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
技术介绍
打桩指把桩打进地里,使建筑物基础坚固。因为地面建筑物如果要建在地面上,地面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就必须保证地面有足够的抵抗压力的强度,这个往往很难做到,所以就必须对承受建筑物的地面进行加固或者改善地面的承受方式,因此就在地基上打桩,让建筑物的大部分重量通过桩传到地面以下很深的位置,因为这个位置的地基比地面承受能力大得多。但是现有的建筑桩无法进行组合安装,单个的体积较大,施工较为麻烦,同时整体的稳定性弱,容易出现损坏,对此,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能够解决了单个竖直桩体积比较大给施工带来的麻烦的问题,而且组装比较简单,整体性比较好,稳定性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包括上竖直桩,以及下竖直桩,所述上竖直桩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下竖直桩的顶部安装有与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包括上竖直桩(1),以及下竖直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竖直桩(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3),所述下竖直桩(2)的顶部安装有与凹槽(3)相配合凸起(4),所述上竖直桩(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下竖直桩(2)的连接组件,相邻所述上竖直桩(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5),相邻所述下竖直桩(2)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6),所述上竖直桩(1)与第一连接杆(5)以及第二连接杆(6)与下竖直桩(2)之间设置有加固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包括上竖直桩(1),以及下竖直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竖直桩(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3),所述下竖直桩(2)的顶部安装有与凹槽(3)相配合凸起(4),所述上竖直桩(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下竖直桩(2)的连接组件,相邻所述上竖直桩(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5),相邻所述下竖直桩(2)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6),所述上竖直桩(1)与第一连接杆(5)以及第二连接杆(6)与下竖直桩(2)之间设置有加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在所述上竖直桩(1)两侧的移动板(11),安装在所述下竖直桩(2)两侧、且与移动板(11)相配合的U形槽(12),所述移动板(1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磁铁(13),所述U形槽(12)内安装有与第一磁铁(13)相互吸引的第二磁铁(14),所述U形槽(12)上安装有用于连接移动板(11)的锁定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基础工程用的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U形槽(12)上的通孔(111),开设在所述移动板(11)上、且与通孔(111)相对应的螺纹孔(112),穿插在所述通孔(111)内、且与螺纹孔(112)螺纹连接的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承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