易遭受破坏,对过往行人夜会造成危险,且一般回灌井未设过滤装置和压强平衡装置,使回灌井底部与井口压强不等,造成回灌井堵塞,灌而不下,甚至往外冒水的情况,影响回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地下水回灌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地下水回灌井,包括路面、砂石层、隔水层、含水层和水泥花池,所述路面之下依次为砂石层、隔水层和含水层,所述水泥花池和砂石层之间开设一个凹坑,所述凹坑两侧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地下水回灌井,包括路面(2)、砂石层(3)、隔水层(4)、含水层(5)和水泥花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2)之下依次为砂石层(3)、隔水层(4)和含水层(5),所述水泥花池(6)和砂石层(3)之间开设一个凹坑(8),所述凹坑(8)两侧为水泥的路面(2),所述凹坑(8)中间位置向下开设有圆井(1)直至含水层(5),所述圆井(1)内安装有回灌管(14),所述水泥花池(6)两侧设有过滤装置与路面(2)连接,所述回灌管(14)位于含水层(5)位置设有回灌压强平衡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地下水回灌井,包括路面(2)、砂石层(3)、隔水层(4)、含水层(5)和水泥花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2)之下依次为砂石层(3)、隔水层(4)和含水层(5),所述水泥花池(6)和砂石层(3)之间开设一个凹坑(8),所述凹坑(8)两侧为水泥的路面(2),所述凹坑(8)中间位置向下开设有圆井(1)直至含水层(5),所述圆井(1)内安装有回灌管(14),所述水泥花池(6)两侧设有过滤装置与路面(2)连接,所述回灌管(14)位于含水层(5)位置设有回灌压强平衡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地下水回灌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11),所述过滤网(11)的下方设有筛泥层(12),所述筛泥层(12)的下方设有活性炭层(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地下水回灌井,其特征在于,回灌压强平衡装置包括通气管(15),所述回灌管(14)位于含水层(5)处四周开设有多个回灌孔(9),所述回灌管(14)位于含水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小勇韩令齐程海静周彦涛娄利杰靳明媚丰富焦丽丽杨磊武蒙蒙
申请(专利权)人:苗小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