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贯穿排洪洞的箱涵管道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管道安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贯穿排洪洞的箱涵管道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根据我国的自然地质条件,在地面建设的尾矿库中,大多存在于山谷中。尾矿库工程的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尾矿坝体和排洪系统两部分。目前,常见的排洪系统形式有拦洪坝+斜槽+涵洞泄洪系统和溢流井+隧洞泄洪系统。尾矿库设置排洪系统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及时排除库内暴雨;二是回收库内澄清水,而我国尾矿库输送系统的管线一般采用地表或者沟埋式布置。如图1所示,现有的排洪系统是在坝体101内设计一个排洪洞1,然后在排洪洞1的上方预埋输送管道,而输送管道是由多个箱涵管102相互拼接而成的,坝体101的内部主要是质地较软的填土,当发生微型地震时,相邻的两个箱涵管102之间容易发生错位而脱节,输送管道的结构不够稳定、牢固,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贯穿排洪洞的箱涵管道安装结构,具有结构比较稳定、牢固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贯穿排洪洞的箱涵管道安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贯穿排洪洞的箱涵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洪洞(1)、第一涵管(2)、第二涵管(3)、第三涵管(4)、排架(5)、第一支撑件(6)和第二支撑件(7);/n所述排洪洞(1)设置于坝体(101)内部,所述第一涵管(2)预埋于坝体(101)内且位于所述排洪洞(1)的正上方,两根所述第二涵管(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涵管(2)的两端,两根所述第三涵管(4)分别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二涵管(3)的一端;/n所述第一涵管(2)与所述第二涵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撑件(6),且所述第一支撑件(6)的下端设置有所述排架(5),所述第二涵管(3)与所述第三涵管(4)的连接处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贯穿排洪洞的箱涵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洪洞(1)、第一涵管(2)、第二涵管(3)、第三涵管(4)、排架(5)、第一支撑件(6)和第二支撑件(7);
所述排洪洞(1)设置于坝体(101)内部,所述第一涵管(2)预埋于坝体(101)内且位于所述排洪洞(1)的正上方,两根所述第二涵管(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涵管(2)的两端,两根所述第三涵管(4)分别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二涵管(3)的一端;
所述第一涵管(2)与所述第二涵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撑件(6),且所述第一支撑件(6)的下端设置有所述排架(5),所述第二涵管(3)与所述第三涵管(4)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第二支撑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穿排洪洞的箱涵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架(5)包括:基础层(51)、立柱(52)、横梁(53)和斜梁(54);
所述基础层(51)设置于坝体(101)内,所述基础层(51)的上表面两端竖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立柱(52),且两个所述立柱(52)位于所述第一涵管(2)与所述第二涵管(3)连接处的下方,两个所述立柱(52)的排布方向与所述排洪洞(1)的开设方向一致,两个所述立柱(52)之间横向设置有所述横梁(53),两个所述立柱(52)之间倾斜设置有所述斜梁(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穿排洪洞的箱涵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6)包括:第一支撑墩(61)和第一支座(62);
所述第一支撑墩(61)设置于所述立柱(52)的顶端,所述第一支撑墩(61)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支座(62),且所述第一支座(6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涵管(2)和所述第二涵管(3)的连接处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贯穿排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才,何佩诗,胡天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志宏水利水电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