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灌注导管的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425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混凝土灌注导管的升降装置。目前混凝土灌注施工中导管升降大多利用吊车吊装,由于导管缺乏径向约束导致管体难以把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包括导管支架、固接在导管支架下端的固定支座、与导管支架滑动配合并与动力装置连接的升降滑车,固定支座及升降滑车上各装有一导管卡具。工作时利用导管卡具夹持导管,并通过升降滑车与固定支座配合钳夹管体进行导管升降作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卡具与导管管壁直接卡接并快速锁紧,在导管升降过程中对管体进行径向约束,并沿支架滑道平稳、连续的运动,使导管得到有效控制,大幅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了作业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及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灌注导管的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混凝土灌注导管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混凝土灌注施工中,灌注导管的升降作业大多直接利用吊车吊装完成,在导管升降过程中保持导管沿桩孔的中线稳定下行或提升、防止导管在桩孔内偏移或摆动尤为重要。由于吊车起重臂与导管间通过钢绳连接,这种非刚性的连接方式使导管的管体缺乏径向约束,极易导致导管在升降中产生小幅扭摆而与钢筋笼体等产生挂接;因此导管的吊装作业管体把控难度大,对受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通常需多次停顿,工序繁琐,施工效率较低,作业成本高,且对工程质量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灌注导管的升降装置,采用导管支架与固定支座及升降滑车配合,实现了导管的稳定升降,降低了管体的把控难度和施工成本,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简化了施工工序,大幅缩短了灌注的整体作业时长。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混凝土灌注导管的升降装置:包括动力装置;还包括导管支架、固定支座、升降滑车、导管卡具;所述的导管支架沿架体设置有导轨,所述的固定支座与导管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滑车可滑动的卡装装配在导轨上,并与动力装置连接,驱动升降滑车沿导轨运动;所述的固定支座及所述的升降滑车上分别装有一导管卡具,固定支座的座体及升降滑车的车架上各设有一组用于安装导管卡具的平行滑道;所述导管卡具由一对并列布设在平行滑道间的夹板组成,两夹板相对侧设有钳口,夹板的两侧部与滑道滑动配合;升降滑车及固定支座的导管卡具钳口位置相对应形成导管通道;所述的固定支座及升降滑车分别装配有一组夹板驱动机构,夹板驱动机构的运动部连接并驱动夹板沿滑道运动。进一步,所述导管卡具夹板的钳口呈V形。进一步,所述导管卡具的夹板与夹板驱动机构的运动部铰接连接。进一步,所述升降滑车的车架设有一组与导轨配合的滚轮。进一步,所述的夹板驱动机构采用液压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灌注的导管升降装置,用于灌注导管的升降作业,本装置导管支架架设在灌注设备的施工平台上,利用安装在升降滑车以及固定支座上的导管卡具轮流夹持导管,并通过升降滑车升降进行导管的提降操作;由于卡具与导管管壁直接卡接、快速锁紧,并带动导管沿导管支架(导轨)轴向移动,对管体实施了径向约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了目前施工方式导管吊装过程中管体摇摆难以把控、施工成本较高、受人为因素影响等问题;特别是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实现了平稳、连续、匀速的导管提升,大幅缩短了导管设置的时间,降低了作业难度,提高了整体灌注作业的施工效率及工程质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升降滑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升降滑车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中:1、固定支座,2、升降滑车,3、导管卡具,31、夹板,32、夹板驱动机构,4、导轨,5、导管支架,6、滑道,7、滚轮。实施例从图1~图4可知,本技术技术方案包括动力装置、导管支架5、固定支座1、升降滑车2、导管卡具3。