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管倒角振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441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沉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管倒角振捣装置,该装置包括在沉管倒角处的模板系统上开设的振捣孔,所述振捣孔上固定式连接有振捣孔座,还包括盖合在该振捣孔座上的振捣孔盖,所述振捣孔盖上设有大小与振捣孔对应的分模板,使得振捣孔盖盖合在振捣孔座上后,所述振捣孔周围的浇筑模板与所述分模板形成浇筑模板结构,该沉管倒角振捣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振捣孔盖固定在振捣孔座上的锁紧结构,通过在振捣孔盖上布置分模板,振捣孔盖盖合在振捣孔座后,分模板和浇筑模板形成完整的浇筑模板结构,该沉管倒角振捣装置既能满足振捣工艺要求,振捣完成后,将振捣孔盖和振捣孔座盖合,又能保证沉管节段在倒角处的混凝土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管倒角振捣装置
本技术涉及沉管施工
,特别是一种沉管倒角振捣装置。
技术介绍
沉管隧道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在船台上制作或干坞中预先制作完成沉管,然后对水底基础进行处理,最后将沉管安装在处理好的基础上,从而建成水底隧道实现通行。沉管隧道施工过程中,沉管结构通常由多个管节拼接而成,每个沉管管节分为多个管段进行浇筑,在沉管管节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进行振捣,而振捣具有相对严格的技术要求,例如:混凝土振捣以混凝土不出现下沉、表面泛浆及表面不再出现大气泡为准;振捣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对混凝土振捣时间及振捣棒的作用半径进行观察,必要时可及时调整振捣工艺,防止振捣过程中出现过振或漏振现象;振捣器的作用半径也是处于某一范围内;振捣器要垂直地插入混凝土内,并要插至前一层混凝土内,以保证新浇筑混凝土与前一层混凝土结合良好等。如果不能满足振捣技术要求,则沉管浇筑质量会受到较大影响。现有的沉管结构中,如图1所示,通常采用单箱三室型结构,沉管1包括底板11、顶板12、两侧侧墙13和中间的两面中墙14,所述中墙14与两侧侧墙13之间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管倒角振捣装置(3),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沉管(1)倒角处的模板系统(2)上开设的振捣孔(31),所述振捣孔(31)上固定式连接有振捣孔座(32),所述振捣孔座(32)上设有振捣孔盖(33),所述振捣孔盖(33)上设有形状尺寸与振捣孔(31)适配的分模板(331),所述振捣孔(31)周围的浇筑模板(21)能够和所述分模板(331)形成浇筑模板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管倒角振捣装置(3),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沉管(1)倒角处的模板系统(2)上开设的振捣孔(31),所述振捣孔(31)上固定式连接有振捣孔座(32),所述振捣孔座(32)上设有振捣孔盖(33),所述振捣孔盖(33)上设有形状尺寸与振捣孔(31)适配的分模板(331),所述振捣孔(31)周围的浇筑模板(21)能够和所述分模板(331)形成浇筑模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倒角振捣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捣孔(31)为四方形孔洞,所述振捣孔座(32)包括四周封闭且内孔与所述振捣孔(31)适配的孔座框架(322),所述振捣孔盖(33)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分模板(331)的孔盖框架(332),该孔盖框架(332)包括密封外圈(3321)和骨架(3322),所述密封外圈(3321)用于与所述孔座框架(322)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管倒角振捣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系统(2)包括排架(22)和浇筑模板(21),所述孔座框架(322)包括安装在该排架(22)上的四个座板(3221),四个座板(3221)一体式连接成四方形变径筒状结构,所述孔盖框架(332)的密封外圈(3321)用于与所述孔座框架(322)贴合,使得所述分模板(331)与浇筑模板(21)的浇筑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管倒角振捣装置(3),所述孔座框架(322)为形状大小与所述振捣孔(31)适配的变径筒状结构,所述密封外圈(3321)为形状大小与所述孔座框架(322)适配的变径台体结构,该变径台体结构的顶部用于安装所述分模板(33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轩源林晓越张涛尤亚正方钊佳刘荣岗朱成汤健石志鹏刘灼佳罗伟财蔡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