所述的导管支架5沿架体设置有导轨4,所述的固定支座1与导管支架5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滑车2卡装装配在导轨4上,且与导轨4滑动配合;所述的动力装置连接并驱动升降滑车2沿导轨4运动远离或趋近固定支座1。所述的动力装置可采用液压马达或电动机,本实施例中将液压马达安装在导管支架5的下部(也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将液压马达布设在施工平台上,或直接利用施工平台的动力装置提供驱动力),液压马达输出端通过链条或钢缆连接并带动升降滑车2升降。所述的固定支座1及所述的升降滑车2上分别装有一导管卡具3,固定支座1的座体及升降滑车2的车架上各设有一组用于安装导管卡具3的平行的滑道6;所述导管卡具3由一对并列布设在平行滑道间的夹板31组成,两夹板31相对侧设有卡合导管的钳口,两夹板31的两侧部卡装在滑道内并与滑道6滑动配合;所述的固定支座1及升降滑车2各安装有一组与导管卡具夹板相对应的夹板驱动机构32,本实施例中每个导管卡具3均采用两只液压缸作为夹板驱动机构32,即每只液压缸对应一夹板,液压缸缸体与升降滑车的车架或固定支座座体固定,夹板与活塞顶杆连接,并通过施工平台的液力系统控制夹板31沿各自的滑道运动,实现钳口对合。所述升降滑车2及固定支座1上的导管卡具钳口位置竖向相对应构成穿行导管的通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管卡具夹板31的夹口呈V形,且夹板31与夹板驱动机构32的运动部铰接连接,该结构可使夹板31夹持导管时摆动以调整夹口自动适应夹持管体。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滑车的车架侧部装有一组与导轨配合的滚轮7,以减小升降滑车与导轨间的摩擦阻力。本技术导管支架架设在施工平台上,用于灌注作业中导管的提降操作。工作时,通过升降滑车的导管卡具夹持管体并牵引导管沿导轨升降至所需高度,再启动固定支座的导管卡具钳夹管体将其钳卡在固定支座上,由固定支座承载导管重量;然后操纵升降滑车的导管卡具释放导管,移动升降滑车沿导轨行至下一段管体位置再次钳夹导管,固定支座的导管卡具释放导管,将管体重量转移至升降滑车,驱动升降滑车夹持导管继续沿导轨移动;重复上述动作完成导管升降。该过程中由导管支架、固定支座以及升降滑车对导管进行各方向约束,避免了管体在提降运动中扭摆,降低了操作难度,大大缩短了作业时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本技术尤其适用于多节管体套接组成的伸缩式导管升降作业,通过升降滑车及固定支座的导管卡具交替夹持导管的各节管体,逐节下放或提升,完成导管伸缩。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灌注导管的升降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管支架(5)、固定支座(1)、升降滑车(2)、导管卡具(3);/n所述的导管支架(5)沿架体设置有导轨(4),所述的固定支座(1)与导管支架(5)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滑车(2)可滑动的卡装装配在导轨(4)上,并与动力装置连接,驱动升降滑车(2)沿导轨(4)运动;/n所述的固定支座(1)及所述的升降滑车(2)上分别装有一导管卡具(3),固定支座(1)的座体及升降滑车(2)的车架上各设有一组用于安装导管卡具(3)的平行滑道(6);所述导管卡具(3)由一对并列布设在平行滑道间的夹板(31)组成,两夹板(31)相对侧设有钳口,夹板(31)的两侧部与滑道滑动配合;升降滑车(2)及固定支座(1)的导管卡具钳口位置相对应形成导管通道;/n所述的固定支座(1)及升降滑车(2)分别装配有一组夹板驱动机构(32),夹板驱动机构的运动部连接并驱动夹板(31)沿滑道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灌注导管的升降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管支架(5)、固定支座(1)、升降滑车(2)、导管卡具(3);
所述的导管支架(5)沿架体设置有导轨(4),所述的固定支座(1)与导管支架(5)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滑车(2)可滑动的卡装装配在导轨(4)上,并与动力装置连接,驱动升降滑车(2)沿导轨(4)运动;
所述的固定支座(1)及所述的升降滑车(2)上分别装有一导管卡具(3),固定支座(1)的座体及升降滑车(2)的车架上各设有一组用于安装导管卡具(3)的平行滑道(6);所述导管卡具(3)由一对并列布设在平行滑道间的夹板(31)组成,两夹板(31)相对侧设有钳口,夹板(31)的两侧部与滑道滑动配合;升降滑车(2)及固定支座(1)的导管卡具钳口位置相对应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济英微郭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口众益